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气候变化紧迫性
利益倾向明显
相比于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在近几年才成为《展望》关注的焦点。《展望2006》第一次提出“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而《展望2007》则进一步提出“化石燃料消费的过快增长将加快气候变化”。《展望2008》第一次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中心问题仔细研究,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后《京都议定书》方案,详细分析了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的450情景。可以看出,《展望》的450情景对未来碳减排形势太过悲观。因为实际情况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包括许多科学家对所谓的“控制温度上升2度”与450ppm之间到底是不是准确的因果关系存在质疑。而且,未来气候是否要持续变暖、是否也存在变冷的概率、还是气候异常现象将频频发生?这些均充满了不确定性。
《展望》回避发达国家历史责任,仅从减排重要性推出“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的结论具有误导作用。《展望》认为“任何协议都必须考虑到主要排放国的重要性”,“非OECD国家必须参与到全球减排行动中”。虽然《展望》承认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但仍强调“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
表面上,在讨论减排责任分配原则时,《展望》列举了按当前排放量分配、按历史排放量分配、按人均排放分配、按人均GDP分配、按单位GDP分配、按减排潜力分配、按减排成本收益分配、按国家发展程度分配等诸多原则。但实际上,在给出具体预测结果(即450情景结果)时,《展望》却仅仅给出了减排边际成本最小作为优化目标的预测结果,而没有给出其他减排原则的对应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展望》很容易误导读者,使其认为“450情景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优路径”,“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70%减排责任(实质上是该方案下的减排份额)”。
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上,根据450情景预测结果,为达成2030年减排目标(16%),OECD国家即使全部减排也无法实现。因此,IEA认为,鉴于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的减排比重。发展中国家还具有减排成本低的优势,若以单位GDP排放量为分配原则,OECD国家事实上可以增加排放,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及中东地区需要承担主要的减排责任。显然,这样的结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非常不公平。
更为严重的是,450情景仅仅从减排经济性出发而没有考虑减排的公平性。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发达国家承担份额小而发展中国家承担份额大。这是因为,在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产业链上游,其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有更高价格,而发展中国家位于全球产业链下游,劳动力相对充裕,生产要素价格低,减排成本也低。然而,国际经济秩序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既不客观也不公平,发达国家在发展中使用了最优质的资源,在历史上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
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的历史责任被刻意回避。《展望》的这种看法与国际社会关于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已经达成的基本原则相背离。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问题,温室气体减排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平、历史背景、技术能力和资金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世界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已经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率先深度减排80%以上,留出一定空间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实现世界千年发展目标等。任何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机制设计和情景预测都应建立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上。
《展望》强调发展中国家减排的重要作用,但在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方面笔墨较少。为了降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减排难度,也为了体现发达国家承担更大减排责任的意愿,国际社会一致同意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展望2009》认为,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为实现450情景需要额外投资1970亿美元(2008年美元不变价),而发达国家提供的具体资金量需要各国政府协商。至于技术转让问题,《展望》只字未提。
事实上,由于发达国家占有世界主要财富,又掌握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优势,应当发挥核心作用。根据联合国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不但应率先深度减排,更应主动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只有发达国家采取行动,发展中国家才可能在保证一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主动减排。如果发达国家一边在责任分配和机制设计中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主要减排责任,另一边却对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的具体方案和机制设计少有涉及,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
从技术经济考虑,《展望》提出的450情景减排机制并不现实。自《展望2008》起,450情景给出了一种后《京都议定书》减排机制,其主要内容是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碳交易机制(Cap-and-Trade)、国家间行业减排协议和各国自主的减排政策。
而实际上,450情景将主要减排希望寄托于难以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尤其是CCS技术。由于其主要应用领域煤炭发电加上CCS技术电厂需要增加许多额外成本,新增成本几乎不存在回报。这样的产业革命难以实现,所以450情景并不现实。
高估中国能源消费
《展望2010》采用的基础数据来自IEA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的估算,而不是统计分析部分的权威发布,其能源消费数据与中国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高估了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从能源消费数据看,《展望2010》中有关中国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展望2010》的工业部门(Industry)相当于我国能源统计中的工业与建筑业。《展望2010》指出,2008年中国工业部门能耗为9.39亿吨标煤,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47.6%,而基于我国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结果为14.9亿吨标煤。《展望2010》指出,中国建筑物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30.9%,然而我国实际值仅为12.2%,《展望2010》采用的数据远远高于我国实际水平。从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结构看,《展望》认为中国煤耗比例为58.9%,高出实际值18个百分点。这直接导致《展望2010》对我国能源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高估。从终端能源消费增长率看,《展望2010》预测中国2008-2035年平均每年能耗增长2%,由于其对中国预测基年能源消费数据的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误差,能耗增长率高估了0.2个百分点。
由此计算,在预测期内,《展望2010》累计高估中国能源需求量近2亿吨标煤,高估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2亿吨。《展望2010》还夸大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历史增长率,认为“2000-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量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增长了4倍多”,而实际上仅为3.11倍。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结论是否象IEA说的那样已经超过美国其实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IEA用非常刚性的不准确数据(估算数据,这一数据在IEA内部不同部门间甚至存在分歧)得出非常刚性的结论,其科学性值得怀疑。
《展望2011》在分析过程中,既没有考虑各国已经实行的减排措施对减排的贡献,也没有考虑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自2005年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在行业政策、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投入了巨大力量加以落实。由于中国在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已经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政策,减排成本明显增加,减排潜力有限。《展望》在分析、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考虑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令人遗憾。
450情景反映了IEA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看法,给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条路径。在该情景中,中国2035年承担的减排比例占全球的35%,超过OECD国家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减排总量,相当于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责任,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IEA情景假设中包含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交易制度(发展中国家在2020年后实行)及行业间减排协议将对中国发展形成软约束。火力发电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源头。由于发电投资存在锁定效应,在煤炭清洁应用技术大规模商用前,中国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不会明显下降,强制规定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责任只能以约束中国发展速度为代价。由于中国是全球水泥、钢铁和汽车第一生产国,无论是实施碳排放强度协议还是实施规定的技术革新或技术淘汰协议,中国都将遭受最大的影响,这些行业的生产和进出口将受到明显抑制。(未完待续)(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