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鄂豫皖交界区域发展研究

鄂豫皖交界区域发展研究

2024年11月

文|洪晗  中国人民大学     管淑君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导读

“推进鄂豫皖交界区域发展,需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次区域合作圈,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共保,承接产业转移。”

鄂豫皖交界区域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 鄂豫皖交界区域发展的思路

● 深化鄂豫皖交界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

 

   

鄂豫皖交界区域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包含湖北黄冈、河南信阳以及安徽六安和安庆,共4个地级市。2023年,4市的GDP为10835.78亿元、国土面积为6.5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030.02万人,占三省比重分别为6.69%、11.12%、9.32%。鄂豫皖交界区域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交汇带,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战略要地。同时,鄂豫皖交界区域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复杂的地貌也影响了当地交通设施的建设,桥梁和隧道建设多、投资高等诸多工程难点,是交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加上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限制,使得鄂豫皖交界区域经济很难内生发展,一度陷入“低水平发展的循环陷阱”,也因此成为贫困的“根据地”。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起点低,总体发展水平较为滞后,新时代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对于推动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保障长江、淮河中下游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鄂豫皖交界区域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鄂豫皖交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且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城市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行政边界效应明显,资源配置不均。城镇化水平偏低,人口吸引力不足。此外,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均以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市场竞争力弱。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从GDP总量上来看,2023年信阳为2959.40亿元,黄冈为2884.68亿元,六安和安庆分别为2113.40和2878.30亿元,与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郑州、武汉、合肥的差距分别是4.6倍、6.9倍、6.0倍、4.4倍。从人均GDP水平来看,2023年黄冈为49803元,信阳为48932元,安庆为69913元,六安为4866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鄂豫皖交界区域居民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从产业结构来看,鄂豫皖交界区域产业结构单一,2023年黄冈的产业结构为19.8∶32.1∶48.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鄂豫皖交界区域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高,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现代化的过程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结构转型,在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也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力较弱,导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中部地区“经济洼地”之一。

(二)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社会先行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鄂豫皖交界区域受地理条件影响,现有通道多绕山、沿江而行,内部贯通通道尚不完善,对外通道数量较少,制约了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同时,铁路和航空发展相对滞后,公路技术等级有待提升,国省干线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偏低。内河航运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淮河运输受航道和船闸制约尚未实现江淮联通。旅客联程联运、货物多式联运水平亟待提升。交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通达旅游景区等节点的快速干线不足。创新驱动能力相对较弱,智慧交通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三)城市规模较小
鄂豫皖交界区域城市规模普遍偏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2年,安庆、六安、信阳、黄冈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60.28万人、44.77万人、62.2万人、23.7万人,均属于中小城市,人口较多的安庆、信阳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区一般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地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洪晗,肖金成,郭楠,2021)。因此,各生产要素必然从外围地区向中心区发生转移,这也是造成省会城市与省际交接城市规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没有一个区域核心城市能够在在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协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塌陷区”。

(四)行政边界效应明显
行政区划犹如一堵“看不见的墙”。墙内,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采取行政手段干预区域经济运行,从而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企业跨区域发展受到严重限制。省际交界区域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容易被“边缘化”而成为政策“盲区”(孙久文,张翱2020)。中国省份的经济结构体系独立性较强,省与省之间对区域经济协作的依赖度较低。行政边界对省际边缘区的“阻隔效应”要远大于“桥梁效应”(黄征学,2015)。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鄂豫皖三省交界区很难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且地区之间经济协作的协调成本太高。在行政边界的阻隔下,鄂豫皖交界区域来往存在严重的行政壁垒,导致基础设施、生产要素、服务体系、物流等方面都是“背靠背”地向着本省中心地带。

(五)城镇化率相对较低
长期以来,作为中部的欠发达地区,鄂豫皖交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2023年,安庆城镇化率为57.49%,六安为51.41%,省会合肥为85.55%;黄冈为50.50%,省会武汉的城镇化率为84.79%,信阳为52.71%,省会郑州则为80.00%。可以看出,安庆、六安、信阳、黄冈的城镇化率较合肥、武汉、郑州都低了将近30个百分点,表明这些城市缺乏人口吸引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缺乏良好的动力机制的构建,导致城镇化一直处于低效率发展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鄂豫皖交界区域发展的思路

