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同明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导读
坚持从顶层设计、加强基建、政策支持、人才培育和数字治理几个角度出发,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
●数字经济有效赋能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多方合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共识
随着人类进入“数据+”时代,数字经济的出现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方面的率先布局与持续不断推进,凭借其雄厚数字经济发展基础,逐渐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显示,2019年,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63.4%、62.3%、61%。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从全球来看,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始终走在最前面,1998年至2019年期间发布了13部数字经济报告,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欧盟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在数字单一化市场、数据保护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旨在打破欧盟内部数字市场壁垒,促进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日本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推动数字经济在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人才等领域的发展,以抓住“数字贸易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良机。
数字经济有效赋能实体经济
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等典型特征。在数字经济驱动下,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正在经历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数字化改造,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了企业生产优化、组织变革、服务创新。数字经济与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模式,加快了产业组织形态和实体经济形态的重塑,衍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递进。借助数字技术等创新,企业生产品质得到快速提升,生产成本极大降低,产出效率快速提高。数字企业凭借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和预测市场经济运行态势,掌握市场有效需求,逐渐实现生产与市场的高度匹配。此外,数字经济有效激活新消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进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拓宽新的市场空间。数字经济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断缩减市场经济中间环节,降低生产发展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生产者能够更加便捷的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购买所需原料、匹配劳动力资源,并生产出能够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产品,提供直销高效的配送或流转,有利于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数字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步入快车道,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滞后,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体量小。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难度大、投资专用性强、转换成本高、投资见效慢,试错成本和试错风险超出企业承受能力。这导致企业数字化改造动力不足,数字技术难以大规模快速使用。此外,新兴产业领域数字经济发展快但总量小。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高速发展,但受制于自身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有限。
数字市场秩序有待规范,垄断问题逐步显现。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垄断现象逐渐显现,个别互联网巨头凭借平台优势,逐渐在某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收购、并购或低价倾销来打压竞争者,以期把竞争中赶出市场,进而导致垄断的产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新一轮反垄断浪潮的核心主要源自于数字经济巨头对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垄断。
数据滥用现象频发,隐私保护问题突出。数字经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数字信息隐私泄露问题,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本原因是数字信息安全立法进展缓慢,甚至很多发达国家都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可能被过度采集、使用和泄露的隐患,数字信息安全立法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建立适应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特点的数字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数字化安全存在隐患。由于从企业数字化改造情况来看,投资偏重信息系统等硬件建设,轻视系统维护和管理。而且,工业控制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面临“卡脖子”难题,芯片、基础软件、整机、工业控制技术、网络传输系统等核心环节供给能力与国外发达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对外依存度高,使得我国数字化系统面临较强控制安全和网络安全风险,制约了产业数字化转型。
多方合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深水期和数字经济发展跨越期的实际背景,坚持从顶层设计、加强基建、政策支持、人才培育和数字治理几个角度出发,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加快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强国。
完善顶层设计,细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顶层战略设计,合理规划布局共享时代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一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纲领性目标和文件;把数字中国列入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路径。二是把发展数字经济列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战略。三是加快数据立法步伐,完成数字经济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数字基建,为数字经济提供硬件支撑。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虽然位居全球第二,但数字基础建设仍然存在诸多短板。未来应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完善数字基建。一是统筹规划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促进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以业务融合促进“多网融合”。二是加强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在充分采纳、吸收、参考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国际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理空间基础信息生产、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对完善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标准和服务标准。
加大政策支持,创新数字产业扶持政策。多措并举,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提高数字经济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中央和地方要建立专项数字经济发展基金,对关键领域、重点项目以及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给予扶持。二是出台数字经济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及推广费用施行税收抵扣,降低数字企业开发成本,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三是构建新型融资模式,通过市场手段为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构建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引导、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参与以及社会众筹的方式,融合公共财政与社会资本的力量,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投资体系。国家应通过政策激励作用引领风险投资发展方向,使其趋向于数字经济产业。
培育数字人才,奠定数字经济人力资源基础。加大对全民数字技能的培养力度,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一是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力度,搭建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土壤,给创新创业者带来机会。二是大力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化发展数字经济的人才支撑。三是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力度,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数字经济企业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四是支持发展数字经济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行业领军企业与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进行合作,加大对数字经济创新项目的培育孵化支持力度和产业应用推广力度。
完善治理机制,为数字经济提供有效屏障。树立创新、公平、共享、有效的数字经济治理理念。一是创新数字经济治理制度、治理模式、治理技术以及治理理念本身,推动数字经济治理动态化。二是在规范数字经济市场准入规则的前提下,提高数字开放度和透明度,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数字经济领域消费者权益。三是建立协同化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协同化体系,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治理问题,形成与多元化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相匹配的协同化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拓宽数字经济市场边界。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良性合作机制,拓展数字经济市场空间。一是推动数字经济优势产品、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促进数字经济跨境投资,在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中释放新动能。二是要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项目,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促进自主技术推广,提高研发创新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引进来”与“走出去”。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认真落实《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数字信息港,输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经验;鼓励企业以参股、并购以及境外上市等方式开展对外投资,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模式“走出去”;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及优质企业,促进国内数字产业和经济的创新发展,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编辑 | 张梅
设计 |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