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一带一路 > 智利:向服务贸易便利化转变

智利:向服务贸易便利化转变

2005年签署的自贸协议更多地侧重于货物贸易,现在有必要找到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路径

文|贺乔治 智利共和国驻华大使

● 智利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开创新局面

● 协定惠及两国人民

● 从货物到服务的转变

● 结论

今天,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陷入困境,此刻回想起2005年智利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时的,我们发现那时全球贸易的形势比现在要好得多。当时亚洲与拉丁美洲间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无限的机会,而中国与拉美国家间的贸易也即将全面展开。事实上,智利与中国的自贸协定不仅仅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订的第一份自贸协定,而且还是签署的第一个国家间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之前与东盟签署过一个这样的协定)。

在此之前,智利就一直处在“横向”发展国际贸易的前沿,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在2002年与欧盟签署了自贸协定;2003年分别与美国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自贸协定对那时的中国来说是个新生事物。不过,智中两国在经济上都采取了开放政策,抓住全球化创造的机遇,尽最大可能从中获益。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并且使7亿人民摆脱了贫困。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最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到2020年它将彻底摆脱贫困。中国这样的快速发展绝非偶然,因为它从1978年就开始实行了开放政策,而这恰好与全球化浪潮几乎同时起步。

智利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目前拉美国家中最发达的国家。过去二十五年中经济平均增速接近5%,并且成功应对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人均名义收入达到了15000美金(是中国的两倍)。智利的贫困人口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39%降到了现在的10%。

智利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已经过去了12年。2017年,两国开始协商深化和加强该协定的内容,相关的谈判应当在年底前可以完成。那么这份具有创新思维的贸易协定会呈现出哪些内容?谁将从中获益最多?为什么有必要对自贸协定进行升级?谈判中会涉及到哪些事项和重大利益?在英国退出欧盟和特朗普执政美国的形势下,智利与中国的贸易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智利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开创新局面

当智利与中国间签订自贸协定的想法刚被提出时,人们的眉毛都竖起来了。智利有许多人对此持批评的态度,认为如此,智利就会被中国商品淹没,而智利却不会得到什么回报。至少有一项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智利从中国的进口每年会增加13%,而智利向中国的出口却只有3.7%。但是,智利并没有因自贸协定可能带来的挑战而退缩,而是做出了积极响应,因为政府非常清楚这样的协定恰恰是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贸易战略的。事实证明,结果的确没有令人感到失望。

该协定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对智利向中国出口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这点可以通过一些事实加以证明。仅仅一年时间,智利向中国的出口就增加了一倍,从2006年的52.55亿美元(这一年智利与中国的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增长到2007年的105.05亿美元。从2005年自贸协定签署后,两国双边贸易额增加了4倍,从80亿美元上升到310亿美元。现在中国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智利则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南美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智利间的贸易交往超过了大多数智利的邻国,虽然他们的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比智利高出很多。2016年,智利向中国的出口(170亿美元)是其向美国出口(80亿美元)的两倍多。

当然,两国间的贸易存在着一些不平衡,智利出口的大多是矿产品和农产品,而中国出口的则主要是消费品和工业品。在智利出口的商品中铜又占了最大的比重(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铜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铜的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而它的价格受全球市场的影响很大。智利对中国的出口在2013年达到了19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此后略有下降,但到2016年又开始增长,增幅为4.5%。

然而,在智利向中国出口方面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其出口产品已经呈现出多样化,从单一的商品铜到增加了更多的其它各类商品,特别是水果类产品的增加。2005年,智利出口到中国的水果只有500万美元,11年后竟然增长了240倍。2016年,中国成为智利水果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达到了12亿美元,超过了中国的邻国,比如泰国和越南,以及澳大利亚和美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而且智利销往中国市场的地中海类水果品种也非常丰富,包括樱桃(6.71亿美元)、葡萄(1.94亿美元)、蓝莓(7100万美元)、新鲜的李子(4500万美元)、杏(3500万美元)、猕猴桃(2700万美元)和苹果(1400万美元)。此外,坚果和桃很快也将销往中国,梨和柑橘类水果则正在等候中方的进口许可。

智利的水果出口商们并没有只关注一、两个品种,而是利用智利水果在质量和口味上的良好口碑和声誉,采取了不断向中国市场推出新品种的策略。

 

协定惠及两国人民

智利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水果供应国也是距离最远的一个国家,而水果又属于极易损坏和腐烂的商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其实答案很简单,也很明显。水果出口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智利在这方面有长达四十年的成功经验,它的生产商和出口商都具备非常娴熟的技巧。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出口水果时总是先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然后再将剩下的部分用于出口。但智利的做法与他们完全不同,由于其自身市场规模较小,因此它在生产的最初阶段就将着眼点放在了国际市场上并做出相应的规划。它在种植每一种水果时都会考虑到其今后将销往哪个国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收获、包装、运输、冷藏和在最终市场的分销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大多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完成。

