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自主创新: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做起(201年7月号)

自主创新: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做起(201年7月号)

2013-09-11 14:56:36 文/ 赵沛楠

在经济结构亟待转型的今天,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产业格局和企业发展战略,正成为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中国经济转型倚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多个新兴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后正普遍面临困境。产业链上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再加上国家标准和检测体系不健全,有效市场需求难以培育,以及盲目的一哄而上、恶性杀价竞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沦落到粗放式发展。发展过程中新一轮技术重复引进,布局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带来了产业缺乏竞争力和产能过剩的隐患。更为关键的是,在核心技术缺乏的背景下,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低水平组装加工路线,匆忙扩大产能,质量低成本高,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当前我国科技资源与产业力量各自为战,中央和地方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有效布局不足,限制资源贡献,也不利于形成规模。近两年,光伏产业大面积亏损,LED产业出现大起大落现象,这就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典型。

 

企业创新

  2012年12月4日,汤姆森路透评选出的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中,美国企业占了47家。可以看出,在企业创新方面美国永远都是站在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令人遗憾的是,汤姆森路透评选出的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32家亚洲企业中,中国公司竟然无一上榜,而且这已经是中国连续两年榜上无名。

论及原因,虽然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量领先全球,但是专利数量与质量不匹配,专利的海外影响力不足,在“专利申请的全球性”指标上处于劣势等等。这说明,中国企业的全球创新力仍然较差,竞争力弱。而这一切所指向的正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企业创新缺乏机制引导,普遍存在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只有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体制,促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进军产业链高端,才能占据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整合资源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上海、深圳样本

上海地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先导性产业等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国有企业大多处于排头兵和主导地位,在上海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新业态发展中发挥着支撑带头作用。比如,上汽集团建立以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为主体的自主研发体系,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的整车研发能力。

上海电气聚焦“新能源、重大装备”领域,对领先10年以上的技术实行情报跟踪,对领先5—10年的技术开展科研开发,对领先3—5年的技术进行项目投资,目前“二次再热”、高速电梯等新技术研发都取得了可喜进展。华谊集团前几年大规模调整非主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企业业绩压力很大,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仍不断加大科研投入,2008—2010年科技研发累计投入19.4亿元,丙烯酸、ABS新材料、巨型轮胎等新产品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再看如今的深圳,正在见证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蜕变。原来的代工制造企业逐步外迁,取而代之的各类科技型企业日渐活跃。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国家基因库等大型科研项目集体扎根于此,聚焦科研产业化的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第四代移动通讯、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高端芯片等技术领域,深圳企业与国际巨头正在争抢世界前沿阵地。

华大基因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中心,解密欧洲大肠杆菌,组建国家基因库,DNA测序量赶超美国,其出色的科研能力正在深圳引领一条生物产业链。在新一代移动通讯领域,占据全球LTE技术专利申请量20%的华为、中兴正在积极部署智慧城市战略,全国4G市场也开始在深圳起步。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超材料、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在深圳崭露头角,西门子、思科、艾默生等世界老牌名企也纷纷选择将研发中心落户深圳。据商务部深圳特办最新披露的数据,近年来,创新驱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吸引了世界的眼光,深圳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之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约2620亿元,增速约为GDP增速的2倍,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战略和支柱地位凸显。

据中国政府网2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引导创新主体行为,指导全社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务院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

 

生物、信息技术或有所为

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采访时平安证券研究员窦泽云告诉记者,在规划利好提振下,物联网、生物疫苗、地热能、电子支付、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可望率先实现突破。申银万国投资顾问卢敬之表示,在新兴产业中,比较有确定性的行业是生物产业,该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和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增长空间广阔。如诊断试剂龙头科华生物,高弹性麻醉精神药龙头恩华药业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相信将有较大空间。

窦泽云认为,作为“十二五”的第三年,预计年内环保投资增速将有显著提高,行业龙头公司具备领先的订单获取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是政策催化和产业升级的最受益者。而基因芯片作为现代生物技术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应用在科研领域,但已有少数公司在临床诊断领域迈出了第一步。华大基因开发的唐氏综合症无创检测技术已在国内开展临床工作,累计检测样本超过4万例。

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军用技术民用化、海外出口将助推国防行业成长。未来军品市场化定价将显着提升国防盈利能力。随着有效产能逐步收缩、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并有所反弹、以日本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需求启动,光伏行业内以晶澳、英利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一季度毛利率转正,预计行业二、三季度盈利能力仍将持续改善,行业反转态势基本确立。随着低空领域逐步放开,飞机数量增多对刹车片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博云新材作为我国新材料领域少数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公司,与商飞签订了C919大飞机刹车系统的独家供货合同。

链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1 节能环保

  高效节能、低耗零排、环境安全、资源循环利用。

  2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无线通信、卫星移动通信、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新型显示技术、半导体照明,信息技术服务。

  3 生物

  新药创制、高性能诊疗设备,合成生物与先进生物制造,医药、重要农作物及畜禽、微生物菌(毒)种等基因资源信息库。

  4 高端装备制造

  航空产品、卫星载荷研制,智能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深海运载和探测技术装备、深部矿产资源探测装备。

  5 新能源

  新一代核电装备、大型风电机组系统集成及零部件设计试验平台,新型太阳能发电、智能电网、下一代生物燃料、大规模储能。

  6 新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分离膜材料、有机硅材料、纳米材料、共性基础材料。

  7 新能源

  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管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