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标志?这是2012年“中国梦”提出来后国内外的广泛疑问。丝绸之路的复兴就是主要标志。一年后,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提出,就是路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是欧亚非文明的共同复兴,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一带一路解决的不仅是中国的发展问题,更是帮助世界解决人类公共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后,存在“内热外冷”的现象——国内热,沿线内陆省份纷纷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大机遇,而沿线国家冷热不一,多半只是感兴趣,又苦于不知一带一路是什么,怎么做,普遍指望从中国那里拿好处。两年来的国内外调研,笔者深切认识到,要克服这种内热外冷现象,首先必须减少国内种种认知误区。
五大误区
1.一带一路≠走出去
绝大多数企业将一带一路等同于走出去,把走出去的目标集中在沿线64个国家。其实,一带一路不只是产品、企业、投资走出去,服务、标准也应走出去,而且还要“走进去”——关键是产能、服务要走进去,走进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一带一路也非转移所谓的过剩产能,本质上是国际产能合作,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建造”(built by China)。原来我们想法子把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规则实现中国化,现在是将中国技术、规则当地化,将中国企业内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比如华为手机将来是“欧洲生产,欧洲消费”“中亚生产,中亚消费”⋯⋯不少沿线国家尚没有完善的法律规范,我们还要帮助当地立法或制订行业标准,更好实施法律对接、标准对接。
2.一带一路﹢≠﹢一带一路
国内有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错误认识,变成所谓的“两带一路”,也有所谓“互联网﹢一带一路”的提法,其实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是互联互通,已经包含互联网,是信息丝绸之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所代表的互联互通,各环节都渗透了“互联网﹢”。建设一带一路,一定要体现“一带一路﹢”思想——以一带一路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而非“﹢一带一路”——顶着一带一路的帽子,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3.一带一路≠中国全方位开放
一带一路并非新开放战略,而是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一带一路翻开对外开放战略历史新篇章。从开放的内涵上来讲: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从开放的广度上来讲: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开放的深度上来讲,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带一路与4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一同构成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因此不能简单与中国新开放战略划等号。
4.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虽然我们为了怕引发外界猜疑,不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法,改用“一带一路倡议”,但一带一路还真地不只是倡议,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战略,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还是中国提供给国际社会的国际公共产品。
5.一带一路≠对外援助
许多人将一带一路当做对外投资或援助,担心四处撒钱是否划算,是否引发债务危机,毕竟国内还有许多要用钱的地方:扶贫、设施改造等。其实,一带一路并非对外援助,其提出从国内背景说,是为了解决改革开放两大问题:解决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以及全球化效应递减问题,因此也标志着中国从融入到塑造全球化,从向世界开放到世界向中国开放的态势转变。从国际背景说,是中国塑造欧亚一体化,巩固大周边依托,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同时也表明美式全球化一是“玩不动”:全球范围的全球化难在,区域性合作安排成为主流。WTO的衰落与(R/B)FTA、BIT的兴起就是明证;二是“不想玩”:TPP+TTIP=EBC(everyone but China),指责中国“搭便车”就是典型表现。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西方购买“中国制造”的能力急剧下降所导致的中国产能过剩。金融危机爆发迫使中国发掘一带一路新市场,转移优质富裕产能。一带一路的市场机遇正在于人口与产出的巨大反差——63% vs. 29%:一带一路沿线65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63%,产出却只占世界的29%,而中国GDP超过沿线国家总和一半,是128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能够玩转一带一路。
中国是学习型大国,一带一路是干中学,学中干,中国受益于西方的工业化,中国有责任把学到的东西跟周边发展中国家分享,所以一带一路也是学习效益的体现。总结两年来国内外的一带一路认识与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历史与未来:从丝绸之路的文明割裂带到文明融合
首先,通过回顾历史,从认识论上,我们验证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合法性。早在2000以前,欧亚大陆就通过丝绸之路连接在了一起,极大地促进了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其次,通过立足现在,我们证明了一带一路的现实合理性。因为就国内而言,我国国内的互联互通已经完成,为其提供了良好基础;就沿线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激发了他们独立自强的斗志、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愿望,这种后发国家所共享的价值观超越了曾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就区域而言,一带一路的建设通过各国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可以弥补亚洲基础设施的巨大缺口。最后,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光明。尽管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国家是文明的断裂带,但是在断裂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文明的融合。风险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机遇也切实存在。
