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有效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
●新基建投资提供产业基础支撑
●制造业投资支撑产业升级
●三方面投资政策建议
面向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投资角度看,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关键性作用。其中,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以创新为重点的制造业投资分别为双循环提供产业基础与产业升级支撑。对此,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对外投资三者须相互协同,共同推动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有效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
在前期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相比其他投入要素,通过有效投资所积累的资本要素更能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投资需求潜力巨大,通过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产出结构的变动必然是由要素投入变动所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劳动、技术等多种要素组合的配置结构会发生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通过有效投资所积累的资本要素在其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一方面,投资是连接需求和供给的重要手段,并在长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双重效应。我国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运用投资政策既能实现短期稳增长,又可以落实长期调结构的双重目标。另一方面,狭义的技术进步属于体现型技术进步的范畴,而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研究利用2000-2014年全球42个经济体5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证实,资本结构变动对产出结构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于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以及技术层次较高的制造行业而言,资本结构比劳动结构对供给结构的影响更大。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及其创新应用催生了新型基础设施,开辟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领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基础设施的内涵发生了新变化,即从工业经济时代以铁路、公路、机场等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迈向数字经济时代下的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已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目前,我国制造业仍有不少短板领域,尤其是像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技术差距,不少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中美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正因如此,我国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其中,第一个十年的战略目标是到2025年要力争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投资制造业将为双循环提供产业升级支撑。在“十四五”时期,制造业投资布局将主要围绕“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阶段性目标,突出创新驱动的重要作用,在制造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进口替代,优先实施“补短板”与“非对称”战略。从制造业的“补短板”领域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以发展药物新产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侧重点;又如,在集成电路领域,以国产化为核心,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以及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从制造业的“非对称”战略看,需要对新兴行业未来发展作整体性规划和部署,着重发挥比较优势。对看准的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突出对未来制造业整体发展能力的提升。
从企业投资看,要大力提升国内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做好产品创新,强化我国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节点位置。企业投资工作,一方面是要坚持市场导向,加强上游原始创新与下游销售网络建设,全面优化提升中国制造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是要维护国内企业在现有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政府投资看,要坚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加大补短板强弱项力度。政府投资工作要积极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坚持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项目资金、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从对外投资看,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凭借学习效应、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等途径提升国内供给能力,推动国内循环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同时,国内企业也要加强境外经营合规管理,做好对东道国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等法律风险评估和应对,树立中国投资者的良好形象。(本文为作者的学术探讨,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编辑 | 栾若曦
设计 | 大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