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把握新阶段新要求 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阶段新要求 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文|蔡奕奕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

导读


在推动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着重在补短板、强供给,调结构、优服务,促改革、增动能三方面发力

我国民航发展成绩显著

 新发展阶段民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我国民航发展成绩显著

近年来,我国民航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显著提升,改革持续深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20年底,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达到241个,民航服务覆盖全国90%左右的城市和88%的人口。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正在加快构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大国际枢纽机场和29个区域枢纽机场容量不断提升,枢纽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国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机场由2015年的26个增加到2019年的39个,其中4000万人次以上机场达到10个。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二,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建成投运,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

(二)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全国共有近60家航空公司,运输机队规模达到3800架左右。“十三五”前四年,民航保持了年均11%以上的增速,人年均出行次数达到0.47次。航班正常率较“十二五”有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67%上升到2019年的80%。以机场为核心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快构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28个机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或铁路。通用航空加快发展,“十三五”前四年通用航空飞行小时年均增速达11.7%,其中短途运输、无人机等新业态增速较快。空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了民航运输长期较快发展。

(三)行业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国民航安全水平国际领先,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约0.013,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了重大冲击,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我国民航在世界范围表现优于其他国家,国内旅客运输量增速持续回升, 货邮运输量增速降幅收窄。特别是在国际民航业遭受严重打击,已有十余家外航申请破产的情况下,我国民航业稳住了发展的基本盘,没有大规模裁员和企业倒闭,整体抗风险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民航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发挥战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行业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当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民航战略产业作用不断增强,但在向民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问题,制约了行业发展质量效益的提升。

 新发展阶段民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民航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民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推进和落实。

第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求民航发挥更加突出的战略支撑作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民航具有快捷、安全、高效等特点,以及国际化特征,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质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国际、区域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民航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应当好 “先行官”,为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发挥更加突出的支撑作用。

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民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比2015年实际增长28.6%,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群众对出行服务的需求也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要求更舒适、更便捷、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对民航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对民航发展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三,一系列风险挑战和发展机遇要求民航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据国际航协(IATA)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航空业亏损843亿美元。尽管我国民航在疫情中稳住了基本盘,但也遭受了重大冲击,运量减少、效益下滑、亏损严重,初步预测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可能面临1至2年的恢复期。未来,随着非接触式办公模式的推广,疫情将进一步改变旅客的出行结构和消费习惯,公商务旅客的出行人次可能会下降。危与机往往并存,疫情之下,全货机运输需求增加,医药物资等对时间要求紧、附加值高的货运需求也使航空货运发现了一些新机。随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也将催生交通运输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动能。对于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四,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民航实现绿色集约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倒逼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民航发展面临用地、用海、空域、能源、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约束。民航业要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加快推动绿色集约发展,推进航空器节能减排、绿色机场建设运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能源的消耗。在资源环境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还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空间特征,统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与发展,宜空则空、宜水则水、宜陆则陆。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推动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坚持树立和强化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现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民航高质量发展,要着重在补短板、强供给,调结构、优服务,促改革、增动能三方面发力。

(一)补短板、强供给。针对基础设施短板,要以需求为导向、以规划为指导,着力构建覆盖广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环保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完善区域内机场功能布局,促进机场之间协同发展,与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互促共进。以枢纽机场为重点,补齐能力不足短板,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布局加密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充分发挥民航比较优势。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建设,鼓励在运输机场建设中增加通用航空服务功能。以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为原则,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针对应急能力短板,要强化部门、地方、企业之间的协同保障,整合航空应急资源,建立应急救援保障体系。

(二)调结构、优服务。优质的服务品质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现。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行业发展结构,提升服务品质。一是着力拓展国际航空市场。尽管受疫情影响,目前国际航空市场较为低迷,但从长远看,应研究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为疫情后市场恢复做好准备。重点是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公司和国际航空枢纽,构筑高效通达的国际航空服务体系。二是着力促进航空物流发展。要站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高度,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保障能力,鼓励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向航空物流企业转型,构筑覆盖全球的航空物流网络。三是着力推进公共航空运输服务均等化。加强对支线航空的扶持力度,构建干支衔接的航空运输体系,提高边远地区航空服务覆盖范围。四是着力优化通用航空发展环境。加强基础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规章标准和制度,优化通用航空发展外部环境,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市场。五是着力提升综合交通整体效能。推进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特别是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运营服务等层面衔接协调,推动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打造“一票制”、“一站式”等联程联运。

(三)促改革、增动能。民航发展的新动能蕴藏在改革创新、技术进步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要按照既定部署,加快推进空管体制改革方案落地见效,进一步深化民航空管系统改革,激发空管系统活力,破解瓶颈制约,释放发展空间与潜力。聚焦主要矛盾与市场需求,探索在航线、时刻、运价和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努力实现要素资源配置公平高效,激发市场主体创新能力。研究推动民航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行业数据资源价值,发展智慧民航。


 编辑 | 张梅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