现实合理性:
合作产生的世界公共产品
第二是现实的合理性,因为亚洲基础设施有巨大缺口,一带一路需要中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一起合作提供公共产品,这才是中国一带一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一带一路是虚实结合,是山水画还是油画?不是简单的倡议,是愿景和行动;它也是内外结合,国内学者提到了4个经济走廊和一个海上战略支点,在国际层面上有6个经济走廊。一带一路重新认识世界,走进世界,改变自己更好走向世界,我们改造世界的同时也被世界重新改造。
未来走向:
不是千万级别国家的崛起
第三是实质、未来是如何走向?有很多人质疑是地缘政治还是地缘经济、还是创业等等。不要用近代化西方话语体系来理解一带一路,有学者质疑了一带一路,认为从历史上大国崛起来看,一带一路是大国崛起的表现,并与历史上的荷兰、日本、英国等崛起进行了比较,这引起了我们激烈的讨论。中国学者认为,首先,中国的复兴所涉及的不是仅是一个国家的复兴,更是文明的复兴,所以不能运用大国崛起逻辑;其次,中国的崛起规模巨大,是几十亿级的崛起,是个文明的复兴,跟以前千万级的崛起不能相提并论;最后,一带一路所涉及和解决的,远不是中国单个国家的发展问题,更是全球性的,比如环境、资源、文明等等问题,是解决全世界公共问题的手段。
合作机制:
地方城市和国家的创新合作
最后,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主要可以在地区国别和专业领域两个方面展开。地方政府、地方城市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波兰学者通过列举成都罗兹和波兰之间容欧铁路的交流合作,表明了地方城市如何进行外事外交;台湾教授则从能源领域分析,如何通过进行两岸合作,并以此带动更广泛的东亚地区合作。
总之,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就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动力。正如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一位阿拉伯学者感慨的:多少年来,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输出军火与动荡,为了攫取石油,只有中国带来经济发展合作倡议,我们求之不得!这就代表了世界的一带一路心声吧。近期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纷纷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通过战略对接、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等途径,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发展,体现一带一路切实进展!
作为一带一路落实在地区合作框架的写照,10+1与16+1可谓一路、一带的两个样板。1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完成,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11月24日,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中国政府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
个案研究:“16+1”合作成为一带一路样板房
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机制)2015年11月24~25日在苏州举行。这是中方首次举办领导人会晤。“16+1合作”可以说是继中国–东盟“10+1”合作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成功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16+1合作”的层次、意义又得到了提升,即将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就是明证。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1/4,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宽了沿线国家的企业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
第四次“16+1合作”的主题是“新动力、新平台、新引擎”,新从何来?
新动力:投资贸易是“16+1合作”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如今又拓展到跨境电商领域,考虑设立的虚拟16+1技术转移中心,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增强了“16+1合作”成色。16个中东欧国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5个是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此次苏州会晤,奥地利、希腊首次成为观察员国。可见“16+1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未来意大利南部也很希望参与进来。因此所谓新动力不只是体现在新增长点方面,也体现在新领域、新成员方面。
新平台:在近年相继推出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4大伙伴等中欧关系大框架下,16+1合作获得了新的合法性:不仅不是原先欧盟担心的对欧分而治之,反而是帮助增强欧洲区域融合的新平,集中反映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上。跟原先“16+1合作”着眼于中国投资中东欧国家不同,如今金融合作双向推动,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这是继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后中欧金融合作的又一壮举。
新引擎:互联互通、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最近开通的苏满欧,使中欧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组建16+1物流合作联合会呼之欲出。波兰的罗兹市在成都市设办事处,成都与波兰签教育合作协定,创新了地方外交,提升了地方合作水平。中国的地方与中东欧国家正在形成科学合理分工的体系,比如保加利亚是“16+1合作”农业协调国,匈牙利是旅游协调国,塞尔维亚是基础设施协调国等,使“16+1合作”更具活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合作”新引擎。
可见,“16+1合作”的强化充分体现在一带一路提倡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五通”领域,体现在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对接等抓手。“16+1合作”中期规划将涵盖经济合作,互联互通、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金融、农林与质检、科研创新环保、文化教育青年体育旅游卫生、地方合作,真正体现中欧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句话,“16+1合作”成为中欧关系新亮点,成为一带一路的样板房。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