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支撑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率

支撑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率

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统一品牌五周年专题报道
 
中欧地区交通物流枢纽功能凸显
   帕尔科维奇·拉兹洛(Prof. Dr. László Palkovics) 匈牙利创新与技术部部长
白俄罗斯致力优化中欧班列过境效率
   尤里·先科(Yury SENKO)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
中欧班列:拉紧西中合作纽带
   拉法尔·德斯卡亚(Rafael Dezcallar)  西班牙驻华大使
土中货运列车——土中合作新起点
   阿布杜卡迪尔·埃明·约南(Abdulkadir Emin Onen ) 土耳其驻华大使

期待更多中欧班列入境塞尔维亚
   卡特琳娜·扎科奇(Katarina Zakić)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研究员

执着坚守 构筑内畅外联大通道
   李关鹏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俄中铁路运输数字化发展愿景
   科兹洛夫(Козлов  Антон   Сергеевич)   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境外项目和国际合作部主任

新丝路上的欧洲铁路货运枢纽
   马特恩(Axel Mattern)   德国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依托中欧班列织就全新价值链
   董建国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支撑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何雄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打造“黄金通道”,助力“一带一路”
   周海兵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保通保畅  提升班列建设运营水平
   王岿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对口援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联通世界的重要经济纽带
   邓超   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构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刘迎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文|何雄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导读

河南以中欧班列(郑州)为重要抓手,构建了中原连通欧洲、中亚、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河南中欧班列建设主要成果

聚集能级,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抓住关键,打造口岸新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河南以中欧班列(郑州)为重要抓手,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了中原连通欧洲、中亚、东盟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有力地支撑服务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 郑欧班列进口商品展示体验中心+郑州国际陆港平行进口汽车口岸


河南中欧班列建设主要成果

国际通道不断拓宽。河南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主枢纽、省内多节点为支撑的国际陆港体系,中欧班列、铁海联运助推形成内陆开放强省态势,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枢纽经济、口岸经济不断壮大,国际贸易呈现出勃勃生机。

中欧班列(郑州)自2013年7月18日成功开行首班班列,截至2021年3月底累计开行4235班次,货值161.18亿美元,货重211.15万吨,其中2021年一季度开行349班次,货运量22.47万吨,货值12.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2.29%、108.83%、103%。形成了六个出入境口岸、九条直达站点、辐射欧亚大陆的网络格局,开放通道和平台优势凸显,综合营运能力居全国前列。

运贸一体创新发展。河南省依托郑州铁路口岸,申建了进口汽车整车、粮食、邮政等功能性口岸,获得国家中欧班列国际双向运邮试点,带动相关产业快速集聚。中欧班列(郑州)平行进口汽车整车专列、进口粮食专列、跨境电商专列“菜鸟号”和运邮专列等先后开通,“中欧班列+功能性口岸”创新发展,吸引多家贸易企业落地郑州。发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优势,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遍布欧洲、中亚、东盟和日韩等地区的业务网络,创新发展运贸一体化,通过直采、直购、全程溯源的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00多家制造商、贸易商直接合作,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业务,打造中欧班列“郑欧进口商品”品牌,注册自有国际商标近百种,开展郑欧班列进口商品进县区、进社区巡展宣传活动214场,通过班列购电商平台、微信商城、手机APP、体验中心、商超、便利店等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同时,以建设中外合作物流产业园区等形式开展多领域国际贸易合作,吸引波兰、韩国、德国、白俄等境内外电商企业入驻,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良性发展格局。不仅使国内消费者在家门口可以共享“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建设成果,而且为中欧班列(郑州)回程货源提供了有力保障。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运贸一体化”等亮丽名片。

推动外贸加速发展。中欧班列(郑州)进口商品品类已达450种,国内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及直辖市,年销售额10亿余元,带动贸易类、包装类、广告类、运输类等产业链中小企业上万家。随着中欧班列(郑州)业务量快速攀升,河南进出口总值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9%,2020年达6654.8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国整体增速14.5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位、总值居中部第一位。其中河南与“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进出口额1562.7亿元,增长14.6%。



⬆ 2018年5月18日,郑欧班列中亚线路开行

聚集能级,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等指示精神,把中欧班列(郑州)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勇于创新机制政策,形成了中欧班列河南高质量发展经验。

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行,由省国企和郑州市经开区出资组建了国有独资企业——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国际陆港公司”)负责中欧班列运营,建立了以郑州铁路一类口岸和郑州国际陆港为载体,发展改革、口岸、铁路、海关、国检、商务、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和省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高效协调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河南中欧班列体系建设。把中欧班列建设纳入省级规划和开放体系重要内容统筹推进,省口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将中欧班列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常抓常议,坚持每年制定实施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出台省级中欧班列体系建设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建立省级中欧班列建设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中欧(含中亚、东盟等)国际班列、海铁联运、内陆国际港建设和功能性口岸业务拓展等体系建设发展,形成政府资源聚合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

