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宇平 王龙运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冶金建材业务部
导读
从促进先进铜合金材料发展出发,结合最近国家出台的支持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把先进铜合金材料作为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政府补贴投资等政策的一个重点方向
●聚焦重点领域,明确战略定位
●强化应用引领,促进先进铜合金材料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培育创新团队和龙头企业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强化政策支持
●优化产业咨询服务
先进铜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弹性等技术特征,是集成电路、网络通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精密仪器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支撑材料。由于铜金属材料的综合导电性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先进铜合金材料成为当前国际新材料竞争的一个焦点。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先进铜合金材料研发方面依然明显落后于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难以保障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
面对这种局面,要从战略定位、应用引领、基础研究、集约发展、龙头带动、国际合作、政策支持、咨询服务八个方面谋划我国先进铜合金材料的发展。
我国铜材料产业发展成就显著,2019产量1816万吨,约占全球65%,净出口量2.1万吨,已经摆脱大量依赖进口局面;通过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产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链的全球布局已经展开。但是,由于在核心工艺,特别是在质量稳定性控制方面存在短板,例如,目前我国铜材料产业仍然无法形成高强高导集成电路封装框架材料、高性能电子电器接插件材料等高精度铜板带的稳定供应能力。2019年1-7月,我国净进口高合金铜带(集成电路封装框架材料)0.9万吨;铜镍合金带(电子电器接插件材料)0.6万吨,尽管需求数量不大,但国内企业尚无法稳定提供,成为“卡脖子”关键材料。
因此,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发展需要,加快铜镍硅、铜铬锆、 CFA导电材料、复合材料等高精度铜板带产品开发,突破一批“卡脖子”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是我国铜材料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保障国家关键材料自主可控,占据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根本举措。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产品和企业,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产业基地;建立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配套齐全的材料产业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铜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保障关键材料供给和扩大铜材料的应用领域,是“十四五”期间我国铜材料产业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下游重大需求和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组织实施先进铜合金材料补短板工程,是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以满足电子信息、高速铁路、海洋工程、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核电等重点领域,以及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对先进铜合金材料需求为重点,通过实施补短板工程,突破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实现供给链自主可控。
(一)电子信息用先进铜合金材料。围绕新一代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需求,利用先进可靠技术,加快发展高精度电子专用铜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高强高弹铜合金带、各类电子分立器件支架、精密连接器等,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高端铜合金材料自主供给水平。
(二)新能源用先进铜合金材料。围绕电网改造、电气装备升级的需求,重点对动力线缆、电磁线、绕组导线、汇流排、接插元件和连接器等传统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并超前布局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铜氧基高温超导材料等新能源前沿领域的高端应用。
(三)交通运输用先进铜合金材料。为解决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用关键材料的短板,重点突破铜镍硅、铜铬锆等接触导线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需求,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线缆、动力电池用超薄铜箔,以及汽车散热、接插件材料等。
(四)高端装备制造用先进铜合金材料。围绕大飞机、海洋工程和船舶等重大装备高端制造领域,加快发展高强高弹铜合金材料、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装备制造用铜合金及铜基复合材料等,以及增材制造用铜及铜合金粉体材料等。
要充分重视先进铜合金材料研发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依托高校、研究院所的科技资源,以铜合金材料生产和应用企业为主,吸收产业链相关单位,衔接已有的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和科技攻关,打破技术与产业壁垒,实现铜合金材料与应用终端协同联动。着力解决一批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技术问题,力争在一些重要产品和技术方面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关键技术:铜及铜合金熔体过滤净化、短流程低成本的铜箔压延、大规格铜材连续挤压、超微细铜线拉制、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块、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制造、新型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开发、新型弹性铜合金材料开发、新型高强高耐蚀铜合金材料开发、新型低成本无铅黄铜材料开发、3D打印铜及铜合金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
重要装备:高精度、智能化铜板带轧制技术及设备、新型潜流多头熔炼连续铸造技术及设备、超薄超宽铜箔轧制设备等。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有1282家,虽然其中不乏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铜管棒、电解铜箔、铜线杆企业,但多数企业规模很小,全部企业年均产量仅1.44万吨,且大多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保证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持续研发投入和创新。因此,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模式,依托江西、安徽、湖北、浙江、山东等现有铜产业基地,通过合理配置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聚集国内外先进生产力,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铜合金材料集群,是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同时,依托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一批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高水平的企业创新平台,包括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形成一批创新聚集辐射中心。
不断加大铜合金材料领域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力度,依托重点企业、联盟、大专院校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产业工人、技术骨干与创新团队。建立国内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适合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的市场化导向机制,调动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激情。
支持优势企业以市场和资源要素优化为导向,开展联合重组和国际并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对龙头企业的配套能力,在细分领域打造一批铜合金材料“隐形冠军”。
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鼓励企业、研究机构“走出去”,开展研发孵化创新模式以及产业化合作,搭建国际化创新技术平台、标准监测平台和服务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铜合金材料及其应用产业的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铜合金材料消费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建设深加工项目。支持领域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进装备、技术、设计、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等全产业链输出,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针对产业实际,强化国家支持政策,从促进先进铜合金材料发展出发,结合最近国家出台的支持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把先进铜合金材料作为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政府补贴投资等政策的一个重点方向。设立先进铜合金材料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扶持、技术改造、新材料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建示范平台等方面工作。鼓励加大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平台升级的财税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用设备税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智库的作用,共同建立专家系统,鼓励相关智库机构及时跟踪、掌握国外先进铜合金材料研发、产业化和应用发展新动态,并就发展的宏观指导、政策研究、信息引导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意见,以利于及时调整和聚焦铜合金新材料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编辑 | 张梅
设计 |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