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伟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院博士生
导读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监管
●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面临的挑战
● 对在埃塞俄比亚的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的启示
埃塞俄比亚是非盟总部所在地、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经济体,也是金砖集团的新晋成员。埃塞俄比亚过去曾一度被称为非洲之角稳定之锚,但近年来随着政党更迭,提格雷内部冲突爆发,小规模武装冲突不断,安全形势一直不容乐观,2020年~2022年,埃塞俄比亚武装暴力造成死亡人数共计18665人。自1990年以来,埃塞俄比亚政府放开对安保行业的国家垄断,允许设立私营安保公司,但并未就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形成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对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发展的规制依然存在一定局限。而与此同时,埃塞俄比亚政府奉行经济外交政策,着重吸引来自中国的企业前往埃塞俄比亚投资兴业。目前,中国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工程承包方和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因此,研究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规制现状与挑战有助于在埃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防范风险,更好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前现代时期、海尔塞拉西皇帝时期、德尔格军政府时期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时期。在前现代时期,埃塞俄比亚当地社群或集体通过聘用Zebegna(在埃塞俄比亚当地语言中指安全警卫人员)的方式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沿用至今。在海尔塞拉西皇帝统治时期,早期的私营安保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相继设立。埃塞俄比亚的第一家私营安保公司是一家意大利公司,名为“Securicor”。在德尔格军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私营安保公司未能继续存在。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主要是在民主共和国时期。1991年,德尔格军政府被推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受当时冷战结束的影响,埃塞俄比亚国内经历了一批私有化浪潮。与此同时,联邦政府推行复员计划,大量削减军事力量,很多退伍军人由于失业而转向私营安保行业。这一阶段的客观环境变化为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例如,1992 年成立的“Tila”私营安保公司就是由德尔格政府垮台后复员的前军官创立的。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埃塞俄比亚国内犯罪率上升,有组织犯罪、抢劫等犯罪活动有所增加,而埃塞俄比亚国内的执法机构特别是警方在预防和调查这些犯罪活动方面的能力极其有限。因此,犯罪率上升和警务能力有限也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发展扩张。在这一时期,埃塞俄比亚出现了Sebhatu、Lijochu、Dejen等几家私营安保公司,随后Agar、Lion、Trust、Nisir、Selam、Walta、Securicor、ABC等私营安保公司也得以成立和发展。
根据埃塞俄比亚联邦警察委员会的官方报告,埃塞俄比亚国内目前有超过335家私营安保公司,其中大多数属于中小型私营安保公司。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雇佣超过20万名安保人员,私营安保公司雇用安保人员规模从50名~12000多名不等。埃塞俄比亚最大的私营安保公司是Commercial Nominees,拥有约 12000 名员工,其次是Agar私营安保公司,拥有约 8000名员工,接下来依次是Selam(约3500名员工)、Trust(约3000名员工)和 Lion(约2900名员工)。这些私营安保公司都是由埃塞俄比亚人拥有和经营的,外国公民或组织不得在埃塞俄比亚拥有或经营私营保安公司。埃塞俄比亚的私营保安公司由军队、警察和安全部门的前任和退休成员主导。大型私营安保公司主要在埃塞俄比亚的主要城市和城镇开展业务。在亚的斯亚贝巴的私营保安公司的比例最高(82.3%)。由此可见,私营安保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主要由埃塞俄比亚本土公司经营,在主要的城市、城镇提供安保服务,且主要由过去的退伍军人组成。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的监管
埃塞俄比亚迄今并未对私营安保行业进行专门立法,这导致立法层面对私营安保公司的监管存在空白。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公司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只能借助于其他法律依据。例如,《埃塞俄比亚联邦警署成立公告》第6条第28款规定了联邦警署的职责,包括为有意愿提供安保服务的私营机构颁发许可证。联邦警署曾就私营安保公司的监管颁布第2011/01号工作指南,对私营安保行业的培训等提供相关指导意见。
埃塞俄比亚国内有关私营安保公司的监管机关主要是联邦总检察长和联邦警署。在联邦政府层面,联邦总检察长承担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埃塞俄比亚联邦警署作为执法机关,其职责包括为希望提供安保服务的私营机构颁发许可证。此外,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公司的注册、营业执照的颁发、税务等系列活动受埃塞俄比亚贸工部监管。根据埃塞俄比亚2008年的贸易公告(The Ethiopian Trade proclamation No. 020/2/6056/2008 ),贸工部有权在联邦管辖范围内许可和注册任何商业活动。在违反商业道德和监管法律的情况下,贸工部有权取消或暂停私营安保公司的许可。私营安保公司在埃塞俄比亚的设立需要获得由联邦警署签发的特殊许可证作为先行条件,在获得联邦警署签发的许可证后,再向贸工部申请获得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每两年更新。
埃塞俄比亚境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私营安保行业,但是埃塞俄比亚在立法、执法方面并未出台用于规制私营安保行业的法律规章制度,形成了立法上的空白。虽然埃塞俄比亚的私营安保公司受到贸工部、联邦警署和联邦总检察长的监管,但上述机关都没有制定有关私营安保行业监管的具体行政法规。这样就造成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难以形成统一的质量规范,进而影响私营安保行业的专业程度和服务质量。
