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

文/ 孙壮志 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方式,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文化交流,稳定国家关系,促进经济共同繁荣与进步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4国并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备受各方瞩目,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拓展欧亚地区外交的新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欧亚大陆国家通过交通、信息、能源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方式。首先它应该是互惠的利益共同体,不断扩大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特别是地处内陆的中亚国家,可以将地缘上的劣势转变为区位上的优势,在欧亚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它应该是共赢的发展共同体,各国都可以从合作中受益,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前的优先方向,加强融资合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真正造福于各国人民;再次它应该是开放的合作共同体,涵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区域外的国家也可以参与进来。习近平主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体现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对向西开放的重视,也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和提升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

古代丝绸之路友好的历史见证

丝绸之路大体上始于我国的秦汉时代,一直延续到公元19世纪才完全中断,沿途的贸易往来活跃了两千多年。中国的丝绸是古代东西贸易中最负盛誉的商品,丝绸之路也由此得名,有史料证明,在公元前300年以前,中国的丝绸就已输出到古代印度,而后又为欧洲的宫廷所热捧。中国西汉时期的张骞历尽艰辛两次出使中亚,当时“通西域”的初衷主要还是想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结果却让中华文明和中亚、西亚文明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丝绸之路随后进入一个繁盛时期。当时的丝绸之路,东起西汉的都城长安,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而后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全长7000多公里。

历史上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和非洲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也是沿途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古代经济奇迹。实际上贸易的商品种类繁多,而且是互通有无,各国不仅开展贸易,也共同保障、维护通道的安全。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商旅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交流。来自中国的印染技术、铸造工艺和造纸技术先后传到中亚和欧洲,宋代以后中国的陶瓷工艺也对中亚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样,通过丝绸之路,中亚地区的葡萄、苜蓿、石榴等植物、良马等珍禽异兽也陆续进入中国。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横贯东西的商路能够载入史册,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普普通通的贸易通道,而是促进不同民族和地区友好交往、使欧亚不同国家共享千年繁荣的和平之路、合作之路。今天我们说要实现丝绸之路的伟大复兴,与地区各国共建经济带,同样是要把这种合作的理念与共赢的方式发扬光大。  

新欧亚大陆桥复兴的希望与现实

苏联时期,经西伯利亚建设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第一条欧亚大陆桥,但这条线路距离过长,太平洋的出发点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是冬季封冻的港口,经济价值有限。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开始积极推动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建设,即从中国经中亚到欧洲。独立后中亚国家寻求与中国、南亚、西亚国家开展合作,要实现交通“多元化”,改变受制于人的不利状况,为开展对外经济联系,提高自身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重建丝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提出的,成为很多中亚国家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

这个阶段的新丝绸之路主要指开工建设的连接中国、中亚、西亚、欧洲的公路、铁路,要把中亚再度打造成为陆路交通枢纽。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一些金融机构也积极投入,提出各种各样的交通计划。中国还与中亚邻国修建了多条公路,开放了多个陆路口岸。大量中国廉价商品源源不断进入中亚,对中亚国家缓解国内经济危机,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土库曼斯坦还修建了到伊朗的铁路。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亚大陆上许多国家都希望借中国的“东风”发展经济,准备与中国开展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取道中亚与中国建立更加便捷的交通联系。中亚国家本身也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经济开始走上正轨,对外经济联系不断扩大,吸引的外国投资逐渐增多。一些大型的交通设施项目开始落实,中亚国家的铁路、公路的改造和建设,为丝绸之路的升级创造了条件。

当前中国在中亚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同时随着利益的增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增大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关系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信息网络使现代丝绸之路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应该不断提高经济合作的质量,特别是照顾到中亚国家的利益关切。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基于这种考虑,是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全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提出的。

中国提出这样一个倡议,得到中亚国家官方的认可和支持,但在俄罗斯等国也存在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俄罗斯信息分析中心网站10月22日刊发文章《中国能够改变中亚吗?》,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可能成功,原因包括,地理状况不佳,建设铁路、公路成本过高;地区各国政治关系存在很多矛盾,难以开展紧密合作等,主要还是理解上的偏差,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新的一体化方案,具有帮助中国确立优势的地缘政治目的。应该多做解释工作,正面回应各种疑虑,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负面声音,未雨绸缪,防止从负面影响中亚国家的决策。

创新理念  打造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演讲中强调,要共建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上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与过去做个比较,现代丝绸之路虽然与传统的陆路贸易通道有一致的地方,但注入了更多的新内涵。首先是手段上更加先进,历史上是最原始的运输方式,主要靠驼队,上个世纪有了火车和汽车,今天又增加了航空、管道、电缆等;其次是线路上更加灵活,覆盖面更广,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南、北两条主要线路,现在则是四通八达,呈现一种网络状分布;再次是内容上更加丰富,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政策上的开放与互惠,都成为丝绸之路合作的应有之义。

在这样的意义上讲丝绸之路的复兴,已经有了更高的层次,也得到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双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中亚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二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多边机制的建立与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中方的贷款很多用于改善中亚国家的基础设施;三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各国意识到只有加强区域合作才能有效抵御风险,扩大了对经济合作的客观要求。复兴丝绸之路,它的经济内涵既有交通、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也有农业、中小企业以及市场中介服务方面的合作,还包括科技、环保、旅游、卫生、教育、救灾等领域的交流。可以吸纳区域外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

这条“经济带”不同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而是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方式,促进各国充分发挥地缘上的优势,开辟一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的背景之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提供一种全新的合作理念与模式,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保证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安全,以经济合作带动政治、文化交流,同时又以稳定的国家关系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经济带”应该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多边机制,它的建设要依靠地区内各个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取得更多成效,是一种复合型的新型关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不是重建一种区域经济安排,而是促使现有的合作更加顺畅。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经济关系、对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对中亚国家恢复传统的经济联系、对区内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都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比如现有的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寻找合适的方式,落实共同感兴趣的重大项目。

经济带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指的是跳出了传统区域经济模式,不是通过建立排他性的关税同盟或者超国家的管理机构来实现合作,而是在各国认同同一理念和规则的前提下,以平等、互利、共赢的方式扩大经济交流,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同时,这种合作还应该包括政治上的彼此互信、人文上的相互亲近、安全上的和平共处,有助于建立长期友好、非常稳定的国家关系,出现争端也可以通过政治和外交方式化解矛盾。

丝绸之路经济带要真正成为一种外交实践,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和中国在中亚的总体战略布局相适应。随着今年一些大的能源项目的落实,中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已经延伸到了里海地区,另外就是已经与5个中亚国家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经济带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中国到里海的“大通道”畅通与安全,同时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充实新的内涵。

第二,要和中国对欧亚地区的外交政策相适应。欧亚地区国家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中国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应该把“经济带”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变被动为主动,跳出一些可能导致中国“两面丢分”的窘境,因势利导,增强左右该地区国家外交政策的手段。

第三,要和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我们提共同受益,归根到底“经济带”还是要为我所用,要适应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外经济联系扩大的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不应贪大求全。

第四,要和地区形势乃至大的国际环境变化相适应。要对各国,尤其是中亚国家的形势及时作出研判,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盲目悲观,对其他大国的中亚战略要了然于心,处理好与俄罗斯、美国以及其他各国的竞争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