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内”与“循环”

“内”与“循环”

 10月封面文章
练好“内”功促“循环”
推动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内”与“循环”  / 梁鹤年
没有一个大国可以单靠外销而富强起来的。同时,满足内需可以带动外销,这既合经济逻辑也可最有效的调度国家资源和发挥国民智慧
对国内大循环的一些基本认识   / 肖金成
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多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 梁鹤年
市场与“计划”的分工不在经济领域(sectors),而在经济功能(functions),在所有的经济领域都应该平行使用

文|梁鹤年 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前院长、教授

导读

没有一个大国可以单靠外销而富强起来的。同时,满足内需可以带动外销,这既合经济逻辑也可最有效的调度国家资源和发挥国民智慧

内需与外销的关系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制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生产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总书记是这样说的。

丰富的内容里有两个理念使我特别激动—— “内需”和“循环”。多年前也曾思考过。今天,问题更迫切,但国家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了。

内需与外销的关系

30年前,我为当时国家科委的“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考虑”(后来摘录在<经济、土地、城市:研究思路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8),强调“内需”有着关键的重要性。那时,国家急需外汇,国内的生产力和消费力都未成气候。今天,开发内需的条件成熟多了,但迫切性也更大了。我那文中提到的两个概念仍有重提的价值:内需与外销的关系、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我想谈谈在今天的形势下,怎样去理解这个关系。

没有一个大国可以单靠外销而富强起来的。看看美国。它从一开始就把内部市场放在首位。一直到“二战”前,它的出口从未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当然,这6%是很关键,是长年累月拉动它“经济增长”的力量。(这几年,这比率增加到GDP的12%。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反映它已受全球资本的支配,特别要注意的是出口中有关“服务”的比率急升。)一直到19世纪末,美国是“以农立国”。农业发达提升农村消费,然后带动工业发展(当年美国的小汽车业兴起是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它的工业发展也是在“自给自足”的大前提下取得辉煌成就的。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显示,在2018年,4个“大国”的人均GDP(以美元计)是美国62,606;俄罗斯29,276;中国18,110;印度7,874。同时,它们2017年贸易额与GDP的百分比是美国26.6%(出口11.9%、进口14.7%)、俄罗斯46.7%(出口26.0%、进口20.7%)、中国37.8%(出口19.8%、进口18.0%)、印度40.7%(出口18.9%,进口21.8%)。如果我们用GDP来衡量国家财富,用贸易与GDP的比率来衡量“自给自足”,我们可以说越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越是富有。

当然,我要马上补充两句。古典经济学强调“比较优势”,而贸易是发挥比较优势的“唯一办法”。甚至说,就算你在某一个经济领域是全球效率最高(跟别人比较),你仍应从人家进口,好使你能够把资源放在你有更高效率的领域上(跟自己比较)。但是,事实显示,国家富强与外销是成反比的,虽然这仍未能确定自给自足是富强之因还是富强之果。但数据又同时显示,欠发达国家如尼日利亚和苏丹,也有很低比率的出口,反映“自给自足”,但这是“低水平的自足”。又有些国家的出口比率虽低但进口比率则很高,如也门和埃塞俄比亚,反映“靠人救济”,这是“低水平兼不足”。看来,只有大国才可以有条件去打造“高水平的自给自足”。

就算中国决定以后仍以外销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际环境也不容许。抛开中美角力,自由贸易的定义是如果你要开发或扩大外销,你也得同时让外国产品进入你的市场。如果你输出的是附加值低的货品(不是货品的价值,是你在货价中占的比例)而输入的是高价货,就是吃亏了。还有,任何一个国家把精力(包括科研)多放在外销,放在内部市场的精力就一定相对减少;国内消费力得不到满足,外人就乘虚而入。这会导致在国际舞台上处于依附或被动的局面。其实,在自由贸易口号下,哪一个积极图强的国家不担心国内市场被人占领?

反过来说,满足内需可以带动外销,是既合经济逻辑也是最有效的调度国家资源和发挥国民智慧。中国内部市场的消费者当然是中国人,研究他们的消费需要和心理比揣摩外国消费者的需要和心理自然是更方便和更准确。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把经济发展立足于内需是对不起自己的国民,是逼他们去接受外国人的消费品味,甚至外国人的文化。满足内需非但是为了经济发展,更是为了文化的承传和发展。

目前,在国策上、管理上、经营上、以至人事调度上,中国的内需与外销可以说是分家的。如果要建立真正的双循环,两个循环之间是需要连扣的。正如人的左右手,两只手虽然是分开动作,但是由同一个脑袋指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明智地确定了内需和外销的关系。我的演绎是,“以国内取得的成就去提升在国际上竞争的实力和合作的条件,再以国际上的成就去刺激国内更高的成就,从而达成国内、国际双成就的循环”。我想起德国的“大众”小汽车。

