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一位“白领”的“蓝领”事业——对话利农集团创始人兼CEO马承榕

一位“白领”的“蓝领”事业——对话利农集团创始人兼CEO马承榕


3月封面
文章

现代农业需要管理大师
● 现代农业需要管理大师  / 周格非
● 一位“白领”的“蓝领”事业——对话利农集团创始人兼CEO马承榕  / 王嘉梁 陈逸实 鲁志远 邢耀
● 降低成本与抓住市场:农业生产“工业化”——专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  / 夏一祎 陈贤婕
● 设施农业里的产业工人  / 赵安晴 李尚仪 李奕哲
● 天时地利助力福建蔬菜产业发展有为  / 宫宇晴 田蕗

● “地气”带来“底气”: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特色路径   / 唐晓阳

文|本刊研究部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王嘉梁  陈逸实  鲁志远  邢耀

导读

“中国的农业技术是世界先进的,问题在于如何推广集约化的高技术生产。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相信中国会出现很多集约化的大型农场,将农民的土地有效整合加以利用。区位条件也将通过集约化的生产进一步优化”

 

 

⬆ 马承榕说:“农业这个行业里没有白领,不管你做到职务多高的高管,到最后你都是蓝领。因此我觉得情怀是最重要的。”


《中国投资》:
我们了解1997年以来您在多家蔬菜种植公司担任过高管,在蔬菜种植行业有超过20多年的经验。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在创立利农之前的工作经历,这些经历对您创立利农有什么助益?

马承榕 :我大学毕业之后就留校了,做过辅导员,也做过高校的团委书记。在高校待了五年时间,这五年对于我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学校做学生的工作对于我后续的成长与为人处事,包括建立团队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后来离开高校以后,也在政府部门工作过。这些经历,对于我后来跟企业的员工,包括跟外界的一些接触、交往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做人的工作,之前的经历在这方面帮我后续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1995年的时候就到了一家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里面,我待的时间比较长。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很多,从最基本的农业企业运作,包括一些农业知识的获取,到农业模式的探讨上,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在2004年的时候,创立了利农公司。这个公司建立在我将近10年的农业从业基础上,让我们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后续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投资》:您为什么选择从事农业?这是否与您的学术背景或成长环境相关?

马承榕:首先是我本身对农业就比较感兴趣。我从小跟着父母下放到农村,我的父母亲和兄弟也都在农业部门工作,所以我在这一块上本身也有一定的基础。

除此之外,农业是很有挑战的,对我来讲有挑战的事情比较有乐趣。我从事了那么多年的农业觉得这个行业非常难,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我也一直坚持做下来了。做了几十年的时间,在农业这一块应该还是积累了相当的心得的。

当然,我也热爱这个行业,这个应该还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行业里没有情怀的话是非常难坚持下去的。农业本身就是一个白领人士从事的蓝领职业,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的白领都是在大学毕业后去机关单位上班,但是在农业里的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说农业这个行业里没有白领,不管你做到职务多高的高管,到最后你都是蓝领。因此我觉得情怀是最重要的,能够支撑着我一直坚持到现在。

《中国投资》:您是否很早就有了从事农业的长远规划?

马承榕:一般的人没有那么早能够定下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我觉得一个人在30岁之前都是在寻找坐标,寻找自己适合干什么。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还年轻,最主要的是出来积累社会经验,怎么样与人交往等等这些方面。随着个人不断的发展,差不多到了三十几岁以后我们才能找到这个定位。

《中国投资》:您为什么会选择从种植西兰花开始创业?

