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区域城镇 >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与合作建议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与合作建议

2025年1月

文|蔡翼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王誉憬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导读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各地产业结构相似,多侧重于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开发型产业,尚未形成高效产业分工。推进产业、交通、生态和旅游等领域合作,做大中心城市和合理规划城镇体系,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

●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

● 推动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位于我国东南部,范围涵盖安徽省的黄山市,江西省的景德镇市、鹰潭市、上饶市,浙江省的衢州市、丽水市,福建省的南平市(见图1)。交界区土地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93.5万人。交界区毗邻长三角和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公路、铁路、水路、航运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了便捷联系。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经济发展情况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2023年GDP总量为13290.9亿元,占闽浙赣皖四省GDP的6.15%;人均GDP为7.41万元,低于闽浙赣皖四省平均水平,相当于四省平均水平的73.5%。从分市来看,黄山为1046.3亿元、景德镇为1201.1亿元、鹰潭为1282.3亿元、上饶为3401.6亿元、衢州为2125.2亿元、丽水和南平分别为1964.4亿元和2270.0亿元。在人均GDP上,黄山为79295元、景德镇为74146元、鹰潭为111176元、上饶为53020元、衢州为92662元、丽水为77908元、南平为85628元。黄山、景德镇、上饶、丽水、南平五市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鹰潭和衢州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总体来看,交界区中属于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发展水平高于所属省份整体水平,而属于浙江和福建的部分,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低于所属省份平均水平。


(二)交通区位条件

闽赣浙皖交界区域的区位十分重要,其东部毗邻我国长三角地区,南部通过赣中南与珠三角衔接,处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的联结部,是长三角经济圈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桥梁。并且该地区位于长三角、大湾区、海峡西岸和中部地区四大经济区域板块的交汇地带,也是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关键区域。

经过多年的建设,交界区域内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交通网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具体来看,黄山市境内建设有合(肥)福(州)线、杭(州)黄(山)线等多条高速铁路线路,以及屯溪机场,构建了便捷的对外联系网络;同时,徽(州)杭(州)、合(肥)铜(陵)黄(山)等高速公路也加强了其与长三角和省会城市的联系。景德镇市通过(南)昌景(德镇)黄(山)高铁和杭(州)瑞(丽)高速公路,实现了与长三角紧密联系,并通过济(南)广(州)高速畅通了南下通道,罗家机场增强了景德镇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的交流。鹰潭市虽然没有民用机场,但沪(上海)昆(明)线和合福线两条高铁线路,以及沪昆、济广高速构建了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便捷通道。上饶市有三清山机场,并通过沪昆线、合福线等高铁线路和宁(德)上(饶)、德(州)上(饶)等高速公路,实现了与长三角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紧密衔接。衢州市建有沪昆线、九(江)景(德镇)衢(州)线等高铁线路,以及(北)京台(北)、长(春)深(圳)等高速公路,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形成紧密联系;衢州机场的改造和升级也将有效改善了其区位条件。丽水市正在建设的丽水机场将为其增添空中通道,而现有的龙(游)丽(水)温(州)、长(春)深(圳)等高速公路可以强化其与东部温州与南部福建沿海地区的沟通。南平市建有合福线、南(平)三(明)龙(岩)线高铁线路和武夷山机场,京台、福(州)银(川)等高速公路,实现了与福州和泉漳厦区域的紧密联系。

(三)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在矿产资源方面,景德镇市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瓷都,依托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培育出陶瓷产业集群;鹰潭市是我国重要的铜矿产业基地;上饶市也拥有丰富的铅锌矿和铜矿;衢州市的萤石矿丰富;南平市则有丰富的金矿和银矿资源。在农产品资源方面,黄山市的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驰名中外;景德镇的浮梁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茶叶市场,浮梁茶历史悠久;上饶市的婺源绿茶和广丰马家柚、衢州市的江山猕猴桃和开化龙顶茶、丽水市的缙云黄茶和庆元香菇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南平市以武夷岩茶是享誉世界的茶叶品种。此外,闽浙赣皖交界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很多旅游景区也闻名海内外。2024年,区域内共有5A级景区14处。

在产业布局上,依托各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聚集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黄山市不仅以其旅游业闻名,还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生态健康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景德镇市依托其深厚的陶瓷文化基础,积极拓展旅游产业,并涉足航空产业及新兴领域,如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鹰潭市则是铜产业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培育起电子信息、旅游和现代物流等行业。上饶市支柱产业涵盖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旅游以及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衢州市聚焦于新材料、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和锂电池技术)、旅游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丽水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致力于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生态林业)、旅游、健康养生和绿色制造(例如环保装备和生物医药)。南平市在生态农业、林产工业和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培育形成了机电制造、新型轻纺和氟新材料等现代制造业集群(见表2)。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一)人口总体不断增长,但增速低于闽浙赣皖四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差距在拉大
人口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区情,人口总量变动和迁移流动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反过来经济社会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口变量。2000年以来,交界区域人口不断增长,从1693.6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1753.65万人,再提高至2020年的1805.91万人。从增速看,交界区域总人口在2000~2010年增长了3.55%,2010~2020年增长率略有下降,为2.98%。这一增速明显比闽浙赣皖四省和全国总人口的增速要低:2000~2010年交界区域比闽浙赣皖和全国增长率分别低3.15和2.25个百分点,2010~2020年差距进一步扩大为5.58和2.31个百分点(见表3)。


