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四方联通的武汉都市圈

四方联通的武汉都市圈

文|王瑞娟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导读

武汉都市圈是长江三角洲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的纽带,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四方联通的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武汉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武汉都市圈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和作用

武汉都市圈发展重点

武汉都市圈发展的政策建议

 


【内容提要】
通过对武汉都市圈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指出武汉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存在断层,不同等级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城乡融合发展缓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武汉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分类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网络化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都市圈带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分类推进武汉都市圈现代产业协同发展。最后针对武汉都市圈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 武汉都市圈
● 长江中游城市群
● 中部崛起


2020年武汉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体系主要包括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其中,特大城市为武汉市,是都市圈的核心,中等城市包括黄石、孝感、荆门、荆州、随州和信阳,共6个城市;Ⅰ型小城市包括鄂州、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共6个城市(见表1)。

截屏2022-11-03 上午9.55.43

 

武汉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稳中上升,中心城市地位突出
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GDP由12696亿元提高至34539亿元。2020年除信阳市外,整个武汉都市圈GDP占湖北省的比重为73%,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见表2),都市圈其他城市GDP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截屏2022-11-03 上午9.55.52

2020年武汉都市圈人均GDP为75204元,湖北省为74440元,武汉都市圈平均水平高于湖北省。武汉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人均GDP为131441元(见图1),远高于都市圈其他城市。都市圈内武汉、鄂州、黄冈、潜江四个城市人均GDP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荆门、黄石、仙桃、咸宁、信阳、随州、孝感、天门、荆州九个城市人均GDP与中心城市差距较大,均低于都市圈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00

(二)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由13.4∶45.7∶40.9调整为9.6∶38.1∶52.3,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11.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变化较为合理(见图2)。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19

(三)城乡收入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
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2020年,武汉、黄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湖北省平均水平,其余城市略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分析,2010~2020年武汉都市圈不同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武汉和黄石收入差距绝对值最大,但相对收入差距整体不断缩小(见图3、图4),武汉由2.5∶1下降到2.1∶1(农村居民=1,下文同),黄石由2.8∶1下降到2.3∶1,整个都市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均在不断缩小。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26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33

(四)科技创新水平高
武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科研创新水平较高。2020年,武汉都市圈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8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4个、大学科技园3家等众多科技载体。2020年,武汉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597亿元、专利授权92775项,武汉都市圈高等学校113所,科技创新要素集中,科技创新水平高。

 

武汉都市圈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出现断层
2020年武汉建成区人口865万人,按照二城市指数法,武汉都市圈城市首位度高达9.38,长株潭都市圈为3.2,南昌都市圈为3.78,远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两个都市圈。这种高首位度与城市等级规模的断层同时存在,武汉都市圈没有Ⅰ型、Ⅱ型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只有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不利于首位城市武汉辐射功能的发挥。都市圈体系内部缺乏强有力的大城市过渡,使得核心城市武汉与其他中小城市之间的关联作用削弱,都市圈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表现为以武汉为中心向外快速减弱的圈层结构。

(二)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空间联系薄弱
在武汉都市圈等级规模体系中,武汉的人口集聚效应突出,人口过度集聚会导致都市圈内区域发展不协调。

按照刘承良的计算方法,利用引力和场强模型把万有引力公式引入到武汉都市圈空间界定模型中,构建武汉都市圈中小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测算公式(刘承良,2006),用这一指标来反映武汉都市圈中小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两城市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即经济联系强度公式为: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10

式(1)中,P是武汉市建成区总人口(万人),V是武汉市建成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Pi、Vi分别为i城市建成区总人口(万人)、建成区地区生产总产值(亿元),Di为城市i距武汉市中心的距离(公路里程以千米计,由高德地图测算得出)。Ai表征城市间绝对经济联系强度,反映武汉对外经济联系强度和影响范围。测算结果表明,距离中心城市武汉100km范围内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在48-149之间,尤其是鄂州和孝感经济联系强度最高,分别为149和111,距离较远的城市天门、潜江、荆州、随州、信阳和荆门六个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低,基本在30以下,说明武汉都市圈内核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空间联系薄弱,辐射带动作用不足(见表3)。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43

(三)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
2020年,武汉都市圈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市,周边城市相对较少,平均水平与中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见表4)。

截屏2022-11-03 上午9.56.52

(四)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城乡融合发展任务重
都市圈包括城镇和乡村的连续面状结构,是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前提。武汉都市圈不同城市城镇化水平差别较大,2020年武汉城镇化水平最高达到84.3%,荆门、鄂州、黄石四个城市城镇化率超过60%,其余城市城镇化率不足60%,整个都市圈农村面积和农村人口比重较高。都市圈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发展拉动,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发展,减少城乡差距,才能实现都市圈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武汉都市圈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位和作用 

武汉都市圈连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中心位置,是长江三角洲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的纽带,在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四方联通的都市圈。

(一)武汉都市圈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部地区六个省会城市中,武汉综合实力居首位。2020年,武汉市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建成区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企业数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项指标均居首位(见表5)市域常住人口为1233万人,仅次于郑州。武汉也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为辐射带动中部地区创造了条件。

截屏2022-11-03 上午9.57.01

2020年,武汉市专利授权数量58923件、高等学校83所、科学技术支出1526677万元(见表6),在中部地区各省会城市中居首位,科技创新水平高,科技投入和转化率较高,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优势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发展动力。武汉都市圈可与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重点城市对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快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构建武汉到主要城市3小时经济圈,在中部崛起中起到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截屏2022-11-03 上午9.57.07