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埃塞俄比亚对私营安保行业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管框架,私营安保服务提供商难以受到有效监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私营安保行业的服务质量。目前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有限、法律制度不完善、侵犯安保人员权益的现象普遍。
(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私营安保行业要求一定程度上的专业知识技能。但目前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和标准,导致私营安保提供商及其员工难以获得高质量的培训,以确保安保人员可以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根据《埃塞俄比亚劳动法》第92条第3款,雇主必须“为工人提供防护设备和其他材料,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然而,埃塞俄比亚的现有做法表明,安保人员大部分都没有经过足够的培训。由于安保人员不熟悉使用所携带的安全设备,这很容易造成意外伤害。例如,埃塞俄比亚官方文件显示,埃塞俄比亚曾多次发生私营安保公司的安保人员因不当使用枪支武器伤害自己和其他无辜的人员的事例。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7年,当时一家银行的首席安全经理和他的一名下属被一名安保人员杀害,其他安保人员还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还有许多安保人员因不当使用枪支而入狱或失去工作。这是由于私营安保公司没有对安保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对本地人的准入门槛较低,这导致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缺乏专业精神。例如,目前任何拥有学位或文凭的人都可以注册并获得成立安保公司和从事安全相关任务的执照。事实上,埃塞俄比亚的大多数私营安保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因为私营安保行业被视为低级工作,除了身体素质外,不需要任何专业或技能。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
埃塞俄比亚联邦政府在《2020年国家犯罪预防战略》中将私营安保机构视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要合作伙伴,但是埃塞俄比亚私营保安公司的合法性来源基于联邦法规。由于地方州政府没有为私营安保公司发放牌照的权限,这导致部分获得联邦许可的私营安保公司无法在地方州政府的管辖区域内运营,除非它们从相关区域办事处获得额外的许可证。
此外,涉及私营安保公司的法律制度存在漏洞,例如有关枪支管理的法规。埃塞俄比亚第1177/2020号《枪支管理和控制公告》授权联邦警署为法人颁发枪支许可证。但《联邦警察指南》禁止私营安保公司的员工携带枪支。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公司获得枪支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其雇主或招聘组织向埃塞俄比亚联邦警察委员会或授权的地区警察委员会提出请求。由于枪支稀缺,委员会通常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这就导致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人员的枪支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这一限制使私营保安公司的员工处于危险之中,因为他们偶尔会遇到配备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劫匪。由于缺乏必需的防护设备,许多私营安保公司的安保人员在劫匪的袭击下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
(三)侵犯安保人员权益的现象普遍
埃塞俄比亚的私营安保公司很多存在侵犯安保人员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克扣安保人员工资、强迫安保人员从事与安保业务无关的工作以及随意延长安保人员工作时间等。埃塞俄比亚大多数私营安保公司为安保人员支付的工资很低,不足以安保人员养家糊口。目前埃塞俄比亚安保人员工资从每月1700比尔到 2500比尔不等,而在贫民窟地区租一个房间每月就需要2000~3000比尔。另一方面,私营安保公司普遍克扣安保人员工资,克扣比例甚至达到工资的一半。例如,在一个典型案例中,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客户同意私营安保公司按照每月7500比尔向每位安保人员支付工资,而私营安保公司向安保人员实际支付的工资仅为每月3500比尔。
除了克扣工资外,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存在强迫安保人员从事安保之外的其他工作的普遍现象,包括为客户接听电话、卸货、递送邮件和归档文件等。如果安保人员拒绝,客户将向安保人员所属的私营安保公司投诉。此外随意延长安保人员工作时间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埃塞俄比亚第1156/2019号《劳工公告》规定,员工的最长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但埃塞俄比亚私营保安公司的大多数员工每天工作都会超过8小时。这样安保人员会因疲劳而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看守的财产处于高风险中。
对在埃塞俄比亚的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的启示
埃塞俄比亚是中国企业出海非洲的重要支点国家。但埃塞俄比亚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给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在2021年~2022年期间,我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发布7次安全局势预警。目前有大量中国人长驻埃塞俄比亚经商或投资,主要居住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及周边地区德雷达瓦市和其它的大城市等。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就需要利用私营安保公司的安保服务。
根据埃塞俄比亚投资署发布的负面清单制度,安保服务被列为仅向埃塞俄比亚本地人开放的行业。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行业目前并不向外国投资者与企业开放经营。因此,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就需要利用埃塞俄比亚当地的私营安保公司提供的服务。在利用当地私营安保公司的服务时,必须了解当地私营安保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了解私营安保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当地的局限性。埃塞俄比亚私营安保公司数量较多,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管框架而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情况。因此,在埃塞俄比亚的中资企业和中方人员应当谨慎选择具有专业化背景的私营安保公司,并且与之签署符合当地劳动法规的安保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