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新型城镇化遏制“千城一面”

新型城镇化遏制“千城一面”

2014年9月号 文/ 荣西武

遏制“千城一面”态势、延续城市文脉,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文/荣西武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耀眼的玻璃幕墙、宽阔的街道⋯⋯城市的打扮越来越时髦。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形象的“统一化”倾向,南方北方、大城小城、城里城外等都在趋于统一,这是我国城建、城改之悲。不仅如此,这种现象正在向乡村蔓延,遏制“千城一面”态势、延续城市文脉,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

   

流水线上的城市建设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这些传统建筑越来越少,倒是山寨型的标志性建筑、欧陆风情大行其道,导致城市个性丢失,品位低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直言,目前城市居民小区已成为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城市特色难以寻觅。“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而城市却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难觅心灵归宿”,尽管各地有着各自的人文风俗,但其城市面貌却越来越相似,“千城一面”已是无可辩解、必须承认的现实。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繁华的商业街、高耸林立的写字楼、纵横交错的立交桥、气势恢宏的大广场等,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与之相伴的是城市传统特色风貌逐渐消逝,很多城市越来越像“一母同胞”,城市失去了个性和灵魂,这无疑是一种缺憾。更由于很多城市对“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追求,这种缺憾更加突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不断涌现,“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

一位美国规划专家在游览了厦门、珠海、深圳、广州、青岛、大连后感叹说:“这些城市除了它们的名字为厦门、珠海、深圳、广州、青岛、大连,城市已经分辨不出哪个城市是哪个城市了,这样的城市我不想再来第二趟”。

谁制造了“千城一面”?

有人说是城市主政者的政绩冲动,也有人说是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局限,貌似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如果把原因全归结为这两个因素,那就错了,这些仅仅是表面原因,更关键的原因存在于规划及其标准方面。

执行规划标准一刀切。保护性开发旧城区就是保留特色,旧城保护不好的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新的规划标准的一刀切以及对城镇建设尺度的放大。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等颁布于上世纪90年代,这些标准不仅过分强调城镇的功能分区,而且所确定的用地标准、街道广场尺度等比传统老城区、特色风貌街区、传统建筑形式等有较大的提高,在现实的政绩考核、交通压力、利益驱动等条件下,这些标准、规范就成了支撑地方政府、规划机构拆旧建新的宝典,由于一味、教条式执行新标准,城市地历史积淀消失,千城一面出现了。

“特色和传统风貌”认定标准缺失。我国《城乡规划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三章第三十条和三十一条等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究竟什么是“历史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怎么界定?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认定标准,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文化部于2009年10月公布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定和保护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有些方面还是显得过于笼统,而且仅仅是对文物的认定和保护,对于什么是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没有提及。

由于特色和传统风貌认定标准的缺失和观念的误导,承载城市记忆的特色和风貌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一谈城市建设的成绩,总少不了“面貌一新”,以为凡是“新”的就是好的,以至于具有独特历史文化韵味的古建筑群被推倒,具有地方传统风味的文化名街被拆除,大量见证中国近代发展史的工业文化遗存更是“在劫难逃”。

经济社会发展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尤其是在拆除那些能反映时代特点或者地域特色或风貌的传统建筑、街区时,是不是需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值得我们思考。这些经历过岁月洗礼的传统建筑、街区、景观灯已经镌刻上时代特点或地域特色,如婺源油菜花、南京的法梧桐等如同城市符号一样的人为景观,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在法律上,它们还不够“规格”。如果他们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被拆除了,就意味着他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基底等历史记忆的遗失,而且是永远不可复生的。这种背景下,出现千城一面就不奇怪了。

规划师责任意识不强。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如何让一座城市既具有发展性又有着鲜明的历史传承性,且符合全体市民的意愿,是城市规划机构、规划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规划机构不对自己的产品严格把关,不根据地域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很容易使城市建设落入雷同的窠臼。

令人尴尬的是,很多规划人员在设计城市发展蓝图时,往往会受到“效率就是金钱”等观念支配,特色塑造和传统风貌的保护等被忽视了,于是乎,不同机构、不同区域之间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抄袭过程,不论什么城市,都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化、都市化风格,每个城市都规划了宽广的广场、道路、摩天大楼,完全不考虑城市特色。先进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这决不等于一味地简单模仿,否则只能导致城市建设的雷同、刻板与僵化,无异于走进城市建设的死胡同。

