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压力加大
●工业技改投资扩量提质存在的主要困难
●对策建议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一)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传统产业是驱动经济发展和支撑就业的重要力量。从产业规模看,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在80%,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力。从税收贡献看,传统产业应交所得税和增值税合计占制造业比重超过70%,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大。从就业看,传统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比重达到72%,在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的同时较好发挥了促进就业作用,成为吸纳就业的稳定器。
其次,传统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优势领域。依托低成本优势,我国轻工、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形成了显著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行销全球。其中传统产业占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超过90%以上。2023年轻工商品累计出口额 9535.4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26.5%,比上年增长 4.2%。 家电、家具、皮革等行业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最后,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落后产业,改造升级潜力巨大。从消费需求看,传统产业中大部分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民生产业、基础产业,具有刚性需求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服务化等高品质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对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供给结构,有助于适应消费升级新变化,进而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二)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首先,要素低成本传统优势趋于弱化。近年来,我国要素禀赋条件已经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国长期赖以参与国际分工的低成本优势条件趋于弱化。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产业分工地位相对较低,产业控制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其次,规模数量型粗放发展模式亟待转型。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产业发展更多依赖规模数量扩张的模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产业还停留在工业3.0甚至工业2.0阶段,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高。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数字浪潮正广泛渗透融合,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应用推广亟待加快,加速发展模式向智能化转型,再塑中国制造新优势。当前资源环境顶板效应日趋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亟待加快提高传统产业资源节约和环保水平。适应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趋势、新要求,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势在必行。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压力加大
(一)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动能趋弱
近年来,工业技改投资成为拉动工业投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2014~2020年,制造业技改投资额从约4.2万亿元大幅增长至约10万亿元,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从25.3%提升至47.4%。但2021年以来,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如任其演化,将显著威胁工业振作振兴的基石。2021年2月~2023年10月,全国改建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从最高点46.4%大幅下降至2.8%。 重点工业省市工业技改投资出现普遍下降,其中第一工业大省广东2022年改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7.2%。
(二)技改投资滞后制约传统产业优势提升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存在“喜新厌旧”倾向,一些新兴产业和高端项目“备受宠爱”,而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视相对不足、支持不力,甚至一些亟待推进的优势企业技改项目也受到诸多限制。2016~2022年,我国轻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比重从26.47%下降至20.87%。
技改投资滞后导致传统产业竞争力趋弱、增长乏力,对整体工业高质量发展也形成很大制约。
(三)工业技改投资质量效率仍有待提升
目前,大量工业企业在技改过程中倾向于做“小改造”“弱提升”,一些企业进行片段式孤立式技术改造,缺乏上下游协同配合,难以释放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共振效应。很多企业普遍倾向于选择相对成熟或较为低端的技术装备工艺,对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采用率不高。普遍存在偏好厂房、设备等传统硬件改造,忽视标准、专利、设计、品牌等领域的改造提升。同时,工业技改投资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上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投资辐射效应不强,对国内自主技术装备关联带动作用有限。
工业技改投资扩量提质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企业技改投资内生动力不足
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偏低,在综合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大量工业企业利润微薄、经营困难,技改投资积极性不高、投入能力不足。2022年7月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持续处于负增长区间,2023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8%。同时,行业效益分化严重,下游企业生存困境凸显,无暇顾及技术改造升级。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更加普遍,缺乏开展技术改造的能力。渣打银行发布的中小企业指数显示, 2023年3 月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为53.7,达到自 2021 年 7 月以来最高水平,后续进入下降区间,11月中小企业信心指数降至50.9;11月制造业中小企业预期指数大幅降至近三年新低 49.9。从目前情况看,预计未来中小企业技改投资仍将延续低迷。
(二)工业技改投资资金渠道不畅
当前,工业技改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主要靠企业自筹及银行贷款。2022年,工农交建四大行制造业贷款不良率为2.59%~3.02%,高于1.35%~1.38%的总体不良率,出于考虑资金安全等因素,对工业技改投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市场前景不明甚至存在二次认证风险,商业银行不愿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贷款融资。此外,私募股权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多聚焦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高大上领域,对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兴趣不大、投入不多。一些企业由于流动资金需求大、回款周期长、债务负担重,陷入“不改造升级等死、改造升级找死”的怪圈。
(三)工业技改投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从公共服务看,工业技术改造缺乏产业公地支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测试评价等技术公共平台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信息获取、技术对接、认证推广等难度较大。从土地看,一些地方土地储备不足、供应有限,导致技改项目难以落地。目前,部分地方在探索“零增地”技术改造方式,但由于存在用地底数不清、拆建改建等问题,短时期内大规模推广也有制约。从人才看,技术改造对企业员工知识水平和技能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但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匮乏,导致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周期长、成本高,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技改投资效率。
改造,忽视标准、专利、设计、品牌等领域的改造提升。同时,工业技改投资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上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投资辐射效应不强,对国内自主技术装备关联带动作用有限。
对策建议
(一)市场主导,以高质量需求引领技术升级
一是加速需求结构升级进程。通过政府采购、消费补贴、税费抵免等方式,拓展中高端、创新型产品市场需求,引领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二是持续提升质量标准水平。整合健全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鼓励制定更严、更高的企业、行业标准,引导高标准技术改造。三是建立更高水平的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体系。组织建设一批高水平计量测试中心、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立全面接轨国际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认可管理体系。
(二)聚焦重点,以专项工程广泛撬动社会投资
一是实施大规模绿色低碳改造工程。按照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研究设立绿色低碳改造专项,率先在高载能高载电行业启动实施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加快设备更新、工艺优化、产品升级改造,构筑面向未来的绿色生产体系。二是实施链条式数字化改造专项。将软件、专利等软投入纳入投资政策支持范围,引导企业向软硬件全流程改造提升转变。强化数字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广泛应用,协同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升级。
(三)奖补结合,以财税支持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一是扩大技术改造奖补政策覆盖范围。探索技术改造投资补贴“零门槛”申报,逐步取消最低投资额要求。提高奖补资金拨付时效性,探索分期同步拨付支持资金新机制。二是建立技改投资正向激励体系。结合技术改造情况,分类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排污费等措施。拿出部分年度用地指标,用于奖励工业技术改造先进地区。完善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四)产融协同,以多元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一是创新政银企融资对接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加大“技改贷”投放力度、开发技术改造贷款产品。构建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有关部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和联动机制。二是发展股权融资。支持地方成立技术改造投资基金。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三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大力发展设备融资租赁,培育健全面向民营企业技术改造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五)机制保障,以包容生态大力激发技改潜能
一是放宽项目管理门槛。优化调整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前置条件,实现项目备案在线平台全程网络快速办理。积极推进零土地技改项目承诺备案制改革。最大限度下放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权限,缩短核准备案时限。二是构建技术改造服务体系。培育技术咨询、投融资管理等多方服务主体,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同等支持和服务。构建新型高效产学研用共同体,提高全产业链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