通过打造区域核心城市,促进市际及县际合作,发展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以及加强生态保护与产业转移承接,有效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经济区内,中心城市的“发动机”作用都不可或缺,就像上海之于长三角。鄂豫皖交界区域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滞后,很难找到区域增长极。除六安属于合肥都市圈外,其他3市不属于任何区域级都市圈,整个鄂豫皖交界区域基本处于被经济圈、城市群所包围的“环形空洞区”和“塌陷区”之中,缺少带动力强的区域核心城市。由于远离省会城市,难以接受省会城市的经济辐射,因此对于鄂豫皖交界区域来说,培育出规模比较大的中心城市难度较大,也不可能形成城市群,区域内城市辐射半径有限,应该化边缘为中心,培育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共同的辐射带动交界区(肖金成,洪晗,2022)。以安庆、黄冈、信阳、六安中心城区为龙头,依托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着力打造黄冈临港经济带、六安工业走廊和信阳宁西工业经济走廊,建设鄂豫皖交界区域核心增长极。依托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强与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的互动融合,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二)构建次区域合作区
中国次区域合作圈是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首次提出,该规划中的6个次区域中,有4个跨市域,3个跨省域,其中除了韩城为陕西省辖副地级市外,其他涉及的县(市、区)均为县级行政区(肖金成,马燕坤,洪晗,2020)。通过区域合作打通省域、市域的行政区壁垒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同时难度也较高,把合作进一步细化到县域,把鄂豫皖交界区域4市的区域合作分解为若干个次区域,把县际的区域合作纳入四市的区域合作中。一是推进“红安-麻城-光山-新县-金寨”一体化发展,这四个城市都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支持上述城市合作共建大别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加强跨省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合作可集中连片发展红色旅游;二是加快“霍山-岳西-太湖-宿松”次区域合作,依托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强化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围绕“固始县-叶集区”发展“一河两岸”生态文明保护区,加快协同发展,开展现代农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合作。密切县际合作,通过县际一体化,促进市际的一体化,以次区域一体化为区域一体化打基础,以区域一体化带动次区域一体化。从两个层次推进区域一体化,实行的是一种“立体化”的区域一体化战略。次区域合作的另一个优势是范围小,便于实现交通、通信、金融等服务业的同城化。而且一旦小范围率先实现了同城化,进一步推广到4市范围就有了基础。由于这种小范围的区域合作因地域相连而更容易进行。在推进区域内城市之间合作的同时,推进区域内次级城市合作的必要还在于,次区域合作圈可以推动市际交界地区的合作,从打破区域内市及县行政区划界限入手,为区域一体化创造条件(安树伟,黄艳,王慧英,2022)。

(三)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鄂豫皖交界区域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古迹和文化名城众多,是中华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楚文化、皋陶文化、医道文化、禅宗文化、根亲文化交汇交融。但旅游开发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重要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大对红色遗址保护和修缮力度,推动黄冈等地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推进跨省协作,开发一批核心景区和旅游精品线路。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等文化产业,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此外,鄂豫皖交界区域农业经济发达,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产区,要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业,支持优质药材、蚕桑、蔬菜、花木、林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鄂豫皖交界区域内还拥有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岳西翠兰、潜山天柱、等精品茶叶品牌,可重点发展茶产业,发展无性系生态有机茶,打造茶产业集群示范区。

(四)加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鄂豫皖交界区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较严重,河道逐年淤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第一,构筑生态屏障,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巩固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长江流域防护林、抑螺防病林等工程建设,加大低效林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力度;第二,建立生态环境一体化监测指标,实现跨区域跨流域重点指标确立、具体指标制定、动态指标监管“三协同”,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协同管理标准,不断提升跨区域跨流域生态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第四,实施长江、淮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建立水环境监测联动机制。第五,加快推进大数据建设和应用,综合使用 GPS、 GIS、RS、物联网等技术,建设包括水体、森林、湿地、水土流失等生态体系动态监测定位系统,增强区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管理能力。