马承榕:在2005年之前,在中国做农业的人都想做差异化的生产。因为农业就是这样,一定要有差异化的生产。如果没有差异化的生产,当地的农民也能大量产出这些农产品,你还去生产这些产品就很难获得盈利。早期的时候,大家很少会通过设施来实现差异化,还是通过选择种植地纬度来调整实现,比方说在夏天的时候到一些高纬度的地区去种植耐冷凉的农产品,包括西兰花、西生菜等等。现在的企业都是通过设施来调整种植的温度,而不是通过种植地纬度来调整。

2004年利农创立的时候,企业也没有太多资金去建大棚这些设施。利农成立之后的第一个种植基地就是在辽宁辽阳。辽阳这个地方一年可以种两季,每年七、八月份和三、四月份。产出的时间一个在九、十月份,一个在五、六月份,这两个时间刚好都是全国西兰花比较缺少的时候。因为在华南、长江流域、华北地区,这些耐冷凉的农作物在夏季的时候比较难产出,所以全国范围内的西兰花产量都是最少的。我们当初选择到辽阳这个地方种植西兰花就是通过选择种植地的纬度来实现差异化生产。我们在张家口以北的地区,包括张北、固原这一带也有基地,都是以种植这些耐冷凉的农作物为主。


《中国投资》:您为什么会选择从种植西兰花开始创业?

马承榕:利农这十几年走过来,一开始主要是通过资本化来实现差异化的种植。中国的市场就是每年的蔬菜贵的时候非常贵,便宜的时候非常便宜。这主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跟工业不一样,工业是稳定持续的,而农业是有波浪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去寻找差异化的种植,就是通过设施来实现,设施投入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差异化的生产了。

在进行差异化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也研制出了一整套的栽培模式。正是因为这一整套的栽培模式,我们能够把流程进行快速地复制。这种的栽培模式里我们把很多的技术进行一些模块化的研发,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东西做成集成块,或者说是技术包,让我们的操作者只需要简单化的操作。我们的目的就是千万不要让操作者像用以前的照相机拍照,需要调光、调快门速度,而应该是一个傻瓜式的操作。通过这种简单操作能够让我们的产品标准化,在形成产品的标准化之后,才能够实现产品的品牌化。中国的农业跟国外的农业有很大的差别。国外的农业在每一个技术环节上都有很多细分的专业化公司,而在中国的专业化农业公司就比较少。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个技术包之后,让我们的工人能够进行一些简单化的操作。以前我们的种植需要靠技术总监因地制宜,根据时间、气候,再结合经验来安排生产和种植。现在通过流程化,我们就能够快速复制生产,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农业是一个非标的行业,越是非标的行业越需要按流程来做。所以利农在发展十几年以后再往下走就需要强调流程,把农业生产变成一个工业化的生产。


《中国投资》:利农创立18年以来碰到过什么挫折和困难?对此您采取了哪些措施?

马承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上困难,是家常便饭。

步入行业初期,为了生产过程更加的标准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细细打磨。流程的优化就是一个将复杂生产不断简单化的过程。例如,在一块100亩的土地里,我们需要大量统计人员去量化湿度、酸碱度、温度等各类指标,实时监控加以归总。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直到各类指标调控到最优。

在销售端,一些新品种开发得很好,但存在市场接受度的问题。大众消费一般难以快速接受新生品类。近几年来,线上线下的协同销售模式以及国外农产品的引入,提高了大众对新品类的接受度。但在以前,我们每年都要测试三四千个品种,其中一些品种非常好但暂时不被批发市场接受,需要我们的大力推广,这一过程十分艰辛。例如,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贝贝南瓜、牛奶玉米、小西红柿等网红产品,其实我们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种植成功,但当初根本卖不动。

对于农民的素质管理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利农的农场雇工大多是六七十岁,缺乏文化的人群,许多人甚至都不会讲普通话。把他们培养成高技术工人有很大难度。我们在这方面走过许多弯路,一开始,我们老想用我们的标准去培训与衡量这些一线的老员工,后来我们意识到这就像拿大学本科的教科书去教没读过书的人,是非常不合适的。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是使人力操作流程化与简单化,使这些员工只要四肢健全就可以简单完成,无需大量的技术培养。目前来看,这一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投资》:新冠疫情给利农带来了什么挑战?您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马承榕:新冠疫情对利农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疫情带来的人口流动限制给企业劳动力的组织与动员带来困难。这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为农业生产具有时效性,农忙时期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刚需,人手缺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产。但疫情大环境下,几乎全球企业都面临着这一问题,这是疫情时期无法规避的风险。

