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基础设施REITs助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REITs助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文|李泽正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

导读

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

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REITs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积极稳妥推广基础设施REITs的建议

 

 

基础设施REITs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的重大创新。短期看既有助于防范债务风险、降低实体经济杠杆,也能广泛筹集项目资本金,是稳投资、补短板的有效政策工具。长期看有利于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借助资本市场公开、透明机制,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盘活存量资产,防范债务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REITs是成熟资产的上市,是存量资产的盘活。运用基础设施REITs盘活存量资产收回的资金,可以资本金形式投入新建项目,形成新的优质资产。对再投资形成的新优质资产,条件成熟时可再次运用REITs模式盘活,以此推动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基础设施REITs是一种权益型融资工具,有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宏观杠杆率,防范债务和金融风险,为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攀升至270.1%,去杠杆、防风险的压力较大,推动基础设施REITs是降低项目、企业和宏观杠杆率的重要工具。

(二)广泛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基础设施项目
一是增强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相比于投资新的项目,民营企业更适合通过基础设施REITs参与成熟的存量项目,既包括作为投资人参与投资公募基金,也包括作为运营管理方参与运营项目。这样就不需要承担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能够以更合适的方式在更确定的时点切入项目,更快获取项目更稳定的收益,大大降低了参与难度和投资风险。二是吸引包括保险、社保、理财以及公众投资者等各类资金参与。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相对较高、流动性相对较差,股权投资的回报水平难以满足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要求。而REITs是成熟基础设施资产的上市,预期回报稳定,风险相对较低,产品流动性强,可以较好满足很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为它们开辟了一条参与基础设施股权投资的新渠道。

(三)提高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综合效率
从内在动力看,REITs作为一种公开的募资方式,通过募集投资人的资金来购买基础资产,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基金管理人代表投资人管理资产,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取得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基金管理人有管理好基础设施资产的内在动力,努力提升项目收益和资产价值。从外在压力看,基础设施REITs实现公开上市后,信息披露必须规范完整、公开透明,可以给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方形成更大的外部监督压力,有利于迫使企业建立精细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REITs作为基础设施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重要工具,打通了我国实体经济对接资本市场的持续性通道。作为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投融资创新,基础设施REITs也有利于推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基础设施REITs还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本市场间直接融资占比低、股权融资占比低的问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比仅为13%左右,股权类直接融资还不到4%。基础设施REITs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同时又是权益型融资工具,发展基础设施REITs能够有效缓解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占比低的问题。

(五)提高基础设施企业再投资能力
一是增强企业再融资能力。项目原始权益人通过发行REITs产品获得等价现金资产,可帮助企业真正改善资产负债表,降低杠杆率和风险,腾出融资空间,增强再融资能力。二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发行REITs,相当于未来收益的提前变现,其实是在提前回收未来的现金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未来的政策、市场、运营风险。三是降低日常现金流压力。企业现金流对企业非常重要,发行REITs可以降低负债,大大降低企业现金流的压力,防止企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越来越迫切。在当前加速推进、快速布局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大,而传统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障碍。通过推进基础设施REITs,有利于破除金融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的障碍,充分激发市场参与活力。。

 

我国基础设施REITs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资产规模看,我国的基础设施优质存量资产类型丰富且规模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定义和数据测算,仅2010-2020年,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到108万亿元。假如按65%的固定资本形成率计算,将形成大约70万亿元的存量资产规模。

从资产收益看,电网、通讯、铁路、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普遍投资规模大、进入门槛高、排他性程度强,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因此收益相对稳定。园区基础设施、仓储物流、数据中心(IDC)等,其土地资产具有增值的空间和可能,这类REITs产品的投资人不仅可以获得现金分派收入,还有望分享土地增值红利,提升综合投资收益。此外,很多基础设施项目还可通过商业、技术创新,获取超额收益,比如可以按照TOD开发模式的理念,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项目的上盖物业开发,提升其投资收益水平。香港、东京和首尔等城市在这方面较为成熟和普遍,北京、深圳等地也有较为成功的尝试。

从潜在投资人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投资回报率开始降低,投资单一资产获利的难度大大提升。同时,随着利率的下行,将推动投资人寻找高收益资产,部分投资人被动提高风险偏好,提高风险资产的配置。基础设施REITs作为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金融产品,很好的契合了当前投资需要。此外,随着我国居民配置转向金融风险资产,更多的资委托专业资管机构进行财富管理,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体量和占比也有望提升,专业机构对REITs的配置也会上升。

 

积极稳妥推广基础设施REITs的建议

(一)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积极性
发行REITs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部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不愿拿出最优质的资产来盘活,进行资金资本运作的意愿不强,影响工作推进。还有一些拥有股权的地方政府不愿意移交控股权。鉴于此,建议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对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地区,给予激励表扬。

(二)系统梳理一批适合发行REITs的基础设施资产
一些存量资产长期作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资产规范化程度和运营管理效率普遍偏低,目前地方很多资产在产权归属、内部管控、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人事编制、隶属关系较为复杂,造成其产盘活前期工作负载、周期较长。为此建议,鼓励各地梳理一批权属清晰、回报机制明确、现金流稳定的基础设施项目,采取基础设施REITs和资产证券化方式进行盘活。

(三)融合基础设施商业价值和公共利益
基础设施项目大多具有公共属性,商业价值与公共利益是基础设施项目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既不能因为公共利益而排斥商业价值,也不能为了产品成功发行而放弃维护公共利益。为此,在推广基础设施REITs过程中,必须融合基础设施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公共利益,在实践中统筹兼顾、逐步探索,努力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促进商业价值和公共利益的有机统一。

(四)强化基础设施REITs项目的运营管理
现金流是基础设施项目发行REITs的基础,也是决定REITs顺利运营的关键。当前基础设施领域重建设、轻运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专业运营企业仍然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EITs市场空间。鉴此,建议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基础设施专业运营机构,平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利润和运营利润,保障基础设施REITs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