湖北:有“退”有“进”谋全局
文 | 本刊记者 杨海霞 侯洁如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姜灵枝
制作 | 黄硕存
导读:湖北在长江经济带的特殊交通区位、生态地位,决定了湖北必须肩负起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 生态和经济“颜值”双提升
●“两手抓”绿色发展
●实施“双十工程”
湖北占长江干流三分之一,位于长江经济带中部,承东启西,联南接北,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产业转移自东向西梯次转移,湖北省和中东部省份一样面临着自身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任务。同时,湖北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连接处,它还是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和长江上游省份一样,也要担负起生态涵养和保护的重任。
这些特殊的交通区位、生态地位,决定了湖北所肩负的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松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这几年中,湖北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6年以来,湖北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较2016年上升5.7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3.7%。
与此同时,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预计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都是在湖北省“铁腕治污”和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取得的,这意味着有“退”也有“进”,目前,湖北省除了明确湖北长江经济带特定区域的产业限制、禁止进入的领域,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以外,在绿色发展方面,还将部署十大战略性举措,推进58项重大事项、9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将达1.3万亿元。
生态和经济“颜值”双提升
《中国投资》:近两年来,湖北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曹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湖北,为湖北改革发展赋予历史使命、指明前进方向,为新时代湖北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书记、省长以上率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克难攻坚、奋发进取,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1.6%。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9.1%,较2016年上升5.7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和湖库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7%。
二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5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3000亿元台阶。千亿产业增加至17个。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4万亿元。过千亿元城市增加至10个。
三是结构调整明显加快。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3:44.5:45.2。近五年,轻重工业结构中轻工业比重累计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累计提高7.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比提高到 55.1%。城镇化率达到59.3%。
四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2017年,市场主体达到450万户,企业类市场主体突破百万。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5.6万亿元。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进至第7位。
今年上半年,湖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育新”的特点,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7.8%、11.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手抓”绿色发展
《中国投资》:在取得了发展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发展和生态的挑战。这些挑战的背后其实质仍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如重化工产业过多,环保产业发展不足等。湖北的产业调整具体方向是怎样的?
曹松:水环境问题,看似是水的问题,根子在岸上,源头在产业。湖北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经济培育壮大,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三大变革”。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一是依法依规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2017年查处“地条钢”企业15家、产能180万吨。关闭煤矿31处、产能207万吨。出台降成本32条措施,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1100亿元左右。天然气使用实现县市全覆盖,水利设施、乡镇污水治理、普通公路及安防等补短板重点工程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技术改造项目的贴息。发挥湖北汽车产业优势,引进一系列项目,增强汽车制造产业链发展优势。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列出专项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三是推进“两化”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武汉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已通过专家评审,授牌14家企业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新经济培育方面,一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聚集新经济要素。围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先后印发新经济发展16条、“我选湖北”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十条”和“新九条”等。二是推动“双创”纵深发展,不断壮大新市场主体。2017年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36.88亿元,为企业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近100亿元。6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批,首批14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达500余家(国家级44家),在孵企业达16000多家。三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培育新技术成果。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争取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全省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0个,支持龙头企业构建“研发机构+孵化器+服务平台+产业基金”的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在光电子、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建立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四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孕育新业态模式。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等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迸发新投资活力。持续深化行政审批监管改革,开通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加快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
实施“双十工程”
《中国投资》:生态问题背后的过度开发、企业布局不合理,可以通过规划进一步改善。请介绍湖北省如何通过规划来实现未来更好地发展。
曹松:一是加强产业谋划和规划引导。在沿江省市率先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配套编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建设、产业绿色发展、绿色宜居城镇建设、文化建设等5部专项规划,修改完善多部规划,构建了湖北长江经济带“1+5+N”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引领和项目谋划。
二是严格产业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文件要求,规范市场准入行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明确湖北长江经济带特定区域的产业限制、禁止进入的领域,沿江1公里内禁止新建化工项目和重化工园区,沿江15公里范围内一律禁止在园区外新建化工项目,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以宜昌市为例,134家化工企业,目前已关停25家,29家化工企业已经明确搬迁入园时间节点和实施步骤,2017年化工产值占工业比重由2016年的30.6%下降到19.8%,精细化工占化工产值比重由13.2%提高到20.3%。
三是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优化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将全省约23.89%的面积纳入红线范围进行保护,制定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生态环保硬约束。
《中国投资》:武汉座谈会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湖北省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曹松: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湖北部署实施长江经济带“双十工程”。
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涵盖沿江化工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船舶污染、尾矿库污染整治,岸线资源管控和生态复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专项治理,企业非法排污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分别出台了细化方案。
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从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推进宜居城镇建设、实施循环发展、开展绿色发展示范、探索“两山”实现路径、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交易平台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十大方面,提出58项重大事项、9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
⬆ 武汉市鸟瞰图 刘建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