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相互理解,中国和非洲对彼此都没有正确的认识,结果阻碍了双边关系的建立
文I 特约撰稿 万丽眸 肯尼亚自由撰稿人 翻译I 王晓波
● 了解
● 交流
● 认识
● 非洲之声
围绕媒体行业,最大的流行语是“偏见”。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支持者的工具,也可能给很多人造成伤害。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指责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炮制假新闻时,他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媒体议程设定的角色越来越倾向于更主观的政治观点,比如自由或者保守、民族主义或者全球主义,这些词对新闻报道的立场影响很大。
根据FAIR(the Fair and Accuracy in Reporting)网站提供的内容,“媒体在制定文化准则和形成政治话语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力量。然而,新闻媒体和一些其它机构,在报道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方面备受质疑。”
2017年4月,CNN的蒂莫西·斯坦利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什么是新闻?它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是温和的,还可以是自由的;但都要尽可能地客观,可它有时却做不到;现在在互联网时代它还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思考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以前那种在固定的时间坐在电视机或收音机前看或听新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人们花在理解不同文化观点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却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互相攻击上。由于误解和文化优越感,非洲和中国在很多方面都遭到了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报道。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理解,中国和非洲对彼此都没有正确的认识,结果阻碍了双边关系的建立。遗憾的是,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大部分国际新闻都是从国际新闻机构和媒体跨国公司获得的,而这些机构和公司并未花时间认真从公正准确的角度了解事实真相。
了解
黛博拉·蒂加姆教授在《非洲将养活中国吗?》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她说她注意到媒体报道说,中国在大多数非洲国家拥有耕地,可这并不是事实,真实的数字是其拥有的土地数量不足1%。这只是非洲记者们众多不实报道中的一例,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真相缺乏真正的了解。
中国已经开始邀请非洲的记者和编辑来中国实地考察,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以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新闻最可靠的来源是亲眼目睹,记者的亲身经历可以有力地戳穿那些长期以来在民众间制造隔阂的不实之词。
一些批评人士可能会将此称为是中国企图诱导舆论宣传的做法,但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实是,非洲的确对中国缺乏了解,而在一些方面,中国对非洲也同样缺少了解。记者只有了解其所谈论的内容,才可能做出公正、准确的报道。亲身经历有助于记者们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而不再只是听信一面之词。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等出现一位真正精通中国事务的“专家”后,其他记者就会争相效仿,从而产生连动效应。
中国有关新闻交流机构已经组织活动安排了数百位记者前往中国各地实地考察,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并意识到对中国文化下个单一定义无法反映出其丰富性。记者们还与中方媒体行业的专业人士,比如《中国投资》杂志的同行,进行了交流互动,因为中国的记者们也想对非洲有更多的了解。
交流
今年五月,《中国投资》非洲版举办了一场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讨论了怎样认识由非洲人自己书写的非洲史的意义。因为非洲的文化历史大部分是通过口头流传下来的,对不同部落历史的书面记载非常少。可是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以肯尼亚为例,涉及到殖民前、中、后时期的历史教材都是由政府和历史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编撰的。
有一个话题在论坛上引起了最激烈地讨论。由于非洲各国都存在文化的多样性,而记者们又有属于自己的部落,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充满犹疑,担心会被认为是改写历史。在场的中方学者和媒体行业的专业人士这才了解到,非洲记者们在写一些可能会被认为带有偏见的文章时竟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比如,在肯尼亚,一个来自基库尤部落的记者在读了笔者的文章《解除殖民魔咒的回望》后很可能会指控我带有文化偏见,因为我来自其它部落,所以我的文章中的观点可能与他的部落所持的观点不一样。在面对一些历史时间和事实时,由于缺乏记载,无法查找到真凭实据,挑战就更大了,也更难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与非洲一样存在着文化的多样性,但幸运的是,中国的历史基本上都有记载。
历史是文化的一部分,媒体专业人士只有明白历史所起的作用,才能理解当今非洲对外国人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有形或无形的投资所表现出的敌意。中国一直被指责试图殖民非洲,这一荒谬的说法与无知的记者们对殖民主义一无所知有着直接的联系。殖民化剥夺了非洲人民自有的文化身份,而将别国文化强加在他们身上。中国在鸦片战争期间有过类似的遭遇,因此非常懂得尊重和保护其他国家的文化。
五月举办的论坛可以看作是为制止这样的无稽之谈,促进双方对彼此了解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认识
民心相通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倡导的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点,这一政策强调了双方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已经开始学习、理解和欣赏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文化的机会。文化与历史紧密相连,所以去探访那些历史古迹、学习当地的语言、参观不同地区都是必要的,它们能帮助你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些决定。
在来中国之前,肯尼亚的记者们对中国有许多充满误解的报道,比如饮食。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而且它也是中国人喜欢与他人分享的一个方面。如果让我写一篇关于中国饮食的文章,我一开始就会写“永无止境”,因为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美味佳肴我没敢品尝。有时候,这对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是一个挑战,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但是在了解一国文化时,有点冒险精神是非常值得的。
文字描写的文化是简单的,而文化的真实本质是复杂的,需要人们花时间去理解。因此,虽然在中国生活了许多年,我也不敢称自己是中国问题或中国文化方面的专家,因为我所经历的都还只是皮毛。现在媒体上大多数文章不足1000字,视频节目则控制在3分钟以内,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很危险,因为它缺乏深度,容易让人产生不解和形成文化偏见。从非洲一个部落或国家感知整个非洲文化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更需如此。
了解文化时,还有许多思想流派也要了解,因为没有一个尺寸能够适合所有人。今年五月的论坛从学术视角和专业媒体的角度探讨了几种思路,但在媒体上完全摒弃文化偏见是不可能的,本次论坛和这些文化交流项目的目标旨在尽量减少过于无知的偏见。
非洲之声
几十年来,许多关于非洲,甚至是非洲历史的文章都不是由非洲人自己写的。一方面由于非洲的口述历史没有记载下来,另一方面,由于非洲人能够将不同的声音出版、录音或者拍摄成影片的可能性太小了。在我对肯尼亚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最容易获得的文献都在美国的大学里,而且都不是非洲人自己写的。这就可能导致文章中出现的内容不是事实而是偏见,造成读者的误解。
现在中非新闻合作项目的同仁们在重述历史时也面临着两种选择:多些学术性而少些故事性;或者多些故事性而少些学术性。学者们和专业人士充分探讨了两种做法各自的利弊,但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因为每个选项都有其所针对的目标人群。
前文已经提到,书写非洲历史时遇到的挑战是部落间不同文化所引发的偏见,因此学术类的文章可能比较容易避开这一问题,而故事性强的文章面临这类潜在风险的可能性比较高。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非洲人要把自己的声音发出来。要了解非洲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历史,不管它是祖辈们讲的、学校里学的还是曾经有过争议后来达成共识的。非洲留给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象取决于其对历史全面的认知,包括好的、不好的、甚至丑陋的方面,即便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或许只有当每一位非洲公民都能对历史有了很好的了解,并从中获得动力时,非洲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编辑: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