对德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大众”小汽车是个大功臣。1930年代,德国政府向人民承诺每家人都可以拥有一台小汽车。Volkswagen的意思是“人民的车子”(people’s car)。政府集中科研力量去开发一台能够配合德国人民的知识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以至德国的天气、道路情况和石油能源短缺的车子,开发出一台由空气冷却(而非水冷却,因为德国还未有覆盖全国的和高密度的加油、加水服务站)、发动机放在车后(当时的汽车全是后轮带动,所以把重重的发动机放在车后就会增加后轮的压力,加强车子的牵引力,特别适合冬天泥泞的道路)、零件少而简单(方便生产和维修)、车速偏低(配合德国的路网和路况)、耗油量也偏低(配合德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甲壳虫小汽车。这是汽车设计上的大突破:造价平宜、操作简单。在1960-1970年代打进欧美市场,大行其道,对恢复德国的经济活力和国民自尊功不可没。这个纯为满足国内人民需要的产品成为德国拓展国际市场的尖兵,终把德国的经济重新推上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内部市场比德国庞大和多元。多做科研、多配资源,成功的内需产品极有外销的前景。30年前我已经说了,“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特别严重,但同时,中国解决这个问题的科研成果将是全世界都乐意购买的。”今天,太阳能产品就是中国的代表作。当时我还说,“‘对环境友善’的各种生活、工业、运输的产品和系统;解决中国耕地紧张的各种科研成果的产品;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中医中药;系统化和理性化的中国娱乐、运动等。这些都是中国内部需要处理的问题,其成果的外销是大有可为的。这是‘化问题为机会’的一举两得的做法。”今天,我未有改变这些想法,反觉得更迫切,又同时更可行。

外销不可断,而且要努力拓展。但开发内需才是国泰民安的正途。实施双循环,满足内需和开发的机制要有紧密的连结。这是我对“立足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的解读。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约20年前,我写了一篇“可持续消费经济:两个循环,一个手段”,就是针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形成需求牵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我提出如何利用中国的制度优势,一箭双雕去达成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市场信息循环和资源使用循环。当时的想法今时更合时。

“循环”就是“不息”,“不息”需要“不断”。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断”的。“断”在哪?在“买断、卖断”。市场交易,生产者把货品卖给消费者、银货两讫后,与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就了断;消费者把货品从生产者买过来,付完货款后,与生产者的关系也了断。问题就来了。

生产与消费的供求节奏构成经济周期。如何构成?在物质层面上,每件产品从生产者的筹划、投产、推销到消费者接受、追求、厌倦,再到生产者减产、清存、创新,都是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在心理层面上,消费者的追求和厌倦、生产者的增产和减产,都是“跟风”的多。由于心理变化是瞬息的,物质变化是需时的,两者的脱节就构成了供求周期,脱节越大周期的频率越急、幅度越高。为此,供求节奏支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节奏的关键在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息循环。在买断、卖断的经济里,供求信息不可能有有机性的循环。

在“买断、卖断”的交易里,产品享用或使用完就只有废或弃。为此,消费者手里“拥而不用”的废弃消费品越来越多,积压着大量可重用或再用的天然资源。可以说,一方面,消费者支付和积压对他再没有享用价值,但对社会生存有价值的天然资源;另一方面,因为资源被冻结,生产者要付出更高的价钱去购买资源资产,增加了他的成本,也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买断、卖断”做成“短暂享用,永久拥有”,令资源使用不可能有有机性的循环。

短暂享受,何必永久拥有?消费不一定要浪费。消而不耗,才可持续。如果是“短暂使用”就只需要“短暂拥有”。租、赁、借等都是合约化的短暂享用。可以说,“合约使用”最能配合“短暂拥有、短暂享用。”

合约使用当然不是创新的交易模式。在社会主义的产权意识下更应该是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吃饭、看戏,甚至坐出租车都可以有套票、月票;住房、用车都可以用长期租约。合约内容可包括生产者的责任如保养、维修、更换、提升、回收等,以及消费者的责任如使用规则、交回协议、转让手续、损坏补偿等。使用费可以是一次付清、定期支付、不定期支付(例如按保养、提升、更换需要)等。合约期可以用时间(一周、一月、一年、若干年,或某时到某时等)、产品(直至下一代产品上市、下一次提升、下一个款式等)或消费意图(享用完了、想更换了、想提升了)来确定。

在“短暂使用就无须永久拥有”的意识下,合约使用意味享受完不用废弃、消耗完再可还原。享用完的产品依约交回生产者或由生产者依约收回,资源循环使用就有了契机。消费无需支付积压而不用的资源,消费成本就降低了,消费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这会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合约使用保证消费者享用的产品会有适当的保养、维修和提升,消费意欲也因而增加。再者,合约使用意味可以一边收入、一边消费,消费者无需先付全费、无需抵押未来,这也会有助经济增长。

