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农业生产“工业化”
●探索中国现代农业之道
●利农的现代农业观
2022年元旦假期刚过,福建莆田仙游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利农基地。南国的冬天不甚寒冷,只是阵阵钻入脖子的凉风传达出季节的信息。驱车驶入利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农田,遍布着整齐的钢架蔬菜大棚。时光回溯到2004年,福州人马承榕创建了中国利农集团,把美国的规模农业和日本的精致农业结合在一起,像造汽车一样种蔬菜,打造出了一个“蔬菜工厂”。二十年来,马承榕如同一个绣花匠,让精益求精的匠心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部件,打磨出一种中国现代农业实践的有效模式。
⬆ 利农集团马承榕向采访调研团队介绍相关种植设施与流程
农业生产“工业化”
——模块化种植体系
走进利农集团种植基地的蔬菜大棚,芹菜、香菜和奶油白菜等作物整齐地生长在一排排约一米高架子上的管道中。每一列管道上等间距地排列着一个个圆形的“窟窿”,每个“窟窿”里都有一颗绿油油的蔬菜。利农集团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水培技术。就叶类蔬菜来说,水培蔬菜最符合未来发展走势。水培具有种植周期短、种植环境安全环保、病虫害少等特点,能有效保证蔬菜品质,并满足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然而,水培技术对种植设施和种植管理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欧美发达国家为了达到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变量的控制,会在设施上大力投入,一亩地的建设成本动辄上千万。
利农的水培大棚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水培设施甚至看起来有些“简陋”。利农没有用海绵或杯子来育苗,没有高端的温控设施,也没有消毒和过滤的步骤,水培种植操作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被马承榕称为“丢窟窿”——只需要把蔬菜苗“丢”进水培架的“窟窿”里。“利农有许多六十多岁的工人,同时百分之八十的工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我们不想让工人去学习繁琐的种植知识,去被动适应流程,我们要做的是让流程来适应工人”,马承榕说道。利农将一个个种植流程简化为“傻瓜程序”,一线工人在不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都可以轻易上手。“我们的工人如果在流程中出错,那是我们自己没本事。一定要把流程简化到工人没有机会出错才行”。一般经过海绵育苗、消毒、过滤的水培蔬菜一公斤成本高达四十多块,然而在利农“丢窟窿”种出来的水培蔬菜成本低至一公斤一块五,与传统种植方式的蔬菜成本已经无异,而且病虫害防治上大大胜过传统栽培——水培蔬菜不接触土壤所以很少得病,虫害问题通过在架子上盖防虫网便迎刃而解。
利农将水培种植分为“丢窟窿”、采收和清园(管道清洗)三道工序,每道工序由一组工人负责,这便是利农“水培蔬菜工厂”的三条流水线。所有工人都是站立劳动,不需要像传统种植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动,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蔬菜种植架旁边有一筐筐刚采收的油菜,菜叶青翠,帮子洁白。水培蔬菜非常干净,采收完只需要简单清洗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每个采收筐里有一张编号条,一旦蔬菜存在质量问题可以通过编号溯源到每一名采收工人,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一名工人可以管理8亩地。一个技术总监可以管理800亩以上的面积。水培蔬菜清园后可立即投入种植,节省了传统土培中清园后十余天的犁地、晒地过程。
离开水培大棚,来到距离不远的土培大棚区,也处处体现着种植流程的模块化、标准化。土培种植被简化为打孔器打孔、置苗入穴和采收三步,其余工作都由公司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组成的公共用工负责完成,包括整地、育苗、植保、施肥水、运输及半机械化的分拣加工包装等,而这些都已在利农的长期经营下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在还没种上蔬菜的土培大棚中,田垄上排列着由简易的打孔器打出的一个个苗穴,工人正推着打孔器前进,所经之处的垄面呈现出了均匀的苗穴。菜苗的定植工作也可以用“丢窟窿”来形容——只需要把育好的蔬菜苗放进苗穴里。马承榕说,以往的定植要请技艺高超的广州师傅来做,而现在的“丢窟窿”人人都能做好。至于为什么不使用机械化设备来定植,他解释道:“目前国内的设备最多同时定植两行田垄,韩国设备可以实现同时定植六到八行,但是效率却大不如我们的农民,农民手工定植一天能播种一万六千株。”以往要四个农民一天才能种1亩,在利农的标准化流程下,一名工人一天便可以种1.26亩。传统种植方式下种植一千亩叶菜需要300余名工人,而利农能够将效率提高到50名工人负责一千亩,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
