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疫情凸显了非洲国家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增强了非洲国家加快自贸区建设、发展全非性产业链的意识,进一步推动非洲深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实现经济多元化
●友好合作是中非关系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
●守望相助是中非关系久经考验的坚强保障
●共同发展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
2020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峰会由中国和非盟轮值主席国南非、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共同倡议召开,非盟峰会主席团成员国、非洲重要次区域组织轮值主席国等1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出席,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作为特邀嘉宾与会。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非领导人跨越时区和地域,以视频会议形式相聚,共商团结抗疫大计,共叙中非兄弟情谊。这也是继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论坛北京峰会之后中非领导人第三次聚会,气氛十分友好。因受疫情影响,视频会议未邀请所有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但未出席会议的非洲领导人也通过不同形式对会议表达祝贺和支持。
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中非双方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宣布了对非减缓债、支持非洲复工复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擘画了中非关系发展的蓝图。峰会并通过《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凝聚了中非携手抗疫、相互支持、捍卫多边主义、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等共识,取得圆满成功,在中非关系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为国际抗疫合作注入强大正能量。会议成功召开及取得的共识和成果赢得与会领导人高度评价,非洲和国际媒体也给予积极报道。
友好合作是中非关系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
此次特别峰会是中非领导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举行的一次特殊聚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中非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情谊更浓。“河有源泉水才深”。中国与非洲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中非友好交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主席在特别峰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合作。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峰会展现了非中双方的深厚友谊,中方宣布的举措极大增强非洲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中国是非洲真正的朋友,峰会树立了包容、尊重、互利、团结的新多边主义典范。中非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明,中方支持非洲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非洲内部事务。非洲国家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支持中方在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努力。在国际形势复杂演变的今天,中非双方发扬传统、义无反顾地相互支持、共克时艰,成为展现中非友好情谊的又一生动范例。
——中非携手抗疫、推进合作的决心更坚。非洲是全球抗疫的重要一环,关乎全球抗疫的成败。当前非洲疫情继续蔓延发展,中方从构建人类命运体的高度和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出发,继续加大对非洲抗疫努力的支持。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中方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协助非方来华采购抗疫物资,提前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加快中非友好医院建设和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承诺将新冠疫苗率先惠及非洲国家,共同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中非双方一致决定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加快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并将合作重点向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领域倾斜,深化贸易便利化、互联互通、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等合作。这些举措实实在在,高度契合非方需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非支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的声势更强。在疫情冲击下,国际社会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是选择团结合作还是单打独斗,中非领导人给出了一致答案,那就是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种族歧视和意识形态偏见。多位非洲领导人和学者指出,此次峰会凸显了中非在践行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方面的共同立场,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为国际抗疫合作作出新表率,为加强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作出新贡献。
守望相助是中非关系久经考验的坚强保障
中非人民亲如兄弟,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家人。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召开,是中非双方在抗疫斗争中兄弟相助、患难与共的生动写照。
在中国抗疫斗争的艰难时刻,非洲国家、非盟等地区组织和非洲社会各界挺身而出,通过致函、发表声明、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支持中方抗疫努力。在有关国家挑起对中国的污蔑抹黑言论时,很多非方领导人第一时间给予我们声援,公开批驳借疫情攻击抹黑中国的不实之词。烈火识真金,患难见真情。不少非洲朋友在自身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慷慨解囊,为中国人民抗疫贡献力量。赤道几内亚向中国捐款200万美元,相当于人均捐款2美元。南非标准银行发起“穿红衣,挺中国”活动,吸引了上万人参加。塞拉利昂歌手、被誉为“黑珍珠”的玛利亚参与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南非实习医生辛成乐坚持在温州一线抗疫并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举措,毛里求斯医生苏玛和丈夫在高速路口检查站参与防疫筛查。在一线医院负责病例登记工作的贝宁留学生动情地说,“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感动了许多中国网友。
中华民族历来知恩图报,也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非洲疫情暴发后,习近平主席、王毅国务委员先后多次同非洲领导人和外长通话。中方急非洲之所急,中央和有关省市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等积极驰援非洲,多批次向所有非洲国家和非盟提供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大量紧缺抗疫物资,赢得非方广泛赞誉。中方向非洲11国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中非卫生专家先后6次举行视频会议,中国援非医疗队积极协助各国卫生部门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举办技术交流视频会议30多场,开展培训活动近400场,培训当地医护人员2万多人次。在津巴布韦、安哥拉、马里等国的中资企业不甘落后,短时间内帮助非洲国家翻修不少当地实验室和医院,缓解非方燃眉之急。中国建筑集团和中铁建集团分别组建医疗队奔赴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成为援非抗疫的逆行英雄。经此大疫,中非双方的手握得更紧了,中非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共同发展是中非关系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也是落实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关键之年。疫情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也不可避免地对中非合作造成影响。但中非双方发展前景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非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
非洲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大陆。非洲是国际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但非洲国家积极努力、因地制宜,防控疫情取得良好成效,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得到国际社会赞许。疫情既是对非洲的考验,也激发了非洲的发展潜力。面对疫情,非盟积极引领非洲抗疫行动,设立全非抗疫基金,启动“加快新冠病毒检测伙伴计划”,设立非洲抗疫物资联合采购平台,同非洲国家防范早、控制严形成有效合力。疫情凸显了非洲国家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增强了非洲国家加快自贸区建设、发展全非性产业链的意识,进一步推动非洲深化经济结构转型与实现经济多元化,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业态在非洲方兴未艾,长远前景看好。
中非合作根基深厚,韧性十足。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务实合作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式发展态势,成果丰硕。论坛北京峰会开创了中非合作新局面,贸易、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卫生、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201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1100亿美元,中非贸易额再次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连续11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44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项目建成或顺利推进,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中非合作逐步迈出转型升级的步伐,从工程承包为主向投资合作、投建营一体化等方向发展,带动中国技术、设备、标准、理念走进非洲。尽管疫情肆虐,今年1至4月中非贸易额超过550亿美元,总体保持平稳。中国在非1100多个合作项目坚持运行,近10万名中国技术和劳务人员坚守岗位。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中非双方合作共赢的强烈意愿,也充分展现了中非合作的潜力与韧性。
新形势下,我们要化危为机,推动中非合作更好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密切跟踪非洲疫情发展,做好在非机构、企业和人员的防控,尽最大可能减少感染率,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对中非合作项目的冲击,努力保障中非合作健康稳定发展。同时着眼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重建和发展,推进非洲一体化进程和中非合作转型升级,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加工等传统优势领域深耕厚植,更要积极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5G通讯、自贸合作等新兴领域打造亮点。今年5月卢旺达因疫情滞销的3000斤咖啡豆,在中国电商直播带货平台上被中国网友“闪”购一空,充分说明中非经贸合作新业态的增长潜力。
我们还要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我们在非洲的企业和人员要同当地人民和睦相处,特别要尊重非洲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禁忌,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多做回馈社会、改善民生的善举,着力擦亮中国企业和项目的品牌,真正成为传递中非友好的使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讲,生意做到哪里就在哪里播下友好的种子,项目建在哪里就在哪里树立起友谊的丰碑。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在疫情“至暗时刻”点亮了希望,为中非友好合作注入了新动能。我们坚信,在习近平主席和非方领导人的亲自关心和战略引领下,在26亿中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双方必将携手战胜疫情,铸就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编辑 | 张梅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