疫情时期,利农在生产中对生产的品种品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首先,疫情严重的地区餐饮业不景气,导致需求量减少,从而迫使我们减少针对这些地区的产量。与此同时,我们减少了针对高端餐饮业的供货品种的供给,增加了一些平民化品类的供给。再者,我们对一些品种的生产进行流程上的调整,力求把劳动力需要降到最低的一个程度。通过这些调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投资》:越来越多的农业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国内像利农这样规模化的农业公司似乎并不多。在您看来,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瓶颈是什么?

马承榕: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仅仅是要吃饱,更是要吃好。同时,中国面临着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挑战。中国的农业生产正在走向集约化模式,逐步摆脱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以个体农户为单位进行种植的模式无论是对于从业者还是监管者,都无法精确全面地把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给高效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每年生产的接近8亿吨的蔬菜都来自千万家的独立农户而非集约化的农场,中国蔬菜的生产调控将极难把握。集约化管理则能够有效促进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集约化生产使大面积土地置于细致且统一的的环境管控,这是个体农户无法做到的。

我认为,中国的农业技术是世界先进的,问题在于如何推广集约化的高技术生产。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我相信中国会出现很多集约化的大型农场,将农民的土地有效整合加以利用。区位条件也将通过集约化的生产进一步优化。

 

《中国投资》:据了解,利农在福建、广东等地建设有10多个基地。您对利农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马承榕:利农自始至终的目标都是希望能将农业生产转化为工业化的生产,让生产有可复制性,把一个大家觉得非常没有规律的行业,变成为一个可以有标准化生产的行业。利农这么多年一直在这方面进行不断地摸索,利农设计的所有系统也都是希望能够把农业从传统“中餐厨师靠经验”的方式发展成一个可复制的“西餐模式”。很多互联网公司都进入了农业领域,但是他们投资的基本都是销售端,很少有人愿意进入到生产端,因为农业生产没有办法快速复制,十分依赖人的经验。

目前利农的产业还是集中在福建与广东,但接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利农会逐渐进入长江流域。一些比如叶类菜的产品生产,基本上可以在全国进行投资发展,但是像茄果类的生产还是会局限在长江流域以南。我们希望未来在生产流程都标准化以后,将这一套模板推广到全国各地,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进行一个大面积的复制与生产。利农的目标还是会朝着把农业生产工业化的方向去做。

 

《中国投资》:利农是否会考虑尝试其他类型的培育技术?

马承榕:农产品培育需要不断地进行一些创新。比方说利农现在的水培生产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蔬菜的产量与品质。而接下来,利农则会开始试验一些低碳技术,包括减少农药肥料的使用。目前利农将很快推出“防虫网”的栽培方式,即在大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物理的防虫网织系统,这样能够有效解决需要打药的问题。同时,防虫网也能解决暴雨的问题。防虫网的孔很细小,当雨水落在网上后,它会让暴雨在大棚内变为类似喷雾的情况,这对在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帮助的。现阶段,这一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利农也会在今年大面积推出这个模式。除此之外,像对于无土栽培,利农今年也会选择更多地使用秸秆还田模式、有机肥料等等,来进行一个更低碳、更环保的生产,所有培育的产品也都会贯彻“不打药、少打药”的理念。

 

《中国投资》:是否有拓展产品种类的计划?比如花卉盆景、水果?

马承榕:目前不会,我们希望还是能够把蔬菜培育生产的这个领域做得更加专业,可能在未来的5到8年时间里,利农都不会去朝水果、花卉种植等方面去发展。当然将来不知道会怎么样,但在目前的这个阶段,我们还是以蔬菜种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