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低碳城市探路 地方踊跃试水(九月号)

低碳城市探路 地方踊跃试水(九月号)

2010-10-12 13:40:51

试点省和试点市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这既有利于积累低碳发展的经验,又为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低碳城市该如何建设,目前还没有标准答案——但这一潮流已经到来。

在英国、丹麦、日本等纷纷展开低碳城市的计划之后,8月18日,中国也正式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共计有5省8市参与。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该政策是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绿色发展经验的有效途径,低碳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努力建成我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这3个定位揭示了低碳省区的“探路”意义。尽管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资金等支持政策,但地方政府非常踊跃。解振华表示,很多地方都表达了参加试点的意愿,记者在启动仪式上采访的地方相关人士也表示,低碳省市试点对地方发展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当然他们更希望获得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

“探路”意味浓厚

此次成为试点的省市包括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显然这些地方并不具有类似特征。

在谈到选择标准时,解振华表示,“这些试点并不一定是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得最好的。”他介绍,在筛选中,国家发改委既考虑了这些地区已有的低碳工作基础,也充分考虑了地域代表性和不同城市的类型。

例如,5个试点省中,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各个区域都有一个,在8个市中既有直辖市又有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包括除了县级之外的所有城市类型。

“试点省和试点市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这既有利于我们积累低碳发展经验,又为大家各显神通,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一个巨大发展空间”,解振华说。

因此,此次确定的试点省市被赋予了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二是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三是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四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五是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解振华指出,他们的目标任务要紧紧围绕“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来设置”。

此外,这些试点地区还将承担比其他地区更高、更明确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责任。解振华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把降低碳排放强度指标和能源强度指标分解到各个省各个地区,并希望试点省市在这方面要显示出“先进性”。

积极的地方政府

在承担了上述责任同时,一些地方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试点省市希望国家能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在启动仪式上建议,国家应提供低碳省市建设的一些抓手,比如建立一套地方政府可以比照的标准体系,建设一些示范项目,在土地、项目核准、资金上有政策跟进,这样才有利于把试点工作做实。

而陕西相关人士也建议,最好能提供低碳标准与计算方法,并希望中央能够建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检测体系的建设等。

当然,即便目前尚未有明确支持政策,不过地方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贵阳市发改委副主任黄亚平就对记者表示,“低碳城市”建设本身可以有很多事情做,地方在“产业升级”“能源发展”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事实上,西部地区环境情况复杂,经济欠发达,受制于过去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因此不少地方都希望通过参与低碳经济的建设,摆脱旧有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不过,他们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远大于东部。在排放水平上,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此次列入试点的东部省份城市单位GDP能耗大多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也较高,如广东省已经达到了34%,而西部不仅单位GDP能耗较高,且对于一些能源大省来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仍很低,如陕西省仍低于10%。可以说,低碳之路并不容易。

尽管如此,在此次国家层面推出低碳城市之前,在地方政府的自觉行动中,已经有不少低碳城市的试探。

如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中英“崇明东滩生态城”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气候组织的“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以及保定、杭州等城市的低碳行动。

不同的发展思路

成为低碳城市之后,这些省区也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思路。

如贵阳市主要通过“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构筑“低碳城市”。作为西南地区主要交通枢纽,贵阳市将构建低碳城市交通系统,合理配置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削减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同时,利用贵阳的气候优势,还将在建筑中根据条件采用地热能、水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

 而重庆市提出了3个方面的思路,童小平介绍,就是把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与城市建设结合,与技术创新结合。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重庆市正处于从一个老工业城市向亚洲最大的IT产业基地转型的时期,以低碳为标准进行产业的垂直配套切合重庆的实际。在城市建设方面,目前重庆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外环开发阶段,外环的建设都要在低碳要求下进行。

此外,重庆市今后每年都要拿出项目来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抓手,今年就有20个重大项目,共计投资600亿,这些项目投产后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

天津市副市长王治平提出了5个方面的举措:产业机构调整、促进产业聚集区形成、加强投资项目能源评估、实施工业节能等。目前,天津已经与新加坡合作建立了中新生态城,并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排放权交易所。

辽宁则要把节能目标作为突破口,提出了具体的节能目标,并以鞍山为率先启动的试点,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探索低碳机制。目前,辽宁已经把提高能效的目标责任作为地方政绩考核的内容,同时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提出要大力提高核电风电比例。

广东省则划分了具体实施的阶段。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朱小丹介绍,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初步计划按3个阶段加以推进,自今年8月到年底是准备阶段,将完善低碳省试点方案和思路,制定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同时抓紧建立广东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评价体系、指标。

2011年全年是启动阶段:将组织开展试点相关工作,在全省开展一批低碳发展示范项目,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指标分解方案,建立碳标识等低碳认证制度。

2012年全年是深化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推进低碳发展,狠抓低碳示范省建设,力争在全省初步建立起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机制并不断完善,推进低碳试点的规范。

解振华表示,国家发改委要密切跟踪各地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协调解决试点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支持他们进行一些国际合作。

资料

目前低碳技术和低碳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新领域,各国都在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低碳绿色方式,可以说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均在推进低碳城市的计划,不过其路径也是各种各样,显现出不同的特色。

例如英国,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早在2001年就设立了3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英国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规划。这3个城市均制定了低碳城市规划,重点是在建筑和交通两个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促进城市总的碳排放降低,各种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都以碳排放减少量为标准,同时强调技术、政策和公共治理手段相结合。

而丹麦则主要是以低碳社区、生态城建设为主要的举措,以低碳化节能示范性项目为先导,在社区进行节能实践。如丹麦的太阳风社区(Sun & Wind Community),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公共住宅是指为了节约空间、能源、资源而建立的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公寓。社区的名称“太阳风”就映衬了社区以太阳、风作为主要能源形式的特点,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体系。

在中国,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

“经济性”指在城市中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性”意味着发展消耗低、污染低的产业,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安全性;“系统性”指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部门的参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很好地运转;“动态性”指低碳城市建设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个部门分工合作,互相影响,不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进程;“区域性”指低碳城市建设受到城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固有属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资料来源:陈柳钦《低碳城市发展的国内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