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封面故事 > 精准断症

精准断症

2025年2~3月合刊

2月3月合刊封面文章

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城市体检/ 【加拿大】梁鹤年
● 城市体检的历史
● 两种城市体检
● 把S-CAD思维融入城市体检
● 精准断症

● 有效下药
● 层级传导

文|【加拿大】梁鹤年 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前院长、教授

 

导读

断症原则:以城市的定位和愿景去判断城市的健康。

(一)断症框架

● (二)断症流程

● (三)精准结合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可以用不同的指标(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去表达和衡量。体检就是检验这个人相对于“正常人”的达标程度。不达标就是生病。

什么是“正常”?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正常”。男、女、老、幼各有其应有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用在城市体检就是指一个城市的健康状况可以用城市的生态、生产、生活的“健康”维度(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去描述,而每个维度上的健康状况是可以用不同的指标去表达。健康就是达标。正如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类型的城市(可以按功能、发展方向和趋势、规模等去分类)都应该有其相应的“正常”状态——在特定的指标上达到特定的水平。一个城市(可以细分)的健康好坏就是以其达标的程度(包括类与量)来判断。

断症的精和准是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理念。精是“精确”,属定量思维;准是“准确”,属定性思维。逻辑上是先准后精:先要瞄准目标所在(什么方位、什么距离,才不致无的放矢),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弓去射(长弓,短弓)。用在“体检”上就是:先定性病症(断定病的类型和征象,聚焦于“准”),然后衡量其病情(衡量病的轻重,聚焦于“精”)。

首先是为城市定位(断定城市的类型和相应的体检维度和指标),然后才衡量其在各相关体检指标上的盈缺(衡量指标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差距)。最合理和合适的做法是每市的政府自我定位,因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情况/状态和需要/愿景,然后按定位去选择合适的体检指标。这是城市体检的起点。

 

(一)断症框架  

原则:以城市的定位和愿景去判断城市的健康。

确认立场:市政府对自然资源部提供的城市体检维度(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赋予不同权重去表达城市的定位和愿景。

制定目的:市政府按各维度选择(从自然资源部提供的菜单)或自制合适的指标项去反映城市的定位和愿景,作为城市体检的焦点。

设计手段:市政府为每个相关指标核算其“理想值”和“实际值”。

衡量结果:市政府从理想值和实际值之间找出“缺口”(达标程度)去判断该市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框架内,断症的精准聚焦以下:

1.城市定位。市政府要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城市才可以决定用哪些体检指标,和怎样用这些指标去检验城市的健康情况和需求。正如不同年龄、性别和生命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典型健康情况和需求,同样地,不同功能、发展方向和趋势(以下简称“发展”)和规模的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典型城市健康情况和需求。为此,市政府要先确认这些城市“定位元素”和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才能开展城市体检。

2.断症“准确”。一个城市为要充分发挥其特定功能、有效追求其选择的发展方向和维护其规模,市政府会按实际情况赋予不同城市体检维度不同的权重,并在每个维度里选择最配合该城市的情况和需求的指标去进行体检。因此,综合该维度的权重和被选指标的合适度就可以得出“以该指标来断症的可靠性”(断症的“准确度”)。

3.断症“精确”。城市的健康情况和需求会反映在每个指标的理想值和实际值之间的缺口。但是,理想值和实际值可以有不同的“核算方法”,缺口值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和方式会有不同的精确度。综合每个指标的核算方法和表达方式的精确度就得出“以这些核算方法和表达方式去断症的可信性”(“精确度”)。

4.结合精与准。准确和精确同样重要,但在逻辑上应先确定指标选择的准确度,然后尽量提升其核算和表达的精准度。也就是,越准确代表一个城市健康情况和需求的指标就应用越精确的方法去核算它的理想值和实际值以及表达两者之间的缺口值。

 

(二)断症流程  

可分城市定位、准确断症、精确断症、精与准结合4个阶段。

1.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就是定下城市的功能、发展和规模三类“定位元素”。为减轻市政府的工作量和方便城市的纵向比较以及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自然资源部可以提供三套菜单(代表三类城市定位元素)供市政府从中挑选。