构建境内外双枢纽,密植集疏网络。构建以郑州为核心、国际国内枢纽和节点共同支撑的通道网络。一是建设境内外双枢纽。中欧班列(郑州)境内以郑州为枢纽,集疏货物辐射半径达1500公里,覆盖周边22个省份、近四分之三国土面积,并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现海铁、空铁联运,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运输、仓储、集拼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境外以汉堡为枢纽,在阿拉木图、扎门乌德、巴黎、米兰、布拉格、华沙、马拉舍维奇、布列斯特等地形成了二级集疏中心,网络遍布欧盟、中亚和东盟地区30多个国家130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达6000家,打造出辐射欧亚大陆的物流网络。二是加强省内合作。按照“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班列组织方式,省内节点建设以郑州为核心,在商丘、南阳、安阳、洛阳等物流枢纽城市布局区域性节点,洛阳、安阳等地生产型、农资型国际陆港应运而生,先后开行南阳香菇、信阳绿茶、安阳钾肥、洛阳拖拉机等特色产品专列,推动形成全省班列“一核多极”联动发展局面。构建形成了中欧、中亚和东盟“一体两翼”国际线路网络。

推进“四路”协同,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一是以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为枢纽,采用铁公海多式联运模式,打通经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上海港等沿海港口,连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的物流通道,实现西向中欧班列(郑州)“陆上丝绸之路”与东向“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五年来,河南铁海联运班列运量年均增长39.6%。二是推进陆运、空运资源优势互补,探索空铁联运标准化、信息化,推行全链条服务模式,五年来服务空铁联运客户280多家,业务量年均增长58%。三是创新“门到门”服务,建立“一单制”服务模式。针对中欧班列跨境多国、运输多样等特点,积极探索以“一票制”为核心的多式联运模式,建成投用了首批内陆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利用国内20多个货运集疏网点和境外集散分拨中心,率先在中欧班列中为客户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拓展散货集拼、过境中转等业务,目前散货集拼业务量已占中欧班列(郑州)业务总量10-15%,成为中欧班列(郑州)具有活力的特色产品。

注重长效发展,提升服务能级。发挥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创新发展效能,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一是搭建信息化平台。发挥国企优势,支持中欧班列(郑州)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研发了中欧国际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多式联运场站管理系统、多式联运监管中心通关一体化云平台、订舱管理系统等40多个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全面覆盖多式联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率先实现了铁路口岸业务全程智能化监管,中、德、俄、英四种语言版本同时在线并自动转换,实现了信息高效运转,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准。二是推动科技创新,率先开展冷藏箱、双层箱、挂衣箱、开顶箱等特种集装箱运输业务。通过自主研发的冷藏集装箱和冷链监控平台,实现中欧之间13000公里长距离的不间断冷链运输和全程全链条温度湿度监控调节,目前国内客户已覆盖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累计发运往返冷藏箱万余箱次。三是优化中欧班列承运环境。抓住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契机,加快补短板项目,提升承载和保障能力。持续对铁路口岸货运业务进出口环节进行专项治理,清查清理进出口环节不合理不合规收费,优化口岸操作流程,降低通关时限,为中欧班列业务快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四是积极引导货源对接,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影响,建立了货源发掘和集运专项工作机制,指导郑州国际陆港公司设立“一对一”国际物流对接小组,与省内外500多家进出口企业建立定制化承运服务,会同海关、铁路、交通等部门搭建绿色通道,有力促进了中欧班列(郑州)长效发展。

抓住关键,打造口岸新经济增长极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河南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郑州)提质增量、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临港适配型产业落户郑州,带动河南及周边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量。一是拓展中欧班列(郑州)国际网络覆盖范围。在巩固现有线路基础上,拓展北欧、南欧新线路,积极开发西亚、南亚国际通道。加快构建中欧班列(郑州)“一对多”枢纽体系,推动建设境外枢纽、分拨集散中心和海外仓等。二是推动四路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郑州铁路口岸东向、南向铁海联运集疏体系,做强市场化运作平台,扩大现有班次和运能,开拓至沿海港口新线路,探索开行小编组、公交化铁海联运班列,加快形成郑州至沿海“轮辐式”铁海联运通道网络。大力推进省际合作国际班列开行,建立区域协商合作机制,联合东中部省区,推进跨区域的国际运输通道运营组织,巩固和加强中欧班列郑州集散中心核心枢纽地位。三是推动中欧班列(郑州)产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依托各类功能性口岸平台,做强临港特色优势产业,鼓励高能级贸易企业在豫开展跨国集中采购和分销,推动建设邮政国际陆路枢纽口岸,广泛开发国际铁路新邮路,推进双向常态化运邮。探索开拓“丝路电商”精品线路和跨境电商定制班列。推进中欧班列(郑州)与省内海关监管场所、产业聚集区和国际物流园区联动发展。四是努力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旗舰项目。实施“郑欧”商品国际品牌战略,加快郑欧商品营销网点在全国布局,推进省内农副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库录,积极推动丝路沿线国家中国(河南)农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

完善铁路口岸基础设施。加快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郑州)战略通道地位,统筹谋划郑州市国际陆港布局,推动我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科学规划郑州铁路口岸场站整体布局,加快铁路口岸大监管区建设,推进涵盖国际邮件集散分拨中心、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铁路集装箱监管场所、冷链综合查验场等功能板块的一体化监管配套设施建设,满足不断提升的中欧班列业务作业和集散需求。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模式,推进通关机制创新,打造全国一流通关环境。建立“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通关监管服务体系。深化“三互”通关协作,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动与沿线国家“关铁通”、过境许可与监管等合作,打造中欧班列绿色通道。优化通关申报流程,深化监管设施资源共享,推行“7×24小时”预约等通关机制,形成的全天候便捷通关模式。提高口岸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口岸场站设施条件,规范口岸管理,优化操作流程,加大涉企收费清理,推行查验无问题集装箱相关费用免除办法,提升口岸场站智能化管理水准,增强口岸服务保障能力。


编辑 | 张梅

设计 |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