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投资看城市建设重点与变迁
文|史毅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处
导 读
投资在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治理“大城市病”等城市重点建设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式发展
●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加快
●公共服务投资稳步增长
●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扩大就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着力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治理“大城市病”等重点任务,投资更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固定资产投资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足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2%,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投资聚焦在城市建设的恢复、修复领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的前30年,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从投资率看,1978-2005年,北京市的平均投资率 超过了40%。2006年,北京市经济增长模式早于全国5年出现了历史拐点,这一年消费率首次超过了投资率,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此后投资率逐步下降,近年来保持在40%左右,有效投资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的局面正逐渐形成。从投资增速看,1978-2011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五年就翻一番,实现了年均近20%的高速增长。2012年起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早于全国3年进入提质增效的个位数增长阶段,2012-2018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较早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投资规模看,1998年全市投资规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2010年突破了5000亿元,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001.3亿元。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市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经历了以工业投资为主向以服务业投资为主的转换,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由“二三一”逐步转向“三二一”。随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内容更加综合、服务手段更加多元、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北京市经济结构加快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提高。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6%,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61.6个百分点,北京市以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
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1949-2018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近3成,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北京市已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路网密度局全国前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间,北京市公路投资实现了年均接近20%的快速增长。截至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2255.8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6394.8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2.4倍和2.1倍。
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公共交通很不发达,1951年北京开始自制有轨电车及拖车,1956年有轨电车已发展到240辆,承接了近40%的市内客运任务 。1991-2017年,城市公共交通业投资年均增长26%。全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由1978年的2743辆增加到2018年的24076万辆,增长8.8倍;运营线路由119条增加到888条,增长7.5倍;运营线路长度由1427公里增加到19245公里,其中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由24公里增加到636.8公里,分别增长13.5倍和26.5倍。2018年,全市轨道交通客运量38.5亿人次,约为全国人口总量的2.8倍。
水电气热等以能源为主的城市运行保障领域基础设施同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直接相关,也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的载体。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工作重点主要是整治旧的城市环境,改善自来水供应,整修下水道,疏浚河湖水系,清除垃圾粪便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能源领域投资的快速增长,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142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56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14.5倍和121.9倍。供热事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6.7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17.2倍。城市天然气事业突飞猛进。
2018年,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180亿立方米,家庭用户达到672万户。城市供水能力持续增长。在加强供水、节水、排水各个环节建设力度的同时,对主要河道水系和中小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每日134万立方米提高至2017年的522.1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由2926公里延伸到16105公里。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北京来说,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加快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急剧增长,对生态环境必然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北京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力发展重工业,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今天的北京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绿色空间大幅增加,垃圾处理能力有效提高,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持续加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显著提升,也更加宜居。
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91-2017年,园林绿化领域投资年均增长23.2%, 2018年,全市拆违腾退土地面积达6828公顷,其中50%左右地块用于“留白增绿”,可见北京在城市绿化方面的决心之大。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38.6%提高到2018年的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978年的5.1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16.3平方米。
近年来,北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到2018年底,北京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4万吨,是2000年的3.7倍,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污水治理方面,近年来,全市实施两轮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污水处理率由2011年的82%提高到2018年的93%。经过11年建设,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截至目前已接纳超过4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已占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量七成以上,有效提升本市水资源保障能力。
公共服务投资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住宅不足,许多市民居住十分拥挤,七八口人挤住一间房屋的现象随处可见。1979年,北京市有住房困难户40万户,其中严重困难户高达10万户。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在不断探索,多措并举解决首都人民“住有所居”的问题,特别是1998年房改以来,随着全市保障房体系的多次变革整合,北京市最终形成了公租房和具有保障房性质的共有产权房并行的保障房体系。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160余万套,圆了数百万居民的安居梦,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2008-2017年保障房建设规模快速增长,保障房投资年均增长超过三成。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和9.2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3和46平方米。居民居住面积实现了积大幅增长,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北京市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领域的建设,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百花齐放,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学习需求。教育方面,1993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如今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学府,包括26所211大学。文体领域的长足发展,使得北京有能力也有底气承办各类国际重大赛事。2008年北京市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极大提高了北京的国际城市形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即将迎来2022年冬奥运和冬残奥会的盛大开幕,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卫生方面,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增加到2018年的82.2岁,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7年,教育行业完成投资年均增长9.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年均增长17.2%,卫生行业完成投资年均增长11.8%。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556所,博物馆179家,公共图书馆24座,体育场地超过2万个,卫生机构超过万家。
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投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颁布推行了数百项改革措施,从1979年的《关于基本建设投资试行贷款办法的报告》,打破基本建设由政府财政无偿拨款的计划经济模式,到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再到2016年以中共中央文件名义发布的第一个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的文件《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多年来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向深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当前北京市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形成推动首都发展、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投资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 张 盼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