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投融资项目 > 资讯 > “第二届(2015)中国工业经济年会”在京举办

“第二届(2015)中国工业经济年会”在京举办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增长“新常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及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心骨,在“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工业新常态”的新动向,深刻认识及探讨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研讨事关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大局的焦点问题,保持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15年1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主办、《中国工业评论》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2015)中国工业经济年会”在北京举行。

  本届年会以“聚焦经济升级主战场,展望智能制造大趋势”为主题。会上,赛迪智库权威发布了2015年工业发展十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王鹏代表主办方致辞指出,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的主战场。经济新常态下,“工业新常态”也将到来,准确理解把握这一趋势,合理科学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工业使命。他指出,目前新常态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工业增长减速,但仍高于GDP增长,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现阶段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需要全方位创新,占据各产业技术制高点;需要更极致的工业,担当科技创新的产业载体和实现手段;需要创造物质基础提供工业手段,应对各种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需要超越“工业理性”,实现“价值理性”。

  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将视角聚焦在工业投资领域新亮点上。他表示,新常态对工业领域影响巨大,工业应转变角色向前看。而未来的机会和创新道路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业4.0将带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一带一路”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通路、通商、通航将成为“一带一路”的发力点,相关产业链将迎来发展机遇;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布局,成为不可避免的模式。

  本届年会的一大重点是由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文芳代表课题组发布的“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十大发展趋势”,即工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智能制造成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确立;“一带一路”等战略加快高铁、核电等装备走出去;一般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分工格局更加明朗;服务型制造进程不断加快;“机器换人”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迎来新的活跃期;以及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速。

  会上,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所长闫逢柱、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张涛分别分析了2015年中国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发展趋势。他们提出,装备工业发展既面临各项产业政策措施出台释放发展红利、国内经济趋于回暖、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利因素,又面临市场需求回升乏力、国际不稳定因素增加、企业融资环境较差等不利因素,但整体趋势向好,有望呈现整体平稳运行的态势。消费品工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将有所缓解,既有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家政策红利等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贸易保护升级、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等因素的挑战。原材料工业今年将延续平稳发展势头,生产和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进出口有望增长,产品价格低位震荡调整,行业经济效益略有改善。同时,原材料工业还存在市场供求矛盾仍未扭转、产能过剩压力依然较大、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行业盈利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领导、专家学者、工业企业和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本届年会。

  中国工业经济年会是为中国工业领域搭建起来的政产学研交流平台,本次年会有助于业界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工业新常态”的新动向,探讨工业发展趋势,助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