开发商项目的照抄照搬。很多开发商正在大举异地扩张,他们深谙“熟能生巧”的赚钱之道,与其每个城市的每个项目重新花气力设计打造,不如自己抄自己。据说某著名开发商内部规定:严格按产品管理模块复制,创新只控制在15%之内,谁想自搞一套,谁创新谁滚蛋!还有的开发商,与当地政府接洽土地时,更是按图索骥,面积最好多大、地块形状如何等,按既定方针全盘推出,以便照葫芦画瓢。大企业做得,小企业为何做不得?于是,大小企业模仿自己或模仿他人,城市面貌随之“夫妻相”横行,“全家福”比比皆是,这在客观上为全国性“千城一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我国某知名集团在全国已拥有50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某某广场,最近两年还计划再开业上百家,该集团建设的广场就像是孪生兄弟遍布全国,该集团董事长称,仅仅在某直辖市,5年内要建10个某某广场。著名导演冯小刚曾炮轰:“房地产商没文化,加上一些所谓的建筑学家的掺和,北京才出现那么多的破楼!”,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千城同业”的产业定位。全国政协常委、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表示,全国100多个城市都把风电设备制造和光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企业也在很多不同城市陆续上马,导致不同区域城市之间的产业雷同,不仅仅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而且,加剧了“千城一面”问题。

翻翻各个城市的规划,软件城、光伏基地、总部经济、金融中心⋯⋯以类似产业定位的城市比比皆是。“业”不仅有工业,而应是横跨多个产业层次、多个产业门类的“业”,对一个城市来说,合适的产业才能是最好的,所谓“合适”就是各地应该从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条件、产业基础来选好自己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差别化发展,逐步形成本地的主导产业。一座城市如果能专心经营几个甚至一个特色产业,做出比较优势,足以支撑城市发展。如:意大利小城格雷韦因基安蒂的“旧书产业”吸纳了全市100%的就业人口。如果城市不顾自身资源禀赋,一味模仿跟风,只会导致“千城一面”。

   

让城市展现个性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文化遗产、城市特色保护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如果不遏制住“千城一面”这种不正常现象,原本个性迥异、风格多样的城市将会伴随城镇化进程,迅速埋葬在“水泥森林”中。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开展城市特色和城市印记的保护工作。

构建因地制宜的规划标准体系。在完善现行全国性规划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民族地区、特色风貌集中地区逐步制定与地方特点相结合的地方标准,避免在城市用地指标、道路广场设计、城市设计等适用各种规范时的一刀切。尤其是在进行旧城改造时,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尽量保留能记忆城镇历史风貌和特色的建筑等。

制定特色和传统风貌认定标准。在我国,很多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城市、街区、建筑等都承载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如何认定他们是不是需要保护,应该如何保护?我们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认定标准。同时,应该成立专门机构,依照认定标准主动开展对城镇超过一定年限的建筑、街区等是否值得保留的认定工作,确保传承城镇历史文脉,体现特色风貌的建筑或者街区不被破坏。

强化规划机构传承城市特色的责任。把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特色塑造等明确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规划内容,并将其作为规划能否通过评审的关键性指标;将塑造城市特色、传承城市文脉等内容充实在规划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赋予开发商塑造城市特色的责任。引导和鼓励开发商根据不同城市的人文特色、资源条件等,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商业街区、居住小区、城市综合体等,禁止或者限制开发商在不同区域布局风格相近、复制照搬或者与地方风貌特征相去甚远的项目。

引导不同城市产业的互补发展。省、市、县各级政府要统筹考虑辖区产业布局,要依托各个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引导不同城镇之间产业的互补、互促发展;规划机构要站在区域全局的角度,系统分析每个城市的资源特点和区域发展需要,合理选择产业定位。

当前国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城市的建设者应时刻谨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每个区域的特色资源都应得到有效发掘,每座城市积淀下来的文化都应继续传承流淌。也因此所有的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应该尊重并记住每一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并努力营造一个继往开来、独具魅力的城市明天。(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