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尔之后:中俄油气合作还可以走多远
——对话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家中心专家刘贵洲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导 读
中俄油气合作最终可能形成三个最:最大基地、最大潜力、最紧密关系
2019年4月25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油国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北极LNG-2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继亚马尔LNG项目之后,中国油气企业与俄罗斯的又一重大合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和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米赫尔松见证了协议的签署。根据协议,中油国际将收购北极LNG-2项目10%的权益。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上积累的合作经验将成为后续合作的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投资》杂志就中俄油气合作前景专访了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家中心专家刘贵洲。刘贵洲曾任中国石油俄罗斯公司副总经济师,曾深入参与亚马尔LNG项目。
《中国投资》:这些年中国的天然气市场需求旺盛,中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大买家,与俄罗斯合作的亚马尔LNG项目也成为了一个众所瞩目的项目。去年这个项目已经全部投产,今年以来,有关俄罗斯新的天然气合作项目正在谈判中,因此市场非常关心这些新的机会。您觉得未来这个领域像亚马尔这样的机会还有吗?现在有哪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刘贵洲:亚马尔之所以受到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它处于北极地区,且富有油气。俄罗斯是最早在北极发现油田的国家,之后美国在阿拉斯加北坡发现油田。在整个北极地区目前已经发现了446个大型油气田,陆上有330个,海上160个,集中在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在整个北极圈有61个特大型油气田,其中俄罗斯就占了43个。其中最大的油气区就在西西伯利亚,包括亚马尔(Yamal)半岛和戈旦(Gydan)半岛,那儿简直就是一个巨型油气库。
位于戈旦半岛上的北极LNG-2 项目目前正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产能1980万吨/年,2022-2023年第一条生产线将投产。该项目循亚马尔LNG项目的建设轨迹而倍受关注——中国与俄罗斯下一步的合作可能就是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资源量比亚马尔LNG项目还要大,2019年上半年可能会完成最终投资决定。
这个项目与亚马尔LNG项目有几点不同:第一,建造LNG装置所需要的大型模块不再直接向中国订货了,由诺瓦泰克公司自己在摩尔曼斯克建厂制造。第二,LNG厂不是建造在陆地上,而是建造在鄂毕河近岸的河道里,建造平台重力基座下沉到河道里,作为建厂地基,据说这样成本更低。第三,项目的股权结构将会不同。亚马尔LNG项目的股东有4家,诺瓦泰克是大股东,其他有法国道达尔、中石油、丝路基金。而北极LNG-2项目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股东将不只4家,股权自然也不一样。目前法国道达尔已经签署协议,购股10%。中石油刚签了框架协议,股权10%,中海油也签了10%。诺瓦泰克也游说过日本、沙特等多家公司参与。第四,由于有学习效应,整个项目的单位投资要比亚马尔LNG项目小。在这个项目之后,根据俄罗斯的规划,我认为,在稍远一些的未来,北极地区还会有其他的油气项目将要开发,中国企业还有机会。
《中国投资》:近些年俄罗斯开始向东看,但是对比来自欧洲的投资,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比重依然很小,那么亚马尔LNG项目中国能够参与进去,背后有哪些因素?
刘贵洲:诺瓦泰克是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生产商, 2011年之后开始启动亚马尔LNG项目,最早与法国道达尔合作,2012年达成了协议,出售20%的股权给了道达尔。但这也只吸引了几十个亿的投资,对于项目所需全部投资来说,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道达尔也只能包销其权益内的液化天然气,大量的液化天然气还需要寻找市场。后来,诺瓦泰克公司找到了中国石油。
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天然气市场一直不够发育,近十多年来才有显著发展。所以中国对接纳国外的天然气一直比较谨慎。直到2006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达成一致,开始修建中亚天然气管道,进口该国的天然气。此后规模接连扩大,并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也纳入其中。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进展一直不顺利,直到有了亚马尔LNG项目合作。
对亚马尔LNG项目的投资包括购股资金和股东初始投资,以及股东贷款。在此基础上,项目就要靠自我融资。起初亚马尔LNG项目融资一直被看好,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乌克兰事件爆发,欧美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波接一波,国际银行原来承诺的融资全部得不到兑现。
那时中国石油刚刚进入亚马尔LNG项目。在融资上给了亚马尔LNG项目巨大的支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终中国的融资支持达到了190亿美元。在中国的带动下,国际大银行也给予了10亿美元贷款。
中国的融资对于海外合作,支持很大,合作成功的几率也就更大。这是我们走出去很大的优势。
《中国投资》:对中国企业而言,亚马尔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刘贵洲:中石油在亚马尔LNG项目中尽管是小股东,但通过投资带入了我们的服务队伍、大型装备和船运服务,带动国内装备制造升级换代,取得不俗业绩。液化厂85%的模块由中国的企业制造。据统计,亚马尔LNG项目带动了中国装备制造和材料出口达76亿美元,最后还争取到4艘船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据测算,带动了85亿美元的船运服务。
带动国内制造升级换代比较明显。我曾经到访过中海油工程、中油海工、蓬莱巨涛等模块制造企业,他们都说,由于这个项目,他们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亚马尔LNG项目派来的监造专家们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民营企业蓬莱巨涛就是在应用和配合项目要求的过程中,水平一步一步提高起来的。 同时他们的信誉也得到了大大提升,他们可以以此项业绩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投资》: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是一种过渡性的需求,它比煤炭清洁,比可再生能源廉价,随着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会越来越低,天然气的需求会怎样?这个需求可持续吗?