集装箱运输技术的进步也使水果从智利运往中国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平均只需要约三十天的时间);而冷藏技术则使水果(以及其它食品)在跨越太平洋的运输途中保存完好。对于一些高价值的产品,智利的生产商们已经很清楚中国的消费者们更青睐新鲜的水果,因此如果将它们装瓶、冷冻或者压榨成果汁是不能让它们增值的,必须第一时间让鲜果本身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或者销售商的仓库里。

类似的技术也已应用于智利已经打入中国市场的其它食品。毫无疑问,红酒也是智利的旗舰产品。2016年中国成为智利瓶装酒最大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7亿美元。智利也成了中国的第三大红酒进口国,仅排在法国和澳大利亚之后。在肉类方面,鸡肉、牛肉和火鸡的出口都表现不错,猪肉是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肉类,2016年它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出人意外地达到了1.29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和南韩,使智利成为中国在猪肉方面最大的进口国。海鲜食品也不甘落后,特别是三文鱼,作为中国市场的一种新产品,销量非常好。2016年,智利销往中国的食品共计17.99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47%。

自贸协定带给智利许多好处,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在智利,许多中国企业为其生产的手机、电脑、汽车、珠宝和办公设备找到了市场,比如华为、奇瑞和其它企业。与此同时,智利的百货连锁店,比如Falabella, Ripley 和 Almacenes Paris,也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商品,他们与数以百计的买主保持着联系。全球速卖通是阿里巴巴的一个电商平台,它已经在智利发展了成千上万忠实的电子商务客户。他们令智利邮局的常规做法完全无法承受,几乎陷入崩溃,因为这些年来邮局已经习惯了生意冷淡的局面。现在突如其来从中国发来的数百万的包裹几乎把它们淹没了,导致邮局必须对其人员安排、设备和邮寄政策进行调整。

过去几年里,针对最初签署的自贸协定又有了一些补充。服务补充协定为双边服务贸易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使使两国国民享受相同的待遇。从2014年2月14日开始,投资补充协定也被加进原自贸协定,它是对1995年签署的投资保护与促进协定的补充和完善。2015年,两国又签订了双重避税条约,现已得到双方的认可并已开始生效。

 

从货物到服务的转变

但是在智利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12年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其进行升级是很有必要的。2005年签署的自贸协定更多地侧重于货物贸易,但现在服务贸易已经变得更加重要(事实上,201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多半是由服务创造的,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一个后工业时代的重大变化),因此有必要找到让服务贸易便利化的路径。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时,双方就深化智利与中国的自贸协定达成了一致。在厘清市场准入方面的一些差异后,2017年初两国商定了各种谈判回合的时间表。它们分别在2017年4月和6月在北京举行,然后同年8月在圣地亚哥举行,最后9月底在北京进行必要的法律复核。

为了磋商上述事项,双方已经成立了几个工作组。就货物贸易而言,它们涉及到市场准入、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而在服务贸易方面,则涉及到经济技术合作、与服务贸易有关的规则和法律事务。在与服务贸易有关的规则项下,又进一步包括了竞争政策、公共采购、电子商务和环境保护等事项。

如上所述,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加强通信网络设施建设需要引起两国的高度关注。

这些年来,亚洲和南美洲之间的弱连通性一直是个问题。如果看一下覆盖地球表面的海底网络电缆图就会发现,在北大西洋地区,这样的电缆多达五十多条,可是在南太平洋区域,亚洲与南美洲之间却连一条也没有。导致从亚洲向南美洲传输声音和数据不得不绕道北美洲(反之也一样),这么做无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基于这样的现状,智利提议在中国与智利之间安装一条跨越太平洋的海底电缆。这一提议最初是在2016年1月智利电信部副部长访华时提出的,后来又正式提交给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此后这个项目进展得很快。2017年5月,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她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智利与中国的联合公报,公报中也提到了这个项目。在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期间,双方领导人又在正式交换意见时提及到此项目。2017年6月,该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下一阶段将进入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探讨其技术和商业的可行性。中国的公司曾经建设巴西跨大西洋海缆系统,即在南大西洋区域将巴西与非洲连接起来,因此他们完全有能力承接这样一个超大型项目。这条海底电缆的长度大约有20000公里,建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电缆之一。它还可以使一带一路倡议在数字层面得到延伸,因为目前该倡议仅涉及到欧亚地区,而电缆建成后就可以扩张到美洲地区。

 

结论

虽然智利与中国的自贸协定在刚签署时遭到过许多人的怀疑,但十多年之后,它已经被证明是促进两国互惠互利的得力帮手。这两个国家相距遥远,经济结构不一样,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有发展自由贸易的共识。过去25年中,智利一直坚定有序地执行这一战略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智利共与65个国家签署了24个自贸协定,是世界上签署自贸协定最多的国家。这也促使在出口迅速增长的带动下,国家经济也得以高速发展。

智利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快的增长和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它意识到国际贸易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意识到“全球化”可能会发展成“亚洲化”,也就是说,亚洲在中国的带领下将成为世界发展的引领者。智利很早就看好中国,因此早在1970年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智利也非常看好亚洲,在1994年就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当然在这方面,我们更注重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在2005年果断地与中国签署了自贸协定。(编辑: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