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美欧金融动荡与中国应对策略

美欧金融动荡与中国应对策略

深入、客观考察历史证据就会排除金融自由化诱惑,就会发现美国实施罗斯福法规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市场稳定繁荣。中国面对全球危机特殊时期世界普遍存在的现实风险,应该对中国改革特有的试点宝贵经验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涉及广泛提议、科学试验、民主评估和谨慎推广等方面的完善制度,科学地探索出真正符合民众长远利益的各种政策方案。

 

文|杨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罗斯福改革回归与美国民主制度弊端

2016年7月,美国大选中出现了震撼政坛的大事,民主、共和两党都将恢复罗斯福改革写入了大选纲领。恢复罗斯福改革的主张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共鸣并深得民心,桑德斯讲演中提到恢复罗斯福改革时,就会赢得热烈的掌声。尽管华尔街人士在主流媒体上仍然恶毒诅咒罗斯福改革,两党政客却不得不顺应民意潮流以免失去大量选票。民主党全国选举委员会一致投票赞成将恢复罗斯福改革写入党纲,通常反对政府干预的共和党也称罗斯福法规是合理的、有益的政府监管。

罗斯福法规从被废除到重返政坛,暴露出美国政治制度弊端,具有不民主、不科学、易受腐败操纵、危害巨大等特点。美国多次民调都显示70%的人认为现行体制是为少数富豪服务的,议案的提出、获得支持和通过需要靠大量金钱铺路。大财团提供竞选捐款和国会游说经费,目的是谋取巨额回报。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游说废除罗斯福的金融监管法案,还故意采用繁琐冗长的新法案搞晕议员等欺骗方法,议员、民众无法评估议案的实际效果,因为没有科学的试点制度。

社会经济制度的试验、评估和推广权力掌握在大财团手中,只要有利可图,无论是否损害社会利益都无关紧要。只有当弊端长期积累并导致了类似大萧条的灾难时,才能动员起足够的民众力量克服垄断财团的激烈反对,推动限制资本贪婪和维护民众利益的社会经济制度改革。随着岁月流逝和记忆淡忘,资本贪婪又会卷土重来,废除类似罗斯福法规那样曾卓有成效维护民众利益的改革,再次给民众带来完全可以避免的巨大痛苦。美国曾提议废除罗斯福监管法规的国会议员,正捶胸顿足表示忏悔显示出他并未经过深思熟虑,并不知道自己提议的后果,而是在听了游说下作出的草率决定,他表示将支持恢复罗斯福改革,但却难以挽回民众的巨大损失。

美国的民主制度弊端隐藏着巨大的换届政治风险,由于民众不能充分知道不同候选人政策主张的实际效果,因而在经济危机紧要关头只能冒着很大政治风险,选择自己认为相对可靠的新领导人和新的政策主张,这种换届政治风险可能意味着罗斯福的喜剧或希特勒的悲剧,两者之间仿佛存在着天堂或地狱之别的强烈反差。

多年来美欧政治家不断抨击民粹主义而漠视民众痛苦,结果美欧各国大选都面临着极右翼政治家上台的换届风险,即使不是希特勒上台也意味着排外主义、种族主义盛行,美国的特朗普、法国的勒庞、意大利的五星运动等都是典型例证。回想当年希特勒上台曾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美欧无论是超级富豪还是普通民众都深感惶恐不安。

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都围绕着为维护资本的自由和积极性服务。但是,到了大萧条前夕,华尔街利用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巨额信贷,借助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酿造了空前股市泡沫,股市泡沫崩盘后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胡佛维护华尔街的创新而不愿意进行维护社会利益的探索创新,坐视大股灾连锁反应扩散四年并最终酿成了大萧条。

罗斯福意识到了问题在于华尔街利用银行信贷无止境催生泡沫膨胀,所以,立法严格区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与虚拟投机的界限,严禁美联储和商业银行向投机交易提供信贷和票据贴现,迫使投机交易无法利用借贷加杠杆扩大泡沫。虚拟金融投机不创造价值还掠夺价值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罗斯福遏制投机的金融改革效果良好并没有任何副作用,还配合罗斯福的刺激经济和建立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帮助美国经济逐步缓解并最终克服了大萧条。美国社会各界有受惠于罗斯福改革战胜大萧条的经历,当前美国再次面对大萧条阴影回归自然希望恢复昔日法宝。但是,美国即使在国内实行罗斯福法规时却在海外推荐相反政策,今天美国正发动世界金融大战的背景下肯定会故伎重演。