走进一个正在采收的土培大棚,几个女工正在割菜,一棵棵刚割完的芥菜躺在田垄里。场景看似凌乱,实际上十分高效。工人们等所有菜割完以后一起装框,装完框不是由割菜女工一筐一筐搬出去,而是让男工进来4筐一起搬出去。仅仅采收这道工序,又被分解为:割菜、装框、转运三步。马承榕深谙管理效率原则,通过分解流程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每个工人一天能采收三千六百斤,效率甚至高过水培蔬菜。“原来采收完的蔬菜要在地头称重,称每筐菜要30秒,进工厂又要再称一遍。”现在利农采收好的蔬菜不称重,直接运进工厂加工,以加工完称出的重量作为蔬菜的标准重量,减少了之前在田间称菜的冗余步骤。利农就是这样通过标准化每一个种植流程,简单化每一个操作步骤,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传统蔬菜种植的方式,从播种到收割,需要农民在田间完成十几道程序。而在利农,通过模块化程序的开发,一线农业工人的操作步骤被压缩为置苗、采收和清园三步,“标准化”种植,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种植效率。模块化种植一方面节省人力,降低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每个基地只需要一个技术总监就能搞定。另一方面,统一的技术方案使得农田中生长的蔬菜具有相同的外观和品质。最关键的是,成本投入低,产量高、质量好,操作方式简单、易于复制,因此值得在我国其他地区推广。
——定量化种植管理
谈到“数字农业”,我们会想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农业技术,然而利农却对“数字农业”有着不同的解读。国外的智能温室,对温控、光照、氧气含量等有着严格的控制,利农的“数字化”是找到生产环节的标准化数据,量化管理生产的每一步。
在利农的水培大棚里,滴灌系统能够直接把营养输送到植物的根部,种植蔬菜的水培管道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连接到营养液池,池子里有两个大电机。“每个电机上配一个计时器,提前定好时间,工人只需要按一下按钮,营养液便会输进管道中,隔一段时间再关上,蔬菜就靠着机器打开的这几分钟来吸收营养液。”技术总监介绍道。这样做首先能避免营养液浪费,节约用电成本,又能够根据不同蔬菜成长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液套餐”;其次,“停水给氧”(停止输送营养液时,蔬菜根部暴露在空气中自动吸收氧气)的方式在不借助曝氧装置的情况下攻克了水温超过28度供氧量不足的困难。而停多长时间水、放多长时间水,都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同样,利农通过多年科研掌握了水培技术的核心——温度、营养液电导率和pH值三者之间的匹配。通过自研营养液+模块化管理,利农将水培蔬菜种植周期由40-60天缩短至15-20天,植物适温环境由12-28摄氏度扩大至5-40摄氏度,实现了全年无间断轮种,克服了土壤和气候的限制,压缩了种植时间和空间的消耗,成功将年亩产量、产值提升数倍。利农的水培蔬菜已经进入大规模生产,叶菜每年能够产出15-17茬,为传统的4倍,亩产量四万斤,远远超过国外九千斤的亩产量。
——标准化保鲜流程
在利农基地,除了蔬菜大棚,还有集预冷、清洗包装、仓储为一体的自动化车间,被称为“后置仓”。利农的蔬菜采收后立即送入后置仓进行预冷保鲜,随后根据零售商的需求进行预包装或加工,最后通过物流网络直达全国终端前置仓,实现种植基地到前置仓的无缝衔接。传统模式下,蔬菜产地或合作社没有采后保鲜环节,只是进行粗包装分类,经过代理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多个割裂且冗长的流通环节,蔬菜从产地到货架往往需要3-5天时间,叶菜损耗高达40%。在利农后置仓处理后的蔬菜可以直接进行售卖,将蔬菜从产地到货架流通时间缩短至18-24小时,在流通环节中的损耗降低到10%,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更新鲜、更安全的蔬菜充分满足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
——规模化基础设施矩阵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不是成功的全部。要成为一座真正的现代化“蔬菜工厂”,必然需要资本投入来解决天时、地利等外部因素:农民手里租来的土地要平整、规划、深耕;一亩地要20吨有机肥,施肥和灌溉要建地下系统;不同的作物要用不同的大棚,土培大棚一亩要投入四万多元,水培大棚则要投入十万到十二万元。利农成功的管理模式和靓丽的业绩,吸引了顶尖投资机构的目光。利农将吸收的资本投入到基地的基础设施上。利农基地的钢架蔬菜大棚根据闽南地区的台风气候特点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设计,大棚内的水培管道、滴灌系统等结合模块化种植流程进行了改良,实现了功能性和经济性的平衡。每个大棚的四周都有一条“护城河”,所有河渠又都相互连通,这是一套完整的进水和排水系统。大棚之间的交通非常便利,既有平坦的乡间小路,也有机动车能够通行的干道。大棚让蔬菜免于风雨,并能享受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水、排水系统使得农场即使在暴雨、台风的日子里也不至于泛滥成灾。利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约2.3万亩这样的大规模种植基地,立足福建、广东,辐射到长三角、珠三角。
——以销定产的种植计划