(二)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但近年来明显落后闽浙赣皖四省水平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23年闽赣浙皖交界区域的生产总值为1.33万亿元,为2000年的14.5倍,年平均GDP增速为12.33%。从年度变动上来看,交界区域GDP增速明显高于全国,这使其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不断升高;但与所在省份相比,则呈现先快后慢的态势,2000~2023年间,交界区域占闽浙赣皖四省GDP比重在2012年以前逐步提升,但之后呈现不断下降态势(见图2)。


一般预算收入是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体现,也是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2000年,闽浙赣皖交界区域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占闽浙赣皖四省的比重为9.5%,随后逐年下降,到2023年降至8.4%。由此可见,闽浙赣皖交界区域财政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对闽浙赣皖四省总的财政贡献不断下降,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交界区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不断变大。

(三)城镇化率落后全国和所在省平均水平,缺乏具有带动能力的大城市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的城镇化率逐步提升,但整体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全国。2000~2023年,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的整体城镇化率从29.53%提升至61.16%,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虽仍低于全国66.16%的平均水平,但差距有所缩小:2000年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69个百分点,2023年缩小为5个百分点。

从交界区域内各城市与其所在省份的城镇化率比较看,不同省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各城市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2023年,黄山市城镇化率为60.23%,略低于安徽省61.45%的平均水平。景德镇市、鹰潭市和上饶市分别为67.51%、67.13%和57.06%,前两者高于江西省63.12的平均水平,上饶则明显低于江西平均水平。衢州市和丽水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0.60%和64.6%,以较大幅度落后于浙江省74.68%的平均水平。南平市为62.28%,也明显落后福建省71.05%的平均水平。安徽和江西的交界区城镇化率比所在省份的城镇化率更高或者持平,但浙江和福建两省交界区城镇化率则明显低于所在省份的平均水平(见表4)。这反映出一方面因邻近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交界区域中江西和安徽部分比其所在省的其他城市获得更好资源和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制约,交界区域城镇化率与毗邻的沿海城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城镇体系是城镇化形态的重要体现,为此我们进一步考察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的城市体系结构。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内共有县城以上城镇节点48个,其中地级市7个、县级市8个和县城33个。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的城区总人口535.3万人,占闽浙赣皖交界区域总人口的32.5%,这一占比低于全国40.8%的水平,说明闽浙赣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人
口规模偏小。具体来看,2020年,地级市黄山、景德镇、鹰潭、上饶、衢州、丽水、南平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36.94万人、53.90万人、37.72万人、119.66万人、53.27万人、40.88万人、45.59万人,其中有大城市1个(上饶市)、中等城市2个(景德镇市、衢州市)、小城市4个(黄山市、鹰潭市、丽水市、南平市)。县级市城区平均人口规模为17.9万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乐平市,达到23.5万人,最少的是武夷山市,人口为14.2万人(见表5),总的来说县级市人口规模分布比较平均。


(四)人口净流出速度比较快,周边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

人口流动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一般来说,人口迁移规律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于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紧邻长三角和海峡西岸两个经济发达区域,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口就不断向着两大经济区迁移。表6显示了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各城市的人口净迁出率经历了显著变化。早期由于衢州、丽水距离沿海发达地区更近,迁出速度很快,迁出率明显高于闽浙皖赣交界区域其他城市,但2020年两市的净迁出率明显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两市潜在能够迁出人口已经不多,迁出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近年来浙江对加快发展县的扶持力度加强,推动其经济发展提速,从而降低了人口外迁的动力。安徽和江西部分人口外迁趋势依然强劲,黄山、南平、景德镇、鹰潭和上饶的净迁出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例如上饶市净迁出人口从2000年的44.95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82.36万人,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143.09万人,2010~2020年净迁出率几乎提高了一倍。整体来看,闽浙赣皖交界区域整体的净迁出率从2000年开始不断提高,而这主要是安徽和江西部分人口外流不断加快所致。