 

 美国发动世界金融大战重点遏制中国

1999年美国在华尔街的不懈努力下废除了罗斯福监管法规,央行和商业银行信贷再次催生了空前的资产泡沫,金融衍生品泡沫膨胀了60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济的数十倍,短短数年就爆发了网络泡沫危机、次贷危机和当前危机。美国先是重点向欧洲输出各种次贷有毒证券,导致欧洲银行体系深深陷入金融危机,2008年危机以来美联储又打着国际协调货币政策的幌子,误导各国央行发放天量信贷刺激资产泡沫,还胁迫各国开放资本账户管制和跨境自由流动,帮助国际资本获取投机暴利,通过“剪羊毛”掠夺财富,致使2008年曾经帮助美欧挽救危机的新兴国家,也深深陷入资产泡沫并变成了当前全球危机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美国正从发动局部金融战争转向发动世界金融大战,华尔街不会放过任何掠夺各国财富的机会。

中国作为美国的头号国际对手在全球金融大战中首当其冲。2016年初华尔街同步操作全球股市发生的暴跌中,中国股市跌幅领先全球也说明遭到了美国的重点打击。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全方位软战争的立体攻势,涉及到政治、经济、金融、外交、舆论等诸多方面,其中金融攻击被视为针对中国薄弱环节的突破口。

2015年中国爆发大股灾,遭受了美国金融战的沉重打击。美国还趁势在南海发动了猖狂的军事施压攻势,公然派遣航母进入南沙群岛领海范围明目张胆挑衅。美国同时还在香港发动了占领中环事件的颜色革命攻势,表明金融战得手就会鼓舞美国的全方位对华施压嚣张气焰。索罗斯称美国最害怕的就是中俄结盟,最希望的就是金融自由和更多的金融自由。由此可见,中国应将防范金融战争放在全盘战略的突出位置。

经济困难时期领导人换届对东西方国家都意味着巨大风险。美国曾看准前苏联领导人换届是格外脆弱的特殊时期,采取了特殊措施加剧前苏联经济困难并误导改革。2016年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曾明确说,南海军事施压,仅仅是美国遏制中国宏大计划的冰山一角,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攻势会齐头并进,最终寄希望于中国像苏联那样效仿美国民主模式,这样就能利用换届政治风险与经济改革风险相互共振诱发内部崩溃。

今天美国正利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积极推动政权更迭,已经在巴西、阿根廷等国成功扶植了亲美政权上台。2016年7月里根时期的助理财政部长罗伯特撰文称,一位位高权重的上司披露美国重点收买欧盟领导人,已经用成堆的钱买下了他们并迫使其听命于美国。这样做比分别收买各个欧洲国家要便宜得多,难怪欧洲国家紧跟美国打击利比亚、叙利亚,民众却只能忍受难民涌入、恐怖袭击频繁等灾难恶果。

我2000年撰写的《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一书中,提出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只点厨师而不点菜的弊端,是易于受资本操纵而无法给民众带来实惠的虚假民主。中国必须敢于探索超越西方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建立社会制度创新和改革开放的“科学民主实验室”,通过有控制的科学试验和民主评估消除政治、经济风险,建立民众既能点厨师也能点喜欢的菜的实惠民主,而且还能通过科学试验源源不断试制出各种新菜,选择有经验的可靠厨师按照民众意愿、口味做菜。

历史上缺乏科学试点制度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屡见不鲜。当年毛泽东同志通过实践摸索出成功的军事路线,王明掌权后轻率抛弃导致了党内斗争和军事失败。倘若党内建立制度确保不同思路必须有实践检验,就能避免激烈的党内斗争和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

大跃进时期倘若先对不同的思路进行局部试点,就能发现土法炼钢不可行而动员群众兴修水利可行,这样就能扬弃错误做法并保留正确做法,避免经济损失,更重要是可以帮助党内统一认识并避免分歧、斗争的重大损失。

大萧条时期德国魏玛政府未能及时开展各种政策试验,总是担心政府财力不足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结果坐视失业蔓延、社会动荡和希特勒上台,说明西方的民主制度在重大危机转折关头,不仅难以确保正确的选择还可能带来大灾难,当前美欧大选中极右翼政党异军突起也说明这一危险。

