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金融资本 > 福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四月号)

福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四月号)

2012-09-12 14:16:46 文/ 郑佳

据初步统计,2011年福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约12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比全省GDP增幅高出近15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据全省1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监测数据,2011年实现利润80.82亿元,上缴税收32.3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9.53%和33.27%。

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新能源产业,福建已有12个LED和光伏产业专业园区,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企业数量超过150家,产值超100亿元;厦门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也初具规模,涌现出厦门坞业、三维丝等一批新材料企业,还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研发中心;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讯设备中的微波通信模块销售额占全国市场60%以上,直放站占20%,已成为国内民用微波通信射频部件的最大生产基地,射频部件研发和制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研发提升产业规模

企业创新意识日益增强,研发能力逐步提升。2011年,福建19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共投入R&D经费35.26亿元,拥有R&D人员17492人,其中高级职称3540人,全年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为1.28亿元,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31个,省级研发机构405个。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部分领域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光电材料、稀土材料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除尘脱硫技术全国领先,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在世界首次实现工业化,超细硬质合金制造技术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再生竹纤维纺织制造技术开辟我国纤维素纤维生产新途径,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模块化晶体器件生产基地。

突出对台特点

加强了与台湾工研院、龙头企业的产业技术对接力度,取得了较大成效。如福建福日科光电子有限公司与台湾鼎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上下游配套业务关系;福建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台湾LED企业和相关技术进一步的比选,选择了一批台资企业进行合作;友达3期、华映光电触摸屏模组、宸鸿科技5期等台资平板显示产业项目已落地福建省,扩大了平板产业规模。闽台LED产业标准互认工作取得突破,新批准了7项LED产业地方标准;闽台双方就共建LED研发设计和检测服务公共平台、技术合作开发等问题取得共识。在物联网领域,闽台成立了物联网联盟和云计算联盟。在智慧节能方面,闽台双方签订了《智慧节能服务商业合作协议书》,共同推进智慧节能业务,并已在福州、厦门开展试点。

“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状况仍存

可以说,目前福建省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仍较弱。首先,目前有许多技术不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开发方面存在着不少障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领域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不良循环中。

其次,平台建设方式有待提高。不少平台属于传统产业范畴,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功能定位、知识产权等方面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不少部门、研发机构仍沿袭传统思维,对如何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及服务,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考虑较少;企业对创新平台的参与度偏低,社会风险投资尚未涉足,创新平台吸引企业和社会机构投入的动力机制还未建立。

第三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多,全省168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真正有开展R&D活动的仅占7.9%;研发投入不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7%;研发机构少,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5.28%,掌握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少。

第四点,传统评价体系较为落后。当前,对于新兴产业的统计和评价体系依然沿用传统的投资量及产值的评价方式,大多只注重新兴产业投资规模,而忽略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有可能造成新兴产业产能扩张和过剩。

第五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如欧洲债务危机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美国参议院通过涉华汇率议案,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等,对福建以出口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增速低于行业产值增速。

新兴产业宜少而精

正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本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它决定着福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来源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由于福建原有技术研发基础较弱,加强自主研发不仅需要大量投资,时间周期较长,而且短时期内也较难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因此,继续扩大引进国外技术应成为解决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一是继续扩大开放。通过完善外资项目核准、调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机制,有效引导外资投向和产业布局,鼓励外资参与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产业发展项目等多个领域;二是引导外资利用福建创新资源(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人、财、物等),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将外商的R&D 活动引导到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重点中;三是进一步深化闽台合作。尤其是在LED、新一代面板、物联网等行业的深度对接,承接其技术转移;四是引导福建企业“走出去”,在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研发设计等方面主动拓展与国外政府、组织、企业的多层次合作,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作者单位:福建省发改委高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