市政府考虑了城市的实况和政府的愿景后,会对发挥功能、追求发展、维持规模之间的先后和轻重有所选择。为此,市政府应为每类定位元素的重要性制定分值,并说明理由。重要性是“政治考量”。
还有,城市定位是组合性的:“功能—发展—规模”。举例,如果一个市政府从定位元素菜单做了以下选择:功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发展方向是科技创新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规模是大城市。这意味着它可以有4个城市定位组合:区域性中心-科技创新城市-大城市;区域性中心-“一带一路”节点-大城市;国际旅游城市-科技创新城市-大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大城市。市政府可以选择1个到4个组合去做城市体检。选择的考虑是市的能力和需要,但每个组合会有其独特的定位元素重要性分值表。

为方便核算和比较,整个体检中所涉及的所有分值都是从1到10,以10分代表极重要、极关键、极准确、极精确、极对口等。

2.准确断症
(1)制定体检维度的关键性。自然资源部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制定6个体检维度: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代表6类健康情况和需求。每个城市按其定位,对这些维度的关键性(也就是它们对提升城市健康情况和满足城市健康需求的关键性)会有不同的评价。评价的考虑是每一个维度对其成功发挥功能的关键性、对其追求发展的关键性和对其维持规模的关键性。市政府应定下相应的各维度关键性分值,得出3套(反映3类城市定位元素)维度关键性分值。关键是“技术考量”。

(2)“连结”每个定位元素的重要性和与其相应的体检维度的关键性,得出每个维度在体检中应有的“权重”。

(3)指标选择。具体的城市体检是以“指标”来进行的。选择合适的指标是精准断症中“从准到精”的承上启下环节。6个维度(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有若干指标供选(包括必选、推荐,并容许市政府自制)。

指标选择的一般性原则是:“用这个指标去反映它所属维度的权重是多合适,或多对口,或多准确?”这包括考虑该指标与城市空间规划在时空上关联的紧密性,体现城市现状特点和规划发展方向的充分性。

体检逻辑是越“准确”(反映城市健康状况和需要)的指标应以越“精确”的方法去核算。为此,选择指标是断症中从准到精的关键环节。

维度的权重(相对城市定位)和指标的对口性度(相对所属维度)都属断症准确的考虑。可以用以下形式表达:维度权重分值× 指标对口度分值

接下来就是指标值的核算。这是断症“精确”的开端。

3.精确断症
(1)精确度的意义。指标的作用是量度病情的轻重,但无论是轻是重,量度的精确是关键。如果量度不精确,量出来的病情轻或重都不可靠,下药就难了。病情轻重来自两个变量:理想值(也可称正常值、计划值等)和实际值。为此,断症的精确聚焦于理想值和实际值的核算方法和两者之间差异(缺口值)的表达方式。

(2)两个关键考虑:数据来源要精确,数据处理也要精确。不同指标的数据来源不同:从普查、遥感、行业报告、行政记录到凭经验、凭想象、拍脑袋,各有其精确度。不同指标的数据处理不同:从回归分析、历史趋势推演、电脑模拟到加、减、乘、除、比率、百分比,各有其精确度。

精确度的一般准则包括精准度、完整度、正确度、一致度和及时度。每个准则有若干细节(例如,精准度就包含了质量检查、验证规则、数据剖析、参考数据检查等),市政府要一一考虑,按每个准则打出一个精确度分值,并说明理由。自然资源部可以提供一套参考和指导供市政府去判断其采用的数据来源、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的精确度。

综合5个准则的分值可得出一个综合性的“精确度”分值。每个指标的理想值、实际值和缺口值的精确度都是这样获取的。

(3)精确度打分。市政府应自定精确度的分值。虽然不同指标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会各有其本身的“精确度”,但市政府在操作时会有不同的严谨度和随意性。这些都会影响断症的精确度。因此,由市政府制定精确度分值是最负责任的做法。这样做,市政府可以展示断症的认真和透明,尤其是清楚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中精确度比较弱的环节。若此,算出来指标缺口(无论大小)就更具可靠性,对上级政府更有说服力,而上级政府对市政府提出的规划建议就更有信心。

 

(三)精准结合  

每个维度有其权重分值(来自城市定位),是城市体检的聚焦点;每个指标对所属维度有其准确度分值(“准”的衡量);每个指标理想值、实际值、缺口值的核算方法各有其精确度分值(“精”的衡量)。

“准确度”分值ד精确度”分值得出“精准度”分值。

指标精准度分值与维度权重分值越相配(越高权重的维度里的指标有越高的精准度)这个指标的缺口值越可信,越提升市政府规划建议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