(二)武汉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极核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空间上形成了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为区域增长极的“品”字形多中心结构(肖泽平等,2021),武汉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区。2020年,武汉市建成区人口为86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5616亿元、人均GDP为131441元(见表5),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中居首位,在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武汉市科技创新水平高,2020年专利授权58923件,在三大核心城市的占比达到53.64%;普通高等学校83所,在三大城市中占比为44.39%;科技支出1526677万元,在三大城市中占比68.9%(见表7),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具有重要极核地位。

截屏2022-11-03 上午9.57.13

武汉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正在向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方向发展。武汉都市圈内陆腹地市场广阔,人口相对密集,具有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巨大潜力,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增长极,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迅速发展。

 

武汉都市圈发展重点 

(一)优化都市圈城市等级规模结构
武汉都市圈是处于成长期的都市圈,突出特征是核心城市太大与中小城市太多并存。武汉作为核心城市出现了集聚不经济的现象,周边中小城市面临产业支撑乏力、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市圈城市规模体系不完整,没有与核心城市互动发展的大城市。武汉都市圈发展的重点之一应是促进黄石、鄂州、黄冈等部分中等城市尽快成长为Ⅱ型大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要素积累、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都市圈整体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尽快进入成熟期都市圈(安树伟,张晋晋等,2020)。

(二)完善都市圈产业分工
根据武汉都市圈各城市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实现产业错位发展。武汉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应抓住国家打造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政策优势,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提升优质产业、高端要素、先进功能和人口规模的集聚承载能力,完善都市圈核心城市功能。鄂州积极与中心城市武汉进行产业对接,打造“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鄂州”的发展模式,构建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资源承接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科技同兴核心区,积极对接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黄石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市场融合,聚焦交通互联、四港联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黄冈努力在都市圈发展中把握新定位,构建交通互联新格局,产业同链上实现新突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孝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共建合作园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武汉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咸宁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仙桃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流域治理为前提,加快创建排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做深做实现代产业体系。

(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武汉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相对薄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应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推动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共建共享,将政府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居民幸福指数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多元化引入社会力量发展教育、医疗、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建立标准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医疗紧急救援网络,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为医疗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实时信息。

(四)以乡村振兴为基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都市圈是乡村振兴最有利的地域空间(杨开忠,2018)。都市圈有利于乡村和城市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互联互通,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和市场,形成发展优势,实现乡村发展目标,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互联互通,乡村有效分享和利用城市生产供应和价值链的辐射带动作用。乡村可以更好地分享城市就业创业机会、个人消费和公共服务,有利于增强乡村居民在城市就业、生活、通勤,有利于乡村引进城市观念、技能与人才,增强乡村包容性和多样性。

武汉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为基础,以城乡统筹为手段。武汉都市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以人为本,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长久居住,解决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重大战略,需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合理布局解决劳动力就地转移并带动产业振兴。武汉都市圈应利用城市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充分发挥各级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以及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环境、特色农产品等方面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业、电商等产业,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畅通城市乡村间经济循环,增强乡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张长春,2022)。

 

武汉都市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分类提升,时序推进
武汉都市圈中小城市发展不均衡,中等城市发展较快,城市数量比重和人口不断增加,小城市发展较慢。针对城市功能相对较好的中等城市,应推进体制创新,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障碍,对于非户籍人口要给予城镇公共服务的待遇,提高城市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社会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安树伟,张晋晋等,2020)。针对城市功能较弱的小城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吸纳就业能力,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专业化和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良性互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创新中小城市发展的投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基础设施完善提高资金支持,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适度集中和回流(辜胜阻和郑超,2013)。

(二)加快构建多向立体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
积极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科学规划西(安)武(汉)福(福州)、京广二通道,不断建设完善沿江铁路、京九高铁,预留京广等方向超高速通道,谋划联动“岳阳-咸宁-黄石-九江”江南高铁新通道,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统筹长江、汉江港口功能,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构建武汉都市圈铁路环线等铁路线路和高快速公路网体系,畅通“瓶颈路”,不断优化主要发展廊道高快速路及轨道线路布局,构建轨道上的武汉都市圈,打造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一小时交通圈”。

(三)积极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需在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层面不断推进一体化进程,形成协同协作、共生共荣的圈层生态。以武汉为中心,将武汉优势产业向外转移,与圈内其他城市形成协同联动发展,构建研发中心在武汉,生产制造在周边城市的都市圈合理产业分工体系。以武汉为中心,将核心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共建共享。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层面,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体化进程,强化联合执法、联合检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实现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提升都市圈生态宜居品质。

(四)积极推动武汉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对乡村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交通、能源供应、生态保护、垃圾清运和污水治理等,构建武汉都市圈整体统筹、城乡一体、统一布局的工作机制,进行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衔接。完善城乡均等的医疗保障和义务教育制度,统筹武汉都市圈内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完善城乡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制度,建立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学校教育及学前教育共同体,建立武汉都市圈内城乡均衡的医疗体系和教育体系。鼓励乡村产业创新发展与乡村运营市场主体发展,武汉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乡村运营主体能力不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安树伟,张晋晋等.都市圈中小城市功能提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116-119
2.辜胜阻,郑超.提升中小城市人口集聚功能的战略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3(5):36-39.
3.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Z].2021.
4.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6(06):108-114.
5.黄艳,安树伟.中国都市圈:识别、特征与发展态势[J].中国投资,2022(Z2):29-36.
6.罗平.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基本特征、实现机制及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21(6):79-86.
7.肖泽平,钟业喜 ,冯兴华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效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11):2607-2617.
8.杨开忠.乡村振兴以都市圈为主要依托[J].理论导报,2018(6):54-55.
9.张棋,詹庆明,杨宇.长江中游城市群铁路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信息世界,2021,28(5):84-90.
10.张长春.发挥都市圈带动乡村振兴的作用[J].中国投资,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