当年戈尔巴乔夫面对经济改革的历史转折关头,没有对不同改革思路展开充分的科学试验探索,而是盲目地听从美国所谓权威经济专家的意见,只准备实施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方案,遇到现实阻力后又转向了风险更大的政治改革,误以为民主投票就能够保证改革路线的正确性,结果带来了国家解体和经济崩溃的巨大灾难。

 

 建立改革开放的科学试验与民主评估制度

中国面对全球危机特殊时期世界普遍存在的现实风险,应该对中国改革特有的试点宝贵经验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立涉及广泛提议、科学试验、民主评估和谨慎推广等方面的完善制度,科学地探索出真正符合民众长远利益的各种政策方案。

中国应该重视美国政治制度无法鉴别议案实际效果的弊端,考虑在现有的人大、政协制度基础上,依据科学的民主原则,建立社会制度创新综合试点研究机构与评估效果机构,不仅人大、政协而且社会各阶层都能参与试验提案和民主评估,这种广泛参与不会影响政府行政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科学真理一般无法通过权威或民众投票来决定,客观复杂性和认识局限性往往使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必须先有制度创新的科学试验和客观评估,然后由人大、政协和民众在充分了解实情的基础上投票,才能确保投票真正符合客观规律和民众长远利益。

中国在局部科学试验与民主评估过程中,能够持续地同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民主协商、沟通,比较西方一次性投票风险更小、更反映民意。广大民众知道自己通过亲身参与的反复探索过程,迟早会寻找到令各社会群体都感到满意的政策方案,那么,美国的虚假民主和普世价值就会从根本上丧失煽动政治动荡的影响力。

无论在平时或在面临经济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都应鼓励广大民众、专家提出制度创新的多种不同思路,经过专家汇总、归纳为几种主要的不同思路方案,这样让国内外、党内外的不同思路都能获得试点实践机会,有利于防止分歧、斗争和错失重要制度创新机遇。

综合试点研究机构应更多吸收学者、民众代表意见,以防止现有利益格局束缚改革思路的想象空间,评估机构应更多吸收经验丰富的官员、离退休老同志,借鉴当年中央顾问委员会防止换届领导人犯错误的经验,确保即使选择了不成熟的领导人也不会冒然推广错误改革路线。这样有利于维护领导人和政策方针的权威性,促使媒体能够充分客观报道不同的建设性意见,既能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又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在改革试点的提议阶段和效果评估阶段,都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征求民众意见,包括不同范围相关社会群体的反复沟通、投票、协商,这样确保民众在充分了解政策效果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就能赋予民众探索试制新菜和直接点菜的权力。西方国家的民众不仅无法了解实际的政策效果,还由于代价太高难以对具体政策进行公投,往往被迫由接受钱权交易达成的损害民众利益的政策。

中国对少数人的另类思路或错误思路也应提供试验机会,这样犯错误也有提供宝贵知识和防止损失的重要意义,还应长期保留小规模试点以免人们遗忘后重犯错误。

中国应建立社会制度创新的综合试验和研究机构,应该首先对不同思路的现有历史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对有重大成功实践的思路优先试点并继续完善,对有重大失败教训的思路可谨慎试点但不可推广,目的是弄清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相关危害。

罗斯福的金融改革有着七十多年成功实践的历史,伴随着美国度过了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的困难时期,还创造了二战后数十年平稳增长的经济繁荣,因此,中国应将借鉴罗斯福的成功改革作为试点、推广的重点。

当前美欧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思路,曾在1920年代和近代的智利、日本、东南亚国家,有充分的历史实践检验证据和反复诱发金融危机的失败教训,因此,只能进行弄清失败原因的有控制局部试点。

更为关键的是,新自由主义和金融自由化的一整套政策方案,诞生于美国公开制订世界经济有控制解体战略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流媒体虽然蓄意回避但有公开的权威文献,记载有关于故意诱发负增长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大量证据,我的新著《金融软战争—当心股票、存款横遭劫掠》对此有详细论述。

深入了解这一战略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都有重大的价值,有利于理解美国为何蓄意扶植基地恐怖组织等诡异行为,有利于认清美国推荐的经济形势判断、政策建议及其背后的战略动机,有利于避免购买数千亿两房债券、巨亏的金融衍生品等重大损失。前苏联安全部门曾认为这些公开信息不属于情报,结果因忽视其重要性导致了完全可以避免的解体灾难。