(五)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鄂豫皖交界区域应发挥区位独特、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健全产业转移承接推进机制,加快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一是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吸引关联产业入驻发展,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方式,鼓励与其他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支持发展“飞地经济”;二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培育一批服务贸易基地;三是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促进企业集中布局。通过产业转移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及区域产业合作,推动产业转移精准对接;四是创新跨区域制造业转移利益分享机制,建立跨区域经济统计分成制度。

 

深化鄂豫皖交界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

鄂豫皖交界区域的合作发展,要通过强化政策对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合作,鄂豫皖区域将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党中央部署实施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助力革命老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其他交界区域建设经验,聚焦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加大力度全力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探索成立区域合作基金,基金按照每个市的财政收入和GDP的比例来缴纳,用于区域内每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支出。与此同时,在各政府部门进行政策研究和出台时要加强统筹规划,避免职能交叉、权责重叠,保障城市化建设与城镇职能分工中的有效沟通,各职能部门工作要相互协调、合力进行,站在全局角度规划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注意把握政府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中的参与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调整政府角色,既要提供好城市发展的制度保障,又要不过多干涉市场的正常运行。

(二)加快统一市场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配置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住房、教育、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资本市场,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合作,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地区经营,加快金融机构组织创新,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监管、各负其责的机制;建立区域统一的技术市场,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实行高技术企业与成果资质互认制度。

(三)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现代城市
所谓产业发展平台,就是政府为吸引产业聚集而规划建设的产业集聚区,有的谓之经济技术开发区,有的谓之高新技术开发区,有的谓之工业园区,还有的直接谓之产业集聚区。不管叫什么名称,其本质都是产业发展平台。通过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建立产业发展平台的目的:一是优化投资环境。既要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又要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投资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收益,这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也是其生存的基本条件。新时期,招商引资、聚集产业仍是一些区域、一些城市加快发展的主要手段,但仅靠口号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靠营商环境的改善。政府要加大投入,投入精干力量,加强服务。二是推动产城融合。通过开发区这一平台,让产业和城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里所谓的产业是第二产业,所谓的城市是商贸居住。开发区应依托城市,不能离城市太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发展商贸居住。三是加快产业聚集。要走“集中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的新路子。开发区的主要功能是聚集产业,应通过开发区来吸引产业,开发区是聚集产业的平台,只要把产业聚集起来了,开发区的优势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是吸纳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尽管为了吸引人才,各大城市纷纷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但对于鄂豫皖交界区域,区域内大多数城市都处于人口流出的状态,解决人口流失不能只靠户籍制度改革,要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能力,优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完善与周边各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解决农民工安置问题,建立住房的多元化供给体系,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让人们在城市安居乐业。

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进公共事业的市场化运营,推进城市供水,供电,绿化建设等项目的公开招标,创新政府部门与民间企业的合作模式,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特许经营;促进项目招投标的透明化、公平化,简化项目审批手续,给予参与企业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要保证民企在公共事业建设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待遇公平化;对于那些投资回报较为稳定、投资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项目,可先行试点,通过政企合作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最大程度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马燕坤,王喆,2021)。

(五)合理调整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布局和功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以区域为整体、立足整个地区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对具有不同作用的区域进行分类布局,包括居住地布局和公共活动场所布局等,建立起人与区域间的关联,同时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对不同功能区布局进行协调规划。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还要充分考虑区域的整体情况,综合资源、环境、交通、人口等多因素进行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对于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需要重点关注几点问题:第一,以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周边地区中的重要作用为根本原则,加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作用,同时吸引和集聚更多资源和人才,以此来构建功能体系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第二,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注重等级的构建和职能划分。划分城市体系等级和层次能够清晰把握城市情况,有助于捋顺城市脉络,便于进行功能设置。区分城市职能能够区别化不同城市特点和作用,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中承担不同任务。第三,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要统筹兼顾。如在交通功能方面,对城市内、外部交通网络进行优化,既要关注和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交通功能,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将其作为联结区域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纽带。在生产性服务方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促使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活性服务方面,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涵盖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贸、居住等多项人文、生活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融合发展。

合理调整并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布局和功能,一方面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助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人才的吸引,使其充分体现出发展优势,使得区域反哺城市。当人才增多、资源更多集聚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关系能够产生良性循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