且看合约使用(合约期限内消费者享用产品,合约期满产品归还生产者)如何击破可持续性经济的两个关键堵点:有机性的资源使用循环(保证天然资源可持续使用)、有机性的供求信息循环(保证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合约使用可以解决资源循环使用的一大堵点:量。一般来说,消费者是分散的,而每一个消费者(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的消费量(相对于生产量)是有限的、废弃量也是有限的,很难支撑有经济价值的重用、翻新、改造,甚至废料处理。在“买断、卖断”的交易模式里,消费者是“用完就扔”、生产者是“卖出就算”,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积极性去收集和处理废弃产品(除非是“被迫”去做,那就不是“有机性”了)。合约使用提供一个有机性的集腋成裘机制——集合足量的废弃消费品去供有规模效应的重用、翻新、改造和废料处理。合约保证消费者必须依约交还、生产者必须依约回收。这样子,生产者预先知道回收的时间和数量,就可以有效地安排循环使用。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何来?首先是重用或翻新。在合约使用中,消费者交回产品是因为他享用完了,而不是因为产品没有享用价值。因此,若干产品是完全可以转给收入比较差、或追求时尚比较慢、或享受需求比较低的消费者。为此,收回的产品仍会有销路。对生产者来说,是本小利大的生意。跟着是改造与提升。这是对产品进行针对性或局部性的加、减、修改。一般来说,这些成本会比生产新产品要低。更为重要的是,这会打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息渠道(见下有关供求信息循环)。生产者可藉此去建立和稳固顾客对产品的信心和对生产者的忠心。还有再造。收回的产品如果不能重用、翻新、改造或提升,还可以从中分离出可供再使用的资源去投入到别的生产。在资源短缺的时代这尤为重要。到最后,废弃产品还可以卖给专门处理资源循环再造商。但是,足够的量仍是个关键。

合约使用对供求信息循环的贡献更大。在“买断、卖断”的交易模式里,消费者可以购买产品但没有积极性去把对产品的评价或者对新产品的追求“告诉”生产者。生产者只可以做“调研”(往往仍拿不到消费者的“真正”评价或意欲),通常要到产品卖不出去或顾客跑到别家才知道自己产品的问题,为时晚矣。对整个经济体来说,这也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不稳定。

在合约使用的模式下,消费者会积极提供信息给生产者。第一,合约期内,生产者既要依约进行保养、维修或更换,消费者有损坏必会通知生产者(而且信息是绝对可靠,或起码是可以验证),要生产者依约回应。因此,生产者会取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准确信息。同时,生产者既要依约对产品进行改造和提升,消费者一旦知道有更先进的产品必会要求生产者依约提供。生产者就会取得消费者对创新产品追求的准确信息。这是“供求唱和”式的提升生产水平,有机地打通从消费到生产的信息渠道。同样地,生产者也会积极的提供信息给消费者,因为他必需这样做才能维持消费者的信心和忠心。消费者的要求和追求得到满足才会乐于继续合约,生产者才会安心投资去提升和创新。这是“供求渐进”式的提升消费水平,有机地打通从生产到消费的信息渠道。

合约使用不是取代市场竞争,而是拓宽和深化真正的市场竞争。与“买断、卖断”相比较,合约使用更能淘汰服务差、反应慢的生产者,约束无度或妄求的消费者。由于消费与生产之间的信息循环是有机性的打通了,生产者对产品需求的质和量,以及消费者对产品供给的质和量都不用太多的揣测,也不会有太多的投机。供求脱节会较能被控,宏观经济周期也会变得比较缓慢和平顺。还有,合约使用需要消费者按期付款,保证了生产者的现金周转,生产者就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生产去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增强他融资增产的实力,使他更有能力去应对供求的周期(包括提升和改良产品)。

在供求信息循环的层面上,合约使用可用于任何种类的消费。唯一考虑是消费者心理,因为不少人把住房、汽车等视为“资产”,必须“拥有”。按道理,生产者是完全可以提供系列的住房、汽车,足以满足人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而长期合约也可以让消费者按他不同时段的需要和消费力去更换住房、汽车。这应该比买断式的消费更方便、更有弹性。但消费者已习惯了“买断、卖断”的交易模式。所以,虽然合约使用是值得推广,但要因时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在资源使用循环的层面上,合约使用比较适合于可以重用、翻新、改造,或消费品味与要求不断在变化的产品上,如电脑、手机、家电等。

合约使用与“买断、卖断”可以同时存在。把“拥有”放在首位的消费者会选择“买断、卖断”;把“享用”放在首位的消费者会选择合约使用。有人会说,合约使用或会增加交易成本,加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负担。撇开资源使用循环的贡献,在若干程度上,合约使用确是会增加物流、收发、资讯等的成本,但也会节省很多宣传、包装的成本。就算合约使用的成本跟“买断、卖断”是差不多,我相信让两种模式竞争,得益的会是消费者。

合约使用确有很多好处。但是,总有人想把产权(永久拥有)放在第一位,也有人担心不守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国家应有政策去保障消费者权益。但在表面看来,合约使用更能保障消费者,因为他可以“停约”。相对来说,“买断、卖断”之后,消费者要“退货” 和索偿就麻烦多了。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有赖天然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也就是“消而不耗”的实践;也有赖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增长,这需要供求信息沟通畅顺。合约使用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实用办法,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地、有机地连接起来,打通资源使用循环和供求信息循环两大堵点。值得认真考虑。


结语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的方向。但是,“国内大循环”用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国内大循环”成功就是展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在国际层面上就是展示我们与别人的竞争实力和合作条件是来自这个有良知、有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会为所有想发展的国家提供一个非资本主义的选择。


编辑 | 肖静秋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