利农集团提供蔬菜产品的私人订制,根据超市、学校等不同市场的口味偏好、品质追求,来决定蔬菜的相应品种、规格及供应量。光是辣椒,利农就种了十多种,偏甜型、微辣型、中辣型一应俱全。看似简单的种植结构背后,有着精心周密的种植计划。利农设有专门互联网信息中心,“情报人员”遍布全国主要的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主产区,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不同时间蔬菜价格的变化,以制定最合理的种植计划,保证每种蔬菜批量上市的时候是市场价格最好的时候。同时,利农还通过种子公司来搜集不同时间不同种子的销售量,来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向。利农基于农场面积、种植品类、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信息,分析出农场适宜的蔬菜、供应量和成本,以此来提高产出量和效益。
——信息系统管理溯源
使用数字技术整合农业生产信息,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成立起,利农集团就致力于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利农基地管理及溯源信息系统”现在已经十分成熟,每名一线农工可以通过手机记录每天播种、采收的工作量,实现了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做到产量可控、品质可保、商品可追溯。各级管理者都可以从系统的不同层级中提取丰富的信息,实现各基地群的信息化与工厂化统一管理。利农基地管理及溯源信息系统为传统产业使用恰当、实用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力做出了表率。
利农的生产端突破了传统种植技术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颠覆了大众对于农业“靠天吃饭”和“劳动密集产业”的印象。利农通过近二十年对数据信息的积累,科研技术的开发,对种植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定量的标准化考核,对育苗、营养液使用、防控病虫害等核心技术予以科学整合,变成了一个个简单模块式的操作流程,让普通工人无需繁杂的岗位培训即可上岗,降低了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利农通过数据沉淀以及核心技术积累,形成了一套媲美工业标准的种植流程,在标准化的流程框架上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计件的定量化管理,生产出了标准化的成品。同时,利农积累了种植地区的病虫害、农药使用情况等大量数据,形成了自己的质保技术,每个农场都有技术总监对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大力保证食品安全。
如今,利农集团已发展为全国领先的集科研、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运营商,拥有20个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等华南地区,涉及百余种蔬菜品类。在闽粤沿海一线,面对珠三角、闽南、闽中市场及南菜北调,构建了广东惠州、福建漳浦、福建泉州、福建莆田四大基地群。利农基地都基本实现了迭代大棚、育苗中心、水肥一体化系统,配套加工冷链车间,以及利农基地管理及溯源信息系统,利农有机物基质栽培模式等软硬件设施农业的构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有效管控病虫害,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在产前、产中及产地后置仓等方面形成“短平快”和“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可实现多品种、规模化、全年化生产。
探索中国现代农业之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有大规模的传统农业,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缺乏规模化耕地、缺乏资金、缺乏成熟的运营组织体系,难以形成规模化、多品种、稳定可持续的农产品市场供应。从自然条件上来看,中国地少人多,且由于建设占用、自然灾害、生态退耕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原因,人均耕地面积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使用化肥、农药,大气污染,不科学轮作耕地等原因,耕地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危害农产品质量。农民生产成本上涨,缺乏价格形成机制,收益不稳定,人均收入并不高,且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农村地区劳动力紧缺,导致农业用工成本逐年上升。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蔬果生产及流通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首先,种植环节分散,生产集约化程度低,80%以上耕地面积为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各地生鲜品种、质量价格不统一,地域性强,给集中管理产能、品类、质量造成巨大困难。第二,流通环节层级多,冷链物流建设落后。现行的流通环节割裂且冗长,需要3-5 天,冷链物流普及率低,产地到终端蔬菜损耗率高。另外,零售渠道混乱,农贸市场、街边夫妻店、小摊位仍占主流,消费者购买体验差。近几年来,农产品销售渠道与终端消费者需求发生大幅变化,正在倒逼上游供应链集约化转型,上游生产对设施农业、现代农技、投资资金、产销管理体系等要素的依赖度也随之提升,这对于普通农户和生产合作社来说,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困难。
