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公室综合处 图片提供|四川省以工代赈办公室
导读
●总体情况
●主要做法
●取得的成效
以工代赈是党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及时足额给参与项目建设的务工群众发放劳务报酬是贯穿以工代赈工作全过程的核心要求。为切实保障务工群众切身利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指示精神,依托四川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平台(以下简称“‘一卡通’平台”),以“三个坚持”统筹推动各项重点任务,创新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 四川省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一卡通”平台直发调度中心
总体情况
经过3年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四川创新实现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建立“阳光审批”、“阳光发放”、“阳光监管”制度,切实保障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按月精准直达务工群众。截至2023年7月底,四川省运用“一卡通”平台直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6.2万笔次、1.6余亿元,覆盖120个县(市、区),合计惠及2.9万余名群众,劳务报酬发放机制运行平稳高效,促进了“项目建设是载体、群众增收是核心”的赈济初心落地落实,有效提升了务工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 省以工代赈办综合处走访务工群众收款情况
主要做法
(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发放方式。聚焦传统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将劳务报酬发放方式全部整合到“一卡通”平台直发。一是找准问题症结。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通过普通银行卡转账给务工群众,或由施工企业转账给务工群众等传统发放模式,面临着虚报冒领、贪污侵占、追溯困难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剖析传统劳务报酬发放模式面临的问题,发现问题症结在于难以确保“人卡合一”。二是坚持试点先行。支持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试点,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通过普通转账方式打卡至务工群众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为实施“一卡通”平台直发创造良好条件。三是稳步提质扩面。在试点取得有效成果前提下,组织召开省级部门联席会议,印发“一卡通”平台直发劳务报酬试点方案,支持南充、乐山、眉山市试点将劳务报酬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至务工群众社会保障卡,摸索出一整套平台直发做法经验,奠定复制推广坚实基础。
(二)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发放路径。将及时足额给参与项目建设的务工群众发放劳务报酬作为贯穿以工代赈工作全过程的重中之重。一是强化系统思维。严格落实在以工代赈项目可研报告中专章论证群众劳务报酬,在项目概算表中单列劳务报酬发放总额,在申报中承诺“一卡通”发放劳务报酬,明确将“一卡通”发放劳务报酬情况作为以工代赈项目遴选的重要依据,加快构建形成闭环完备的劳务报酬发放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规范发放流程。会同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和四川银保监局专题研究,深度融入全省“一卡通”生态,形成全省推广复制试点经验的思路和举措。规范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拨付程序、各级负责人权责等核心内容,建立程序规范、流程明晰、操作便捷的“一卡通”平台发放流程。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印发“一卡通”发放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工作通知,编制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一卡通”发放平台操作手册,推动建立全省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一张清单”。分层级组织开展操作技能培训,强化日常工作调度,督促按月发放劳务报酬。强化部门联动、凝聚系统合力,实施省级抓统筹、市州建系统、县市区管发放机制。
(三)坚持人民至上,创新全程监管体系。突出廉洁导向,推动建立劳务报酬资金直发机制,着力破解“代办卡”“假办卡”等风险问题。一是确保劳务报酬真实。项目谋划阶段,通过会议方式议定“定人定岗定酬”务工组织方案,科学设置劳务报酬标准、组建务工班组。项目实施阶段,组织签订用工合同、严格执行务工考勤,坚持线下公开公示劳务报酬发放表。项目验收阶段,重点核查劳务报酬发放情况,多措并举确保务工群众参与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劳务报酬数据真实,切实维护参与项目建设务工群众切身利益。二是精准发放劳务报酬。认真落实“一卡通”平台直发规范性要求,健全村组建台账—县乡管审核—银行拨资金—纪检抓监督机制。利用“一卡通”平台对劳务报酬发放数据进行加密,确保劳务报酬发放明细通过平台直报银行系统,有效规避人工篡改风险。三是强化协同联动监管。开发阳光审批及大数据审核模块,前移监督关口、堵塞发放漏洞,提高审核精准性。利用平台“画像”功能,自动识别和防范专业施工队冒充当地群众风险。建立省级调度平台,分资金类别、项目县市区精准管理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情况。打破数据壁垒,纪检、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利用平台,可对受益群众、发放进度等信息进行全程联合监管,从技术层面有效防范“代管卡”“假办卡”等问题。“一卡通”平台由发放补贴资金拓展到发放劳务报酬资金,为进一步利用社会保障卡完善居民服务功能提供了新思路。
⬆ 务工群众“一卡通”收取劳务报酬情况
取得的成效
(一)强化了以工代赈政策惠民属性。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突破了“一卡通”平台仅发放“惠民惠农补助资金”常规做法,有利于与党的其他惠民惠农政策形成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的合力。在劳务报酬发放到账短信中标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字样,强化以工代赈政策惠民助民功效宣传,彰显党和政府为民情怀。签订务工协议、政府按月利用平台发放劳务报酬,确保务工群众劳动更加体面,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尊重,是践行以工代赈政策“初心”的生动实践。
(二)创新了劳务报酬发放管理方式。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渠道建成后,覆盖层级多,贯穿省、市、县、乡(镇),并直达务工群众个人。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提升了劳务报酬发放信息化管理水平,一举解决调度手段落后、精准度不高、追溯困难等系列问题,确保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情况调度便捷精准、数据真实可靠、可追溯可查询,趟出了一条根治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领域问题的新路子。
(三)降低了以工代赈领域腐败风险。通过“一卡通”平台直发劳务报酬,开发阳光审批及大数据审核模块,前移监督关口、堵塞发放漏洞、提高审核精准性,实现“乡镇申报、县级审核、银行支付”等业务闭环管理。利用平台为务工群众“画像”,自动核查是否为本地常住人口,可识别和防范专业施工队冒充当地群众风险,有利于促进项目所在地弱势群体就业。纪检、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可对受益群众、发放进度等联合监管,从技术层面有效防范“代管卡”、“假办卡”等套取、侵占财政资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