图3展示了2010~2020年间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的人口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县城和县级市城区的人口在这十年间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贵溪市城区,人口增长了7.9万人;万年县、鄱阳县、蒲城县和开化县的县城人口增幅位列第2~5位,分别增加了6.5万人、6.1万人、5.6万人和5.0万人。四个县城人口出现了收缩,分别是缙云县、遂昌县、江山市和常山县,人口分别减少了0.2万人、0.4万人、0.6万人和0.8万人。总体来看,交界区域多数县城人口在2010年至2020年间呈现增长趋势,只有四个县的县城人口出现收缩,而这四个县均位于浙江境内。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县城距离杭州、宁波等大都市比较近,迁移成本较低,大都市的人口虹吸效应更强。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各地产业结构相似,多侧重于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开发型产业,缺乏差异化定位,没有形成高效产业分工。区域内高山丘陵比例较高,河流密布,交通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存在“断头路”等问题,影响了区域内外交流和经济协同发展。生态相对环境脆弱,尤其是山区生态系统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破坏也易引发水土流失。现有的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由于缺乏长期规划和利益共享机制,导致合作深度不够,真正落地的合作项目还不够多。为此,推进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在产业、交通、生态和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做大中心城市和合理规划城镇体系,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强化规划引领与政策协同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各城市在省级政府的指导下,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共同制定《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规划》。规划应明确各产业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分工,例如在汽车产业方面,将各省优势产业合作以项目形式落地在交界区域,促进安徽的整车制造和江西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同福建的汽车电子产业、浙江的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形成完整产业链。针对产业合作中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产业补贴政策等进行沟通和协调,避免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统一制定优惠政策标准,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的企业给予同等的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政策。

(二)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聚
在农业领域,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的合作,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可借助皖南闽北的黄山毛峰、大红袍等茶叶资源,交流种植技术、共建加工厂、拓展茶产品市场;利用浙西南柑橘、赣东北猕猴桃等水果产业基础,改良品种、打造特色果品产业链;打造从闽北生态稻田到赣东北有机茶园再到浙西南水果采摘园的生态农业旅游带。在工业领域,推动机械制造技术互补,纺织服装产业的合作生产与品牌建设,以及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闽浙的纺织印染技术可与赣皖劳动力优势结合打造服装加工基地;安徽和江西的硅材料生产与浙江和福建的电池组件制造及系统集成技术可共同打造产业链;皖南和赣东北的中药材资源也可与闽浙的研发制药技术合作,建设种植基地与研发中心。在旅游业方面,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整合,通过统一规划和联合推广,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在物流领域,共同规划建设智能综合物流园区和改善交通网络,在南平、衢州等地合作建设综合物流园区;通过建立物流合作联盟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优化,强化了区域物流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三)做大中心城市和优化城镇体系,提高城市节点人口吸引力,减缓人口外流趋势
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生产活动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人口增长就意味着存在发展潜力,而人口流失就意味着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城市是聚集人口的主要载体,是人口格局的“压舱石”,稳定人口首先要稳定城镇人口。区域协同发展尤其要注重大城市的作用,大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创新策源地和资源配置中心,做大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有助于促进全区域的产业分工协调。要明确中心城市定位与功能,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提升各类城镇节点的功能和承载力。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加强县城的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鼓励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提升县城的人口集聚效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特色小镇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小城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美丽宜居的小城镇。

 

推动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促进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区域合作要由组织来推动,缺乏组织的合作必然是松散的和不可持续的。建议在四省省政府的指导下,成立闽浙赣皖交界区域发展协同机构,负责协调区域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等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域合作可持续的根本是各地区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必须探索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在产业合作、项目共建等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通过税收分成、资源共享、股权合作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经济合作的基础是产业协同,而产业协同的基础是要素市场一体化。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建立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探索土地资源的跨区域统筹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
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的交通设施网密度还不够高,物流效率和通畅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加强四省交界城镇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减少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在交界区域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整合铁路、公路、客运、货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例如,建设集高铁站、长途汽车站、货运站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实现人流、物流的高效换乘和转运。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保障交界区域产业发展的能源供应。例如,合作建设跨区域的输变电工程,优化电网布局,提高供电可靠性;合作推进5G网络基站建设,在交界区的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优先覆盖5G网络;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建设,促进交界区域的智能制造、智慧旅游等产业发展。

(三)加强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区域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
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区域交错分布着黄山山脉、武夷山脉、仙霞岭山脉、怀玉山脉、衢江、新安江、信江、闽江等名山大川,孕育出绝世自然风光,区域内南孔儒学、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宋明理学、徽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旅游资源分散、各地打独斗和景区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旅游资源IP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要发挥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的作用,通过制定总体方案、合作协议及推出经典旅游线路等活动,提升协作区的品牌影响力,形成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近年来,衢(州)黄(山)南(平)饶(上饶)共同打造“联盟花园”的合作模式,就是进行旅游深度合作的有益探索;此外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区域民间艺术节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了四地间的文化交流。

(四)加强闽浙赣皖交界区域生态领域多方面的合作
浙赣皖交界区域的生态合作可有效应对森林火灾、病虫害跨区域蔓延以及跨界水污染等问题,增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确保珍稀物种栖息地的安全,守护这一区域独特而珍贵的自然生态遗产,促进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验,建立高层级协调会议制度,完善生态保护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制定政策规划,如依托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七市联合制定总体方案与合作协议;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扩大补偿范围和力度,推广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的生态合作模式,激励交界区域各地积极投身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整合四省交界区域监测资源,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高监测准确性和时效性;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如信江流域省际边界上下游联合执法行动,打击跨界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有效地维护了区域生态安全。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借鉴推广“95 联盟大道”串联景区促进文旅消费提质扩容的模式;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新兴产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