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机遇与担当
文 | 王志强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图片提供|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编辑 | 侯洁如
设计 | 姜灵枝
制作 | 黄硕存
导读:重庆分享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日渐凸显,折射出长江经济带的宏大变化。
● 沧海桑田的重大跨越
●城乡面貌实现历史变迁
●产业结构实现蝶变重生
●开启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征程
长江经济带以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为支撑,重庆在成渝城市群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融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我们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重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改革开放40年来,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重庆分享到了经济带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日渐凸显,折射出长江经济带的宏大变化。
沧海桑田的重大跨越
重庆市的重大跨越式变化,可以用以下一组数字来说明:
2017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万亿元,由1978年的百亿级跃升至万亿级,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60倍,年均增长10.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36.9:45.8: 17.3调整为2017年的6.9:44.1:49,非农产业比重提高了30个百分点,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增长动力由投资主导转向投资、消费、出口并驾齐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最高的128%调整到5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64.1%,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的转变。
作为西南重镇,重庆的开放动力显著增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508亿元,比1996年增长31倍,服务贸易快速成长,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23倍、274倍,2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渝投资兴业。
这得益于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内陆开放由“末端”迈向“前沿”,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6个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4个开放口岸、7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为骨干的开放平台体系,内陆自贸区和中新示范项目建设开启重庆在更高平台开放的新征程。中欧班列(重庆)成为中欧合作新范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进入国家战略,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加速完善。
城乡面貌实现历史变迁
重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欠发达阶段,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立足于“双欠”“四大”基本市情,不断探索创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观,“穷山恶水”嬗变“青山绿水”。重庆扎实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比2000年提高 24.4个百分点。加大消落区治理力度,按保留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综合治理区分类实施保护,消落区耕种面积降至2465亩,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0.2%。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夯实绿色发展本底。全面推行河长制,滚动实施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5%。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城市建成区31段黑臭河段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打赢蓝天保卫战,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3天,较开始执行新标准的2013年增加97天。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彻底扭转了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状况,告别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四小时重庆”目标实现。黄金水道功能充分发挥,航道总里程达到4472公里,“一干两支”、通江达海的航道体系基本建成,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2.08亿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形成“三环十二射多联线”网络格局,通车里程3023公里。铁路形成“一枢纽八干线”铁路网络,运营里程达到2371公里,如今正在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网、迈入高铁时代。“一大四小多通用”机场布局加快形成,江北国际机场成为枢纽型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872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投运里程264公里,建成“二环十射四横五纵”快速路网。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国家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突破山河阻隔,迈向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超大规模城市,快速崛起一批大型人口聚居区、商务集聚区和现代化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到5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743万。
产业结构实现蝶变重生
重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形成集群发展、多点支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老工业基地焕发蓬勃生机。
坚持创新核心引领。强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引进组建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超过1100个,高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持续打造低成本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发展到234.4万户。
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着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6+1”支柱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工业实现由小变大、由弱转强的嬗变,特别是直辖以来,工业投资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201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87亿元。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按照集群化高端化思路,构建起以电子信息、汽车为重点的支柱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前瞻性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4%。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构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格局,力争智能产业规模从目前3500亿元提高到7500亿元。加快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1978年的17.3%提高到49%。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2.1%。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关闭一批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完成重钢等200多家企业环保搬迁,加强非煤矿山治理,化工企业全部入园生产、污水集中处理,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制定实施产业禁投清单,有序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等资源要素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资源环境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严格政策管控,坚决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项目、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将“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项目挡在门外。完善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把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的绿色发展权重提高到30%以上。
开启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征程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重庆要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融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着力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构建内畅外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筑内陆开放高地,更好地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要功能作用。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形成绿色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到2035年,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巴渝山水“颜值”更高,历史文化名城“气质”更佳,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有机统一。
直面严峻问题挑战。环境安全问题突出,Ⅲ类及以下水质支流、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支流较多;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任务重,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市30%左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三峡库区消落区面积达247平方公里,地质灾害点多,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活财产和库区的安全;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总体偏高,全市河道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占岸线总长度的44%。绿色交通存在较大短板,三峡枢纽能力“瓶颈”制约突出,铁路网络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沿线港口码头长效监管任务重。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任重道远,重化工产业偏多;创新能力不足,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保产业发展滞缓,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环保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未能有效链接,环保产业科技研发投入仅占全市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重庆产业格局呈现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四多四少”格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度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度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必须加快推进战略性优化调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成为发展中的普遍形态。到2020年,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合并进。严守产业准入“绿色门槛”,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管控开发强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构建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激发创新源动力,着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应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引擎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航拍重庆长江风光(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