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燃料电池车:有量才有质

燃料电池车:有量才有质


燃料电池车:有量才有质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衣宝廉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导 读 

燃料电池车的技术难度大,市场化的时间要长于锂离子电池车。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投资和研发、示范热潮有利于我国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中国投资》:新能源汽车一直都是被高度关注的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由特斯拉掀起和推动的电动汽车曾经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并使得电动汽车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而长久以来,依托于燃料电池的氢能源汽车,虽然被认为是超越电动汽车的未来交通解决方案,但因其成本过于昂贵,一直被认为是不足以与电动汽车相抗衡的。可是今年以来,国内出现了一波氢燃料电池的投资热,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是到了发展的新阶段或者新节点了吗?这种状况是全球的潮流还是国内独有情况?

衣宝廉:首先,2015年12月15日丰田宣布燃料电池轿车mirai(未来)公开销售,售价四万美元,扣除政府补贴后比燃油车稍贵,这标志着燃料电池车技术基本成熟了。
其次,燃料电池最佳燃料是氢,氢是一种零碳燃料,依据巴黎协定,本世纪温升要低于2度,必须实现大幅度的二氧化碳减排,在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同时,需要燃料减碳。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不均问题,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发展电解水制取氢气。
第三,锂电池车即纯电动车遇到电池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续驶里程短等问题,难于适应远程公交和重载车的需求;特别是近期安全问题也突显,人们自然想到发展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长、量密度高的燃料电池车。
这三个原因是世界各国均认识到的。但由于燃料电池车成本高,至今还无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大批量生产线,丰田也刚从年产3千辆增加到一万辆,再加上乘用车受加氢站的制约,在国际上还未形成像我国这样的投资热。
我国是世界燃油消耗大国,原油进口以达65%以上,为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我国必须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车即锂离子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改善环境,特别是解决雾霾问题,也必须发展各种低排放的新能源车包括燃料电池车。
经过“十五”到“十三五”近20年的研发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燃料电池车的示范运行,我国已初步掌握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发动机与车制备、运行技术。为大规模示范运行积累经验和创造了条件。
去年李克强总理访日,非常关注丰田燃料电池车,到今年政府工作报首次写入加氢站建设,我国已有40多省市发布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车的计划,在国内形成一个氢能和燃料电池客车和商用车(这二种车对加氢站依赖度低)试制、示范运行的高潮,进而形成了一个投资热潮。

《中国投资》:那么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与应用的突破口是什么?实现商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衣宝廉: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与应用的突破口在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车实现商业化有两个必须条件:
一是降低成本,做到燃料电池车成本可与锂电池车持平。这就要求在示范运行的同时,完善关键材料与部件的制备工艺,建立批量生产线,规模化可以降成本。同时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电堆的比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和铂用量,使铂用量达到与内燃机尾气净化器用贵金属相近。
二是发展制氢,特别是弃风、弃光和弃水的电解水制氢,氢的储运与加氢站的建设,降低氢气成本,达到燃料电池车运行成本与燃油车相近。
要示范运行和技术研发、创新并行,加速生产线建设和促进成本下降,提高燃料电池车市场占有率。但由于燃料电池车的技术难度大,市场化的时间要长于锂离子电池车。

《中国投资》:当下的做法是通过产业应用、市场需求来推动技术研发和进步、通过示范补贴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可是这些小规模的应用能否真正起到作用?目前该领域的研发生态是怎样的?大型企业是否有参与?

衣宝廉: 有量才有质,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投资和研发、示范热潮有利于我国燃料电池车的发展。一是大规模示范和投资热潮,能吸引国外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厂如燃料电池车用的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二是大规模的示范会暴露技术的不足与缺陷,让各级领导和企业家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当然这种热潮中免不了出现挖人、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这要通过领导重视、政策引导逐步改进、克服与减少。
补贴既要起到推动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行目的,还要达到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建议成立第三方中立检测机构,对示范车进行检测,达到国家制定的补贴指标才能给与补贴,用补贴促技术进步。
目前大型国企如能源集团、上汽集团等均介入氢能与燃料电池车研发,能源集团是中国氢能联盟的牵头单位,正在如皋建设加氢站,也与潍柴集团合作研发重载卡车;上汽集团采用新源动力的电堆,研发了V80轻型客车,并实现商业化,每辆售价30万元;研发了荣威950轿车,并已投放市场,达到零下30度储存和20度启动。总之大型国企的行动是稳健的,在逐步推进氢能,加氢站与燃料电池车的进展,是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投资》: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引入投资打造氢能源基地,如长三角氢走廊、佛山氢产业基地等,您怎么看?这对行业的发展有何作用?对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有何作用?

衣宝廉:我认为方向对头,能起到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车发展的作用。但应注意逐步建立氢源与燃料电池车的产业链,氢源应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解水制氢,尽量利用工业副产氢,降低车的运行成本。在地区内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研究院,依据运行数据分析,选题攻关,加快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燃料电池车可靠性与耐久性,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车的成本。

《中国投资》:最近有中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共同开发了海水制氢的技术,您认为这种国际合作模式未来还可以怎样开展?

衣宝廉: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和产业化题目,但目前海水电解制氢电极的寿命还难于满足实用要求,要继续攻关。
氢能是实现从化石能能源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的桥梁,为改善环境,实现巴黎协定,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各国均要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今后这方面合作会越来越多。

《中国投资》:您对促进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有何政策建议?

衣宝廉:首先,在国家重大专项中设立有关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有关的问题题目,组织攻关如提高电堆的比功率,延长电堆的可靠性与耐久性,降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等。研发工作电流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安培级的超低铂电催化剂,低成本氢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和加氢机等
其次,成立中立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车的检测机构。
第三,依据氢能和燃料电池车的技术进步,逐年提高补贴标准,利用补贴,促进氢能和燃料电池车技术进步。


   文 | 本刊记者 杨海霞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