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原

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原

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扬

我们在设计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的时候,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经过35年不间断的金融改革,我们现在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使得我们金融很难发挥有效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中全会很多原则都让人很振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决定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所以很多问题写得很原则,有一些细节还有待探讨。但是,我想特别强调的也是这样一些原则,我想真正理解、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应该也要特别深地体会这些原则以及各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套制度中,显然经济是核心,而经济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而要落实决定性作用,就要拥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决定》中把这一点作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那么,金融改革就是沿着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展开的。

 

    金融改革直面6大议题

    首先是金融改革,这次金融改革和过去不同,没有沿着产品、机构、市场、工具、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国际协调这样的路径展开,而是直逼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呢?就是配置资源。我们知道关于金融改革,大家表述的非常多,但是因为表达的多了,所以人们常常会忘掉金融的作用是什么。这次危机其实是用极端的形式展示了金融可以干什么坏事。所以,我们下次改革就是要回归金融的本原:它是保资源配置。从这个基点出发,在设计第一步金融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的时候,就必须首先回答一个问题,经过35年不间断的金融改革,现在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使得金融很难发挥有效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概括为以下6方面:

    第一,改革进行了这么久,我国已经拥有了好几个世界最大的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世界最大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围绕的基础是不可靠的。也就是利率、汇率、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曲线现在还有相当程度的被管制。说到市场,市场要提供信号,而这个信号是不准确的。这是一个大缺陷。

    第二,经过30多年的金融改革,我国动员储蓄的能力是相当大的,中国从1994年开始就是资金不短缺的国家。但是,我们缺乏长期资金,因为中国要发展城镇化,发展就要有投资,投资需要长期资金,而我们恰恰就缺长期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资金中缺股权性资金。这就会出现借短用长现象,而且会使很多的长期投资项目负债率过高。所以,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增加长期资金的供应,特别是增加股权性资金供应是一个议题。

    第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很多机构和个人获得良好的、甚至是过度的金融服务,但是广大居民,尤其是草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甚至根本就没有金融服务。所以,金融服务作为天赋人权,还没有很好的落实。

    第四,随着市场的飞速发展,市场的风险也不断地暴露,然而处理风险的机制依然不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市场化的管理风险的机制,这个机制现在还不完善。

    第五,我国已经对外开放,要建立一个开放型的国家,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还有重重的障碍。

    第六,监管制度已经基本就位,但是就每一个监管领域来说,都还有待现代化,特别是就整个监管的协调而言,还有待建立一个协调系统,让他们发挥正能量。

    6大议题如何展开

    总之,下一步改革必须集中解决这样6个问题。在三中全会中关于金融改革的论述就是这样展开的:

首先是基准问题。涉及到基准主要是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绝不仅仅意味着放开,而要有3个要点。第一,要市场决定利率;第二,在市场利率体系之间要能够顺畅的传导;第三,中央银行要有市场化的调控能力。所以,要实现这样几个目标,并不容易。第二是国债收益率曲线。大家知道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无风险的收益率基准,有这样一个基准,所有金融活动中的价格、利率、收益率、费率才能够确定,这样的收益率曲线目前存在,但是不完善,下一步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在这里,其实有几个方面的事情是很重要的,比如要基于国债市场建立收益率曲线,但是现在国债市场是一个中期市场,没有短期国债,也没有长期国债,所以,这样一个由短而长的收益率曲线只有中间这一段。第三是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包括要发展外汇市场,要增加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要有序地扩大人民币汇率的互动空间,最重要的是央行减少常态式的市场干预。第四是要加强金融的基础设施监管。大家比较重视金融机构、市场工具、其实金融的基础是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以及与这些制度相适应的法规,我们国家现在有,但是极不完善。第五是要发展普惠金融,让广大百姓实现金融服务,实现他们的天赋人权。当然,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破除我们行之60多年的禁令,就是禁止非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信用关系。这在我们建国初期用一纸命令就决定了,所有的信用集中到国家,国家交给那几个银行,其他人做那就是乱集资,于是各级政府都有打击乱集资办公室。那么,要想发展普惠金融,这就必须取消。

    第二是要解决长期性股权性的资本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负面角度讲,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那是因为正规体系中没有长期资金,于是地方政府就要用平台来融资。现在商业银行的风险之一就是接近60%中长期贷款占比,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很危险的信号,因为没有正规的长期资金和股权性资金,所以必须要改变。改变方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能还是沿着主板、小板、创业板的思路开展。第二,给区域性资本市场正名。第三,进一步推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改革。证监会已开始改革。第四,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其中最重要的一是要发行市政债券,二是大力推行资产的证券化,三是发展完善各类长期信用机构。长期信用机构大方略下包含3件新事情。第一件新事情叫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的金融机构,现在没有。研究建立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现在处于缺乏状态。第二件新事情要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不能让融资平台再继续做下去。第三件新事情要在沿边开发地区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这三类都是过去没有的。

    那么,面对过去处理不当的事情,现在给它要正确的处理,一是政策与金融的问题,确认在发展过程中政策对金融是不可或缺的,在有些阶段需要加强。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创业投资的问题是一个市场问题,不是一个科技问题,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探讨,跟过去是不太一样的。三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两点很重要,一是完善商业化的保险制度。保险业在中国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相当程度上不务正业,正业是什么呢?它的正业是经济补偿。所以,这次改革对这个也非常强调,完善保险的风险补偿机制,这都是为了实现市场化风险管理。二是建立存款保险管理制度。

    最后,在金融方面需要完善金融监管。要提高监管水平,要加强监管协调,特别是要加强对跨市场的金融创新的监管,同时要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最后要完善市场化推动机制。

(本文根据李扬在“北大光华第15届新年论坛”演讲整理,未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