利农集团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及供应链服务成功实践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标准化、模块化的种植流程,大型自营产地,适宜的农业设施,领先的无土栽培技术,育种、选品、营养液调配的核心数据,使利农的蔬菜种植实现了全年无休,集多种优点为一身——种植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大,可复制性强。同时有效解决了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保护耕地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充分切合中国国情。后置仓实现了种植基地的冷冻与包装处理,大幅提升保鲜能力、降低物流损耗率,缩短流通环节,把控蔬果产业链全环节,提供多品类一站式服务,完美符合新零售需求。
利农集团将农业生产工业化,打造出“蔬菜工厂”——土地是机器,作物是标准化产品,农民是工人,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人多、地少、钱少”国情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对农业产业来说,利农集团是设施农业的标杆企业,通过对用工组织与管理模式的重塑,结合现代化设施,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生产能力;按量化指标进行耕作,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为下一步逐步迈入农业工业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对农民来说,利农将农民变为产业工人,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共同富裕的实现,要把农业和农民结合起来同时发展。而利农基地让农户在家门口获得了土地流转的地租,农户成为利农的产业工人,还取得了更可观、更稳定的务工收入,引进了贫困山区的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解决了农村问题。未来,利农将实行农民“合伙人制度”,让农业工人对产量负责,让产量与工人利益挂钩,农业工人不仅不再靠天吃饭,还能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当中,进一步实现企业与农民共同富裕。
利农的现代农业观
自成立以来,利农从未停止打磨,倾心专注于现代农业模式的探索。唯有坚守这份执念,才能不断迎难而上,突破瓶颈。“匠”和“犟”,是用来形容利农集团创始人马承榕最好的两个字,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看到了实用主义,也看到了试错的勇气。马承榕说,二十年来他走了许多弯路,“身上有着昂贵的学费”。自成立以来,利农从传统的种植方式到如今智慧农业标准化的探索,每一步都从最基础的蔬菜种植做起,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基于市场需求,沉淀出最高效、最经济、最具前瞻性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利农没有盲目追随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没有引进看似高大上、实则不接地气的昂贵设施,而是脚踏泥土,深耕厚植,通过多年的试错和积累,探索出因地制宜的种植经验。这是一项事业创举的成功,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成功。
在如今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的背景下,利农没有跟风炒作概念,而是利用农业大数据、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和农业设施设备,切实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食品安全无忧,改善农产品品种与口感,让老百姓吃上买得起的放心菜,带动农民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并勤劳致富。利农的成功经验说明,最基层的种植技术和服务能力才是农业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利农秉承着“信息化决策、资本化建设、格式化种植、简单化操作、标准化产品、品牌化销售”的六大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三农”特色与终端市场需求的“三产融合”产业链,成为一家集育种、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利农二十年来所走的道路是一条中国现代农业求索道路,其颇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规模化、集约化管理体系,不断拓展着企业的生存空间,维持着数百名工人的福祉。然而,利农构筑的设施农业基地群与运营体系,仅是迈向符合中国市场的现代智慧农业的最初几步台阶。即便已走在时代、科技、市场发展的快车道,也摆脱不了第一产业艰辛漫长的实践求真过程,唯有经过时间和市场的千锤百炼,方可迎来现代农业实践梦圆的那一天。利农是先行者,利农事业已初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