刘贵洲:铁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是怎么形成的,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的能源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保护的需要。天然气是现有传统能源中最清洁的。天然气的使用首先可以减少煤的使用,其次减少石油的使用。这种替代性在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未来趋势,但是即便以很快的速度发展,量还是太少、有限,占能源消耗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大量的能源消费还得依靠油气,尤其是天然气。所以未来天然气的需求还会不断扩大,进口的渠道也会越来越多。在可预见的未来,天然气的需求决不是过渡性需求。
《中国投资》:中国的天然气需求还在扩大,美国与俄罗斯都希望出售天然气给中国,那么我们有没有把买方的优势建立起来?
刘贵洲:我们不完全拥有买方市场地位。中美和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不可同日而语。在中美天然气合作中,我们有一定的买方市场优势,我们不一定非得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但美国很需要中国的市场,因此中国相对主动。在当前贸易摩擦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液化天然气贸易对于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有正面推动效果。中俄天然气合作,形势要复杂一些。中国虽然也有市场优势,但中国对于通过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相对更积极一些。当然俄罗斯对于改变战略方向、开辟东方市场,也有一定的迫切性,尤其是受到欧美制裁、受到战略挤压、受到欧洲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情况下。
《中国投资》:我们追求能源安全主要的着力点是什么?投资油气田?修建管道?金融手段如石油期货?石油期货上中国的话语权怎样?
刘贵洲:中国的话语权在增大,但是是在很小、很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依然不大,发展期货交易市场的确是扩大话语权的有效手段。能源安全方面,我认为,管道是首要方面。四大战略通道三个方向是油气管道,管道运输安全性最好,因此在经济可行情况下,运输量能扩多大就扩多大。北方是俄罗斯方向,俄罗斯资源太丰富了,输量将会最大,潜力也会最大。西北是中亚方向。除现有输量外,土库曼斯坦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可以扩大规模。中亚的管道已经修到了土库曼斯坦,再往前延伸几百公里就到了伊朗,所以将来若是经济上可行(有些人认为不可行),应该努力促使它延伸到中东。西南是缅甸方向,中石油已经抓住机会修建了一条原油管道和一条天然气管道,未来如果能与中东油气资源相连接,还可以扩大。
其次是寻找油源。就是通过投资让中国的油气企业“走出去”。作为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先行者,过去我们更加重视成为作业者,非作业者项目一般不参与。现在不同了,“小大非(小股东、大投资、非作业者)”项目不少,亚马尔LNG项目就是典型。通过参与亚马尔LNG项目,我们发现,就是做小股东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左右,可以做大决策,可以为服务企业争取不少订单等等。
《中国投资》:我们知道,美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关系很密切,您觉得中俄之间能否形成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另外,天然气可不可能形成新的欧佩克?
刘贵洲:中俄合作,不太可能如美国与中东的关系,美国与中东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从属关系。而中俄之间一定是平等的合作,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互惠互利的合作。
天然气欧佩克,想法起源于高油价时期,由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一起搞世界天然气论坛。这个设想的目的就是想形成天然气垄断,维持高气价。现在看来不可能搞成。美国的页岩革命一发生,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国投资》:与俄罗斯的合作,你预测未来前景如何?
刘贵洲:中俄合作最终可能形成三个最:最大基地、最大潜力、最紧密关系。俄罗斯一定会成为我国油气供应最大的基地,具有上游合作最大的潜力,当然目前还很难。通过贸易和实业并进、上游和下游一体、投资和服务携手、双向进入合作模式,使得合作最紧密。我们想要油气,在俄罗斯境内开展投资、贸易和服务合作。他们想要进入我国境内的管道,进入下游,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在天津的东方石化,已经达成一致,正待开工建设;管道合作,储气库合作有待进一步谈判。总之这种紧密合作的方向和模式是有吸引力的,双方都比较积极。
文 | 本刊记者 杨海霞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