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甘肃: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

甘肃: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


甘肃: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

文|甘肃省发展改革委

  导 读 

地处亚欧大陆桥的核心通道,甘肃省努力拓展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 发挥关键节点的重要作用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优化合作共建机制

未来:推动进一步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甘肃最大的机遇后,甘肃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着力打造文化、通道、技术、信息、生态五大制高点,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努力拓展面向中西亚和东南亚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甘肃省与重庆、广西、贵州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对于调动各方资源、集聚各种要素、破解发展瓶颈,构建开发开放新格局,加强与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区域经贸合作,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连接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关键节点的重要作用
甘肃地处亚欧大陆桥的核心通道,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长达1600余公里,贯通全省,是我国通向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能源输送大通道,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重要地位。甘肃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2017年末常住人口2625万人,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太阳能、风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和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省内有文物古迹10700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位居全国第2)。201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6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9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6.6亿元。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3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78.7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年实现贸易额145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42.3%。

在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打造的,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市,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澳洲等区域;向北与中欧(渝新欧、兰州号)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区,力争用2—3年时间,将通道培育成为运营主体有市场竞争力、货源组织有充分保障、进出货量基本平衡、多种运输方式良性互补,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

该通道将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连接起来、进而将中西亚和东南亚贯通起来,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甘肃真正实现了对接,形成了“一带一路”经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和新的陆海贸易大通道,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省区市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调动各方资源、集聚各种要素、破解发展瓶颈,构建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新格局。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开通以来,兰州-广西铁海联运班列共发运30列,货重2.59万吨、货值3.48亿元。出口的货物品类主要有苹果、洋葱等农副产品以及铝材、石棉、纯碱等工业产品,货物分别出口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口的货物主要是澳大利亚的氧化铝,泰国、越南的热带水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冰鲜水产品。同时,甘肃省继续开展中亚班列发运工作,累计开行639列,货重69万吨,货值17.7亿美元。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依据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将兰州国际陆港作为陆海新通道重点发运站,按照“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的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兰州国际陆港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2017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示范物流园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2018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2019年1月,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批复,将兰州陆港纳入省级开发区序列进行管理。

通过近三年来的建设,兰州陆港已实施核心功能项目、基础道路设施及物流配套项目27个,购进50组自备冷藏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亿元,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完成70%的主体建设任务。京通易购仓储分拨中心(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打通了陆海新通道、南亚公铁联运、中亚、中欧等四大国际贸易通道,国际班列发运货运量累计达880万吨,货值46亿元。尼泊尔、泰国海外仓建设正在加快对接建设,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甘肃省为了加快推进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正在设立通道物流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4亿元,目前已征集入库项目107个,重点推荐项目28个,基金管理人金城资本已对13个项目完成了尽职调查,近期将启动首批项目投资。    
 
优化合作共建机制
加强省际间合作。有序落实九省区签署的《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战略性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框架协议》和海关、铁路、金融等部门签署的支持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加快吸纳四川、西藏等省区加入,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合作发展大格局。

发挥平台公司功能。重庆和各省区业已成立的中心平台公司和区域平台公司是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运营主体,主要负责承担着陆海新通道信息联通、政策协调、货源组织、班列发运等任务,要发挥陆海新通道优势,促进西北、西南地区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和产业融合协同发展。

联合推动“陆海新通道”纳入中欧班列管理运营。2018年11月“南向通道”正式命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纳入国家战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甘肃省张世珍副省长继续提交了“关于将陆海贸易新通道纳入中欧班列管理运营的建议”提案,提案已转铁总办理。7月5日,铁总召开专题会议,准备由中铁集装箱公司负责陆海新通道经营组织,形式比照中欧班列模式,于7月8-12日赴成都局、南宁局、兰州局3个铁路局和团结村、城厢、兰州3个节点以及钦州港、防城港、湛江港3个港口调研。牵头部门、平台企业和班列承运企业共同做好调研配合工作,争取铁总一揽子政策支持。

共建多式联运综合体。“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国际陆港的建设和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从根本上为西部省份竞相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打开了新局面。但是,西部地区跨境贸易、国际班列运营、供应链物流等方面还存在综合性多式联运枢纽缺、港口场站集疏运效率低、功能衔接不完备、运输方式连接不畅通、区域集散中心场站“连而不畅”“邻而不接”以及综合效能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有更先进更高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甘肃省近一段时间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认为多式联运综合体是比较先进的高端平台和组织模式,甘肃省拟以兰州市为主要承载城市,尝试建设“一带一路”甘肃多式联运综合体,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创建,重点建设“国家级中欧(中亚)班列集结中心”和“一带一路”供应链大数据中心。在实施主体软硬平台组建时,各区域平台的融入参与对多式联运综合体建设运营将是有力地推动和支撑。

未来:推动进一步融合发展
甘肃省将努力打造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物流中转枢纽,推动物流、人流、信息流进一步融合发展。    

完善通道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好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意见》、《甘肃省通道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继续完善通道物流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制定《甘肃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制高点实施方案》、《甘肃省关于发展甘肃省高铁快递物流业的意见》。补短板强服务,推动甘肃省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促进国际航空物流稳定增长。

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全年力争新增库容180万吨,年底达到820万吨。办好9月“甘肃特色农牧产品订货会”,10月份组织企业赴珠三角地区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省市开展产销对接。今年甘肃省在上海、南京、成都等地再设4个特色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2020年在京津沪、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市、川渝和中部中心城市等完成全覆盖。

推进组建多式联运软硬平台公司。推动组建多式联运综合体软平台和硬平台运营公司,在兰州建设国家级中欧(中亚)班列集结中心,统筹组织货源存储、集拼、调配和转运,重点推进进口货物在兰州集结后分拨发往全国各地,出口货物在兰州集拼编组后发往南亚、中亚和中东欧,实现国际货运班列提质增效。建设“一带一路”供应链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中心,为入驻平台的国内外企业提供物流统计、分析、预测、结算等咨询决策信息服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外向型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支撑。

提升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做好国际客运航班腹舱带货业务常态化运营协调保障,逐步开通和加密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协调解决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指定口岸发挥功能扩大进出口业务。推动企业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做好口岸收费公示和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监管。协调落实促进贸易便利化20条支持措施,巩固压缩通关时效。
加强通道物流人才培养。落实唐省长访问新加坡期间达成的合作协议,推进“新加坡甘肃引才引智合作平台”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甘肃通道物流建设培训班”,今年下半年将举行第一期培训,拟组织省直单位、市州商务及省内重点物流和外贸企业参加。



文  | 甘肃省发展改革委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