中国建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创新综合试验与研究机构,应该吸收国家安全专家首先甄别现有的客观历史证据,对于曾经造成重大社会灾难代价的改革思路,即使有着西方权威机构、专家的鼎力推荐和资助,也不能冒然推广而只能进行弄清危害的局部试验,而且还应防范美国提供巨大的腐败诱惑推动这类改革。

中国通过改革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能避免大股灾损失。社会制度创新的试点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历史证据,就会发现罗斯福金融改革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并未妨碍股市发展反而创造了长期空前繁荣的大牛市,而且实体经济顺利发展支持了赢得二战胜利和战后经济繁荣,就会将罗斯福的股市改革作为试点、推广的重点,就既能实现股市繁荣又能避免数十万亿元大股灾损失。倘若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改革开放的科学试验和民主评估制度,就能避免大股灾损害有关部门、政策方针和媒体的声望。

历史证据表明,废除罗斯福法规后的美欧金融模式,央行、商业银行资金像大萧条前夕一样流入金融投机领域,短短数年就迅速催生了股市、楼市和金融衍生品等各种惊人泡沫,酿成了网络泡沫危机、次贷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动荡。

当年罗斯福禁止了股指期货和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品,保留少数大宗商品期货,但限制投机规模不超过避险需求,还禁止高盛等华尔街投行进入商品期货市场,促使商品期货市场平稳运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20世纪末华尔街通过贿赂监管部门挤进了商品期货市场,导致了能源、原料、粮食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剧烈波动,金融衍生品规模膨胀超过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十多倍。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以试点、推广罗斯福的成功经验为主,而当前美欧模式仅仅作为弄清失败原因的小规模试验,就不会冒然推广曾导致大萧条灾难的融资融券,也不会允许股指期货、商品期货投机规模的过度膨胀,超过股市交易和相关商品产量五倍到数百倍以上,就不会开辟各种股市通和有资格境外投资者等渠道,允许华尔街投行和制造中国大股灾的美国对冲基金进入,因为依据罗斯福监管法规它们的投机行为是非法的,这样,少量试点损失反而有助于弄清当前美欧模式的弊端,坚定中国不效仿当前美欧频繁引发动荡的灾难性模式的决心。

沪港通开通与大股灾损失和资金外逃有着直接关系。大股灾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半年下降了六千多亿美元,加上四千多亿美元外贸顺差流失高达一万多亿美元,表明允许国际资本流入制造投机泡沫后中国财富大量流失。继续开通深港通、沪伦通等就会加大股灾、资金外逃风险,不仅导致实体经济的外贸顺差收入加速流失,还可能使外贸需求降低到下限,威胁实体经济正常运转。

开通深港通是为了满足摩根斯丹利国际股指公司的要求,取消股市通的额度限制以帮助华尔街谋求投机暴利,这样华尔街就能大量采取罗斯福法规严禁的办法,运用美联储、商业银行的廉价信贷疯狂制造泡沫,掠夺更多的中国财富后利用没有额度限制的股市通出逃,就仿佛允许美国为金融战争调兵遣将并携带战利品从容撤出。

倘若中国将罗斯福法规作为金融改革试点、推广的重点,就能够及时帮助前证监会领导干部增强法制观念,端正认识并防止犯下严重的贪腐、违法等错误,就能避免证监会前领导犯下内外勾结错误造成战略性失误,就能避免推出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危害巨大的措施,就能避免受到华尔街误导将资本市场全球化作为历史潮流,就能避免当前美国出现恢复罗斯福改革的新历史潮流后,陷入困惑不解、迷失方向的尴尬两难困境。

当年罗斯福曾实行严刑峻法成功遏制了华尔街投机贪婪,逮捕了曾融资刺激股市泡沫造成储户损失的大量华尔街罪犯。里根曾削弱罗斯福法规纵容投机导致了储蓄信贷银行破产,造成储户三千亿美元损失。今天美国民众面对大萧条阴影回归,呼唤恢复罗斯福法规,中国也应尽快制定本土版的罗斯福法规震慑华尔街贪婪,合理合法地拒绝美国施压中国推行自杀性金融改革,不让美国从攻击金融薄弱环节入手瓦解中国的企图得逞。

