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定调:转型步入深水区
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挑战中,《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体现了决策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坚定决心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10月27日终于发布了。对于面临多重内外挑战的中国来说,此次《建议》为中国未来5年社会经济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转型蓝图。
多重转型步入深水区
关于此次规划的基调已经从近期领导人的种种表态中初露端倪。如早在会议召开之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在公开场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就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和民主民生等方面新的发展命题。
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包容性增长”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实,“包容性增长”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意在倡导通过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达到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最终在《建议》中并未提及“包容性增长”的概念,然而其中所包含的重要原则在全文中均有体现,“强调均衡发展,淡化GDP”成为此次《建议》的最大亮点。
正如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曾经所说,“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区别,过去的规划侧重于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侧重于追求“民富”。
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二次转型将步入实质性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即已经进入了多重转型的阶段。过去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渐进式进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虽然目前GDP位列全球第二,但是人均国民收入仍处于世界中下水平;在成为工业大国的同时,多半人口仍然未能实现城镇化;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科技创新能力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可以说,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都将处于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挑战中,与此同时,本轮周期的收缩阶段与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世界性经济收缩叠加在一起,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同时也是国家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出现困难的重要时期。这些都将倒逼中国加快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建议》提出6大要点,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要求,体现了决策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坚定决心。
结构调整实质性推进
此次《建议》提出要在未来5年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10月20日“现在与未来——中国时局展望”论坛上表示, 这意味着“结构调整要动真格的了”。
事实上,此次《建议》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 “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鲜明对比,并未提出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
对此,外媒也予以了高度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中国将在下一个5年规划里不再像以往那样强调GDP总量的增长目标,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更优质、更环保、可能也较为缓慢的增长上。
在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建议》首次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建议》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看出,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加依靠内需,如果措施得当,这将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总体规模。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拉动内需的“3驾马车”中,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建议》使用了如下表述:“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此外,结构调整还意味着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建议》多次提及,而“服务业”也被定义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事实上,同月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在投资结构方面,《建议》提出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倾斜,其中,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将以水利为重点。
可以看出,中国的下一个5年计划将朝向更依赖内需而不是出口、更依赖科技进步而不是要素投入、资源消耗的目标迈进,同时着力改变中国一直以来重工业占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1、第2、第3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社会转型新起点
如果说“十一五”已经涉及了社会转型的诸多内容,那么,“十二五”则是将社会转型推向新高潮。
正如《建议》所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解决包括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在内的各种问题,如当前备受关注的就业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贫富差距和区域差异等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尽管过去3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令人惊讶的高速发展阶段,但现实中仍面临许多艰巨的挑战:收入差距拉大。这也正是中国政府力求化解的问题。
目前,中国虽然已经是工业大国,然而从人口的就业结构来看,仍然属于“乡村社会”,城镇化水平2009年为46.59%,仍处于国际平均水平之下。因此,要想实现“民富”目标,数量庞大的农村户口人群与城市人口共同富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此也有所涉及,如“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而此次《建议》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具体而言,即“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此外,《建议》把“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到了6大要点之一,足见决策层促进绿色发展的决心。《建议》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建议》将“主体功能区战略”重点提出,并提出要通过绩效考核与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决策层对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树立了明确的标杆,但是如何找到实现的路径,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是更为重大、也更加困难的课题。正如华尔街日报援引清华大学经济学家胡鞍钢的话说,关键是要让地方政府从只追求GDP增长转型为追求诸如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平均收入等其他目标。可以预见,尽管《建议》指出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但是转型是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实现其目标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