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佩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业务部 廉赛赛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数字化发展中心
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应对交通拥堵实践
●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并未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智慧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 进一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用的相关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应对交通拥堵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由2013年的10501.68万辆增长至2022年的27792.11万辆,年均增长率11.48%。机动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城市2022年平均通勤高峰实际速度仅为35公里/小时,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出现并发展,具有快速、准时、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被视为有效应对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截至2023年末,国家已批复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约1.2万公里,“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地铁发展较快,批复规模占比约39%、30%,受到房地产市场降温、留抵退税政策实施、疫情等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降,国家进一步严控地铁发展规模,“十四五”期间地铁批复速度已放缓,每年批复300公里左右。截至2023年末,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59个,运营线路总长度11224.54公里,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294.66亿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并未破解交通拥堵难题
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中心城区全方式公共交通分担率仍基本稳定。经统计分析,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介于500万人至1000万人)公共交通分担率约为25%左右,其他已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未超过20%。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加,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后,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50%左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超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已超过50%,成为主要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约为30%左右;其他已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比例约为20%左右。
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效果不明显,并未有效转移小汽车出行的居民,而是吸引了原本选择常规公交出行的居民,出现了公共交通系统“内卷”的尴尬局面。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智慧发展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智慧化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引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
在绿色化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能耗以电能消耗为主,碳排放总量中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占比90%。2023年城市轨道交通总电能耗249.77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电耗的0.27%,车公里总电能耗3.56千瓦时/车公里,人公里总电能耗0.10千瓦时/人公里。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技术水平和用能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新投运线路的不断增加,总电耗指标不断增长,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在智慧化方面,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创新成果和技术不断丰富,北京“新一代网络化智能调度和智能列车运控系统”示范工程成果先进,重庆城市轨道交通三线互联互通取得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南京都市圈智慧市域快轨示范工程在探索5G公网专用等方面取得突破等,持续赋能行业发展。但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和高精尖传感器等方面仍依赖国外进口,技术装备自主化智能化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耗资巨大,部分项目盲目采用智能化设备,导致系统规模及费用大幅增加,而建成后的云平台、数据中心等设备大规模闲置,尚未有效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造成投资浪费。
进一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用的相关建议
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短时间内小汽车出行不能大量转移至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分担率难以进一步提升,为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单纯依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难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应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一体化协调发展,重点改善接驳换乘便捷性,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体吸引力。
二是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居民出行需求和结构特征、公共交通供给水平等,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出行分担比重,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中长距离出行中的骨干作用。
三是严控规模,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以量力而行为原则,严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建设规模。注重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补短板”,并优化大运能、中低运能层次结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整体效益。
四是降本增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有效提高客运强度,降低综合能耗强度;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推广绿色智慧轻量化设计;加强永磁同步牵引、双向变流器、储能型再生装置、智能照明控制技术等成熟技术应用;坚持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提高智慧化设备自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