华尔街为废除罗斯福法规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买通国会.美国政府审计署(GAO)调查发现美联储暗中收买各国央行,秘密向其注资三万亿美元接近历次战争经费总和,误导其配合美联储滥发货币刺激全球资产泡沫,同时开放资本自由跨境流动帮助华尔街谋取投机暴利。由此可见,当前美国发动世界金融大战的经费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腐败收买攻势正成为金融战争、颜色革命的强大助推武器。

中国深入、客观考察历史证据就会排除金融自由化诱惑,就会发现美国实施罗斯福法规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市场稳定繁荣。二战后政府虽然频繁利用财政进行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复苏,国债占经济比重却从战后120%下降到60年代的40%,国债利息高达5%左右确保了养老金、存款的安全和高收益。

金融自由化时代各种投机的高收益是虚假的。美国的长期低利率和欧洲、日本的负利率就是明证,驱使美欧养老金、存款进入股市并蒙受了重大亏损,金融机构在享受短期高收入后承受了更多就业和收入风险。中国应借鉴罗斯福经验提供充足的高收益国债,保护养老金、民众储蓄的高收益并规避股市风险。

中国建立社会综合试点研究机构,应该吸收国家安全专家对国外建议进行专门甄别,仔细弄清国外建议往往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原理机制,评估机构还应该谨防国外通过腐败收买干扰客观评价,构筑强大反腐防火墙,及早预防和及时发现贿赂收买,通过试点科学化和评估民主化维护国家安全并防范改革风险。

罗斯福金融改革的核心: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整个社会陷入恐慌,胡佛总统挽救危机的思路是鼓励华尔街刺激股市反弹,这种做法同美联储今天刺激股市财富效应的思路相似,大银行家们虽然成功促使股市出现了几次较大反弹,但是,工业生产、就业的下滑并未好转反而每况愈下,更为严重的是从银行流入股市的巨额存款变成了坏账,引发了银行破产倒闭和民众挤兑存款的风潮。

●1933年罗斯福推出了格拉斯—斯蒂格尔金融监管法案,其思路同胡佛执政时期政策截然相反,非但不挽救泡沫反而对其釜底抽薪,非但不鼓励资金流入股市反而彻底切断了其银行融资渠道,遏制投机的同时还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实体经济,华尔街诅咒罗斯福的措施会加剧股市暴跌和经济衰退,但是,从1934年起美国经济明显复苏并增长10%左右。

罗斯福首先实施金融改革阻止银行资金流向虚拟投机,然后才推出了扩大公共投资措施并成功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投机暴利的虚假高收益误导大量资源脱实向虚。人们误以为这一法规旨在划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技术性界限,但实际上,这一法规的核心是严厉遏制虚拟投机而大力扶植实体经济,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该法规禁止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虚拟投机,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只能从事中介业务而不能自营投机交易,投机商只能用自有资本承担风险而不能借贷加杠杆,这样一方面阻止巨额存款资金流向虚拟投机,催生巨大资产泡沫并引发类似大萧条的特大危机,一方面避免了股民跟风被套损失和民众挤兑银行存款恐慌。

为何罗斯福的金融监管法规严禁银行资金流入股市,美国资本市场却反而出现了长达七十多年的繁荣稳定?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任何政府干预都会降低效率并妨碍市场恢复均衡,罗斯福监管法规如此严厉干预银行自主经营,西方主流经济学无法给予任何合理解释和理论支持。罗斯福金融改革卓有成效但却遭到大多数议员投票废止,除了华尔街收买,还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缺陷有密切关系。

●1999年美国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金融监管法案之后,美联储、商业银行信贷催生了各种资产泡沫的惊人膨胀,短短数年就爆发网络泡沫危机、次贷危机和当前金融动荡。2016年美国大选中民众表现了对经济现状的强烈不满,桑德斯浅显易懂地向民众阐述了罗斯福金融改革的意义,促使社会各界对恢复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迫使民主、共和两党都将恢复罗斯福金融改革写入大选纲领。

●2016年9月美联储迫于强大社会压力和被追究责任的担忧,也向国会建议禁止华尔街大投行进入商品期货市场,还宣称在1999年废除罗斯福法规的环境中难以防止金融动荡。偏袒华尔街的美联储作出以前难以想象的表态,表明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金法案的势头日益高涨。美国政坛的巨变正迫切呼唤着一场经济思想的革命,否则罗斯福法规即使被恢复也可能像1999年那样再度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