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与马达加斯加纺织业共成长

与马达加斯加纺织业共成长


与马达加斯加纺织业共成长

文|郑浩生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片提供|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导 读 

鹿王公司与其它中国纺织企业一道为马达加斯加提供了20%的就业岗位,为当地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公司实现了由建厂时的原材料输出到如今的优势产能输出。

●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非洲机遇

人才培养是关键

海外建厂体会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始建于1985年的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下称,鹿王公司),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也走过了34年的发展历程。鹿王公司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是“引进来”:建厂之初,兼并了8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合资组建了8家公司,就业人数达到了8000-10000人;二是“走出去”:未“入世”前,中国羊绒衫出口实行配额制,而当时全国羊绒衫的出口配额不够鹿王公司一家使用。为了解决羊绒衫出口配额不足的问题,经过前期详细考察调研,认为马达加斯加、柬埔寨及毛里求斯等国家政局稳定,具有《洛美协定》、《最惠国待遇》等许多优惠贸易政策,劳动力充足、民风淳朴等许多其他国家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鹿王公司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在马达加斯加、柬埔寨及毛里求斯等国家建立了海外工厂和营销中心。

众所周知,由于受国内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纺织行业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相比,成本比较优势逐渐缩小,像鹿王公司这样的典型劳动密集型中国纺织企业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鹿王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将用工多、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工序适当调整到境外工厂,而尖端技术、研发核心部门和人才均留在国内总部。同时,鹿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在大多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采取境外办厂开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由原来的国内制造、海外销售转向海外制造、海外销售,从而完成了国际化的转变,也使公司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鹿王公司植根非洲20余载,本地雇员超过了6000人,与在马达加斯加的中国纺织企业一道,为马达加斯加提供了20%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整个国家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马达加斯加的工业化进程,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降低了当地的贫困人口数量,践行国际公益事业,实现了中非共同富裕;同时还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带动了当地一大批纺织产业大军加速成长。

未来,为满足市场和生产的需要,鹿王公司将在马达加斯加投资建设全产业链的纺织工业园;对两个海外工厂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生产管理运用自主研发的先进的ERP系统与国际领先的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智能自动化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同步建设零污染排污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打造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现代化智能工厂。

非洲机遇
毫无疑问,非洲是一片年轻的土地。接近12亿的总人口中,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60%。年轻意味着增长,也意味着无限想象空间。不过,其中的无限可能也正是非洲迷人之处,非洲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今天的非洲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当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还停留在草原、落日和野兽时,创业、创新及科技公司们已经早早登场。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非洲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推动双方的产能合作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的主线,这也是国内企业将自己的优势产能输出,走向国际化新阶段的最好历史机遇期。

2019年1月,马达加斯加国家大选,马达加斯加新当选总统将带领全国人民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整个国家将迎来全速发展的新阶段。

非洲现在正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急需借助外力来提升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创造就业,刺激本国经济。中非之间开展产能合作具备相应的基础与条件,中国的资本、技术、装备和经验适合非洲,中非产能合作前景广阔。非洲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上升空间非常大。中国和非洲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正在把各自的优势聚集起来,发挥出来。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将对双方发展提供巨大的动能,也必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人才培养是关键
在非洲投资办厂,人才培养是关键。要抓紧人才培训,加快培养一支懂投资、懂技术、懂经营管理、懂市场销售和懂当地语言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鹿王公司在马达加斯加建厂初期,工厂里的本土工人,教育水平最高的是初中毕业,很多人甚至只有小学毕业的水平。生活的贫困,劳动力素质的落后,导致马达加斯加就业率低下,生产效率也不高。新招聘来的工人们对纺织技术毫无概念,等同于一切要从零开始培养。在鹿王公司中国员工的指导下,现如今,鹿王公司大部分的本土工人教育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有些人甚至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海外建厂体会
在感同身受鹿王公司在一带一路成就的同时,我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推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着力方向,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契机;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当然,国内许多企业走出去意愿强烈,但目前一带一路部分地区政治风险较大,企业“走出去”受资金、信息、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也缺乏行业主管部门和商业协会的有效指导。应加强总体设计,理清“走出去”路径和方式,强化政策支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避免盲目“走出去”。

鹿王公司在海外投资建厂的经验主要有四点:

明确“走出去”区域重点。一带一路国家众多,企业“走出去”必须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应统筹考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诉求、合作意愿、资源禀赋、投资环境、产业基础条件等,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所在国比较优势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明确“走出去”的重点国家和地区。

选择合适的“走出去”方式。“走出去”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走出去”的绩效。只有选择合适的模式,才能提升成功率。首先,不同类型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走出去”方式。对于国际化经验还相对欠缺的企业初次跨国投资,可以通过参股、合资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可以大大地分担风险;对于具有海外运营经验丰富、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可以选择独资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

提升企业“走出去”的适应能力。构建与国际环境变化相适应的能力是国内企业能否成功“走出去”的关键。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首先必须要了解相关区域法律、风俗和营商环境等,增强风险意识。企业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提升国际化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国外跨国企业的成功大多取决于获得信息的能力。在“走出去”过程中,国内企业应积极参与政府或行业协会等发起的经济交流活动,强化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的联系,主动利用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把握市场发展的动态,获得投资国法律、习俗等相关信息。增强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地缘政治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企业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形成完整的风险管控预案,风险管理要达到日常化、制度化。同时,“走出去”的企业要积极投保,利用境外投资险和再保险,防范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投资损失。

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务。政府是“走出去”战略的制定者、服务者和管理者,企业“走出去”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加强规划指导。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战略规划,明确对外投资的目标和任务,着力解决产业选择、国别选择、“走出去”的方式和步骤、跨国公司培育等一系列相关重大战略层面问题。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如建立企业“走出去”专项基金,运用财政补贴资助,鼓励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或投资可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等。同时,鼓励商业性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开展跨国投资的贷款、保险、担保等业务。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投资国的相关法律、资源、市场行情等信息。同时,要加快培育境外投资中介机构,通过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市场分析等各种信息服务。



文  | 郑浩生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  张   梅

图片提供  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

设计  |  李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