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两横三纵”经济带
●“两横三纵”经济带的人口与经济分布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要形成“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是指东西走向横贯我国的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三纵”是指南北走向纵贯我国的沿海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和包昆经济带。“两横三纵”经济带上云集了大量的城市、产业和人口,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本文将以地级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考察各经济带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从人口和经济分布情况及二者匹配角度,分析其发展特征。
“两横三纵”经济带
1. 沿海经济带
沿海经济带依托沿海、京沪高速铁路和公路及近海水运系统形成的综合交通系统,北起辽中南地区,连接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粤闽浙沿海等地区,南至珠三角经济区。沿海经济带贯穿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具有雄厚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分工合理、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是我国今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区域以及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示范区域。以地级市为基本单元,以是否拥有海岸线为标准,我们划定了沿海经济带的空间范围(参见附录)。根据计算,沿海经济带包含了50个城市(含香港和澳门),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从人口来看,2020年沿海经济带人口规模达到2.4亿,比2010年增长2234万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2.1%,比2010年提高3.7个百分点。从经济产出来看,沿海经济带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GRP)达到26.7万亿,占全国GDP的25.3%,较2010年降低了4.2个百分点,但即便如此,沿海经济带经济份额仍远远高于人口份额。
2. 京广京哈经济带
京广京哈经济带连接了从中国大陆最南端到最北端,串联了辽中南、京津冀、中原、长江中游和珠三角等5大城市群,联通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5大水系,发达的陆路通道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京广京哈经济带上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加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以京广京哈铁路穿越行政区为标准,京广京哈经济带包含了41个城市,总面积4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0%。根据测算,2020年京广京哈经济带总人口270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3%,比201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从经济产出来看,京广京哈经济带GRP达到22.3万亿,占全国GDP的21.9%,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
3.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将长江三角洲与长江中游、川渝等城市群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长江为纽带的人口与产业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产业基础雄厚,有一大批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基地分布在该经济带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越的发展条件,是强化我国东中西部经济联系的最重要通道。长江经济带包括了沿江分布的26个城市(州),总面积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2020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约1.7亿,比2010年增长1425万人,长江经济带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12.1%,比2010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20年长江经济带达到19万亿,占全国GDP的比重约为18.8%,与2010年基本持平。
4. 陇海兰新经济带
陇海兰新经济带贯穿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将中原、关中城市群及未来将要形成的天山北坡城市群连接起来。陇海兰新经济带分布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电力、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工业基础雄厚。陇海兰新经济带是我国北方唯一横贯东西的经济带,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中西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陇海兰新经济带由30个城市组成,总面积73.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7%。2020年,陇海兰新经济带常住人口规模为1.0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这一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变动幅度不大。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20年陇海兰新经济带GRP为6.6万亿,占全国GDP的6.5%,与2010年相比略有提升,但变化幅度很小。
5. 包昆经济带
包昆经济带是以包昆铁路为主轴发展形成的带状经济区。包昆经济带贯穿内蒙古、陕西、四川和云南,将关中和川渝两大城市群连接在一起,是西部地区内部畅通要素流动,优化产业分工合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能矿资源开发,沿线煤炭工业、天然气工业、石油工业、原材料工业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包昆经济带由21个地级市组成,总面积4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7%。2020年包昆经济带常住人口总规模117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8.4%,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包昆经济带2020年的GRP达到8.77万亿,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6%,与2010年相比提高1个百分点。
“两横三纵”经济带的人口与经济分布
地区发展差距可以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的相对水平来表示(见图),每个地区人均GRP水平都与全国人均GDP平均水平接近,则地区差距就不存在而来。从数学上看,人均GRP等于GRP与人口规模的商,因而某地区人均GRP相对水平就等于该地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比,我们这里称其为人口-经济匹配度(简称匹配度)。人均占比反映了人口分布状况,GRP占比反映了经济分布状况,二者的变动分别反映了人口和经济的集聚趋势。如果匹配度值等于1,说明该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相一致,如果匹配度大于1,就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于1则说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区匹配度值与1离散程度越大,就意味着地区差距越大。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这里分析各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趋势,并用匹配度判断不同经济带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其变化。
长江经济带人口占比和经济占比都在提高,但其人口占比提高得更快,其匹配度显著高于1,而且变动也不大,这说明长江经济带经济保持较高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并未显著缩小。长江经济带主要问题在于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带空间跨度大,自然地理条件迥异,加之区位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带内呈现出反梯度的发展格局。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水平偏低,宜宾、泸州、重庆三市人均GRP平均为63650元;中游地区有所提高,宜昌、荆州、武汉等七个城市人均GRP为96958元;下游地区显著提高,14个地级城市人均GRP达到129367元,但下游安徽省的安庆、池州和铜陵三地却存在明显“塌陷”,人均GRP仅有60050元,远低于上海和江苏各城市的水平。因此,该经济带建设要重点加快长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安徽境内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带内经济一体化程度。
陇海兰新经济带虽然开发历史悠久,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陇海兰新经济带人口占比变动不大,甚至略有降低,其经济产出占比有所提高,但从匹配度显著低于1来看,该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整体还存在差距,而且2010年以来,经济占比提高速度明显下降,导致匹配度几乎没有变化。2020年陇海兰新经济带人均GRP为68275元,与沿海经济带105675元的平均水平相差较大。该经济带上城市辐射能力有限,超大特大城市数量不多,仅有西安和郑州两座特大城市,尚且没有超大城市,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分工协作还不密切,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水平远不及沿海。
沿海经济带人口占比持续提高,经济产出占比则不断下降,人口-经济分布不匹配程度逐步缩小,匹配度值在2000年高达2.5,2020年降至1.5,人均产出向均衡快速收敛。需要说明,沿海经济带经济产出占比下降并不意味着其经济出现问题,这主要是经济自发调节的结果。沿海经济带发展起步较早、起点较高,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但经典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出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因而一个地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减速,而其他地区在较低起点上起步,经济增速更快,从而导致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匹配在一定发展阶段后开始逐步下降。即便1.5的水平也大大高于1的均衡水平,这就意味着沿海经济带人均收入高于全国整体,就业机会也更多,因而未来人口仍将向该地区集聚。
京广京哈经济带人口占比稳步提高,经济占比先提高后下降,匹配度值在2005年时最高,达到1.73,随后持续下降,近年来下降速度尤为迅速,2020年达到1.14,人口和经济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来,京广京哈经济带经济占比下降比较明显,降幅达到4.8个百分点,而人口增幅仅有0.8个百分点,可以说该经济带人口-经济匹配度下降主要是其经济产出占比降低所致。为什么2012年以来其经济产出占比会有如此大的降幅?进一步测算发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该经济带南北增长严重分化所致。如果把京哈京广经济带划分为北、中、南三部分,东北三省的城市为北部、京津冀和河南的城市为中部、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城市为南部,则可以看到三部分经济发展形势呈现显著差异。2012-2020年间,京广京哈经济带常住人口增长率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为0.03、0.7和2.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6、6.3和7.7个百分点。可以说,该经济带北部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基本停滞,中部和南部的城市人口和经济都在增长,南部更快一些。由此可见,北部城市经济增长下滑是导致该经济带经济产出份额整体较快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该经济带一体化程度不高,中部和南部城市对北部城市带动作用不强。
编辑 | 肖静秋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