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陆出现了新的紧迫感,美国加紧了对非洲的军事和经济参与
而关键利益是一场能源角逐的赛跑
如火如荼的乌克兰危机已经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地图。某种程度上,类似的暴力局面,也影响着数千公里之遥的非洲命运。
非洲第一经济和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可谓祸不单行,近期连续发生震惊全国乃至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4月14日和5月1日,先是首都阿布贾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导致至少76人丧生,124人受伤,后是阿布贾郊区遭遇一起疑似炸弹袭击,导致多人死伤;同样在4月14日,东北部偏远的波诺州奇博克镇,276名女学生被从校园内劫持,她们年龄在16~18岁之间,至今下落不明,但据信已被卖身为奴或胁迫成为伊斯兰武装分子的“压寨夫人”;3周之后,5月6日,就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踏上尼日利亚大地展开首次访问之时,东北城镇又有11名女生被绑架。这些事件,都是伊斯兰极端势力“博科圣地”(BokoHaram)组织声称制造的,由此引发了愤怒指责政府不作为的全国范围的抗议示威活动。
李克强总理与非洲领导人出席了在阿布贾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会场外面不远处就是手持“女孩们回家吧,我们想念你们”标语的集会者。一年一度的本次峰会,由6000名警察和士兵提供安保,这是尼日利亚迄今为止为一次国际会议展开的规模最大的安全行动。此前,李总理强调,中国是尼日利亚患难与共的可靠朋友,所以,他在与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会谈时表示,“中国承诺将协助尼日利亚打击恐怖主义,尤其是帮助寻找和解救遭到伊斯兰武装分子绑架的女学生”。
但这有可能证明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承诺,一个超越中国自身能力、并因而难以完成的任务。尽管有媒体报道说,李总理承诺将提供“中国卫星和情报机构获得的所有有用信息”,然而,寻找人质的各种努力,首先在于情报能力。情报能力恰恰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短板。
事实上,多方参与、旷日持久、至今搜救无果的马航MH370事件,同样说明,中国的情报能力严重不足。试想,如果中国在非洲东部的印度洋沿岸设有若干座卫星和雷达地面站,由此形成中国大陆—南中国海—印度洋这一广阔而对中国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印太地区的卫星和地面测量网络,那么,也许这场国际大搜救就不至于这般令人扼腕。
而与此同时,据诸多国际媒体报道,美国、法国和英国正派遣专家小组前往尼日利亚。美国国务院说,华盛顿计划派遣一个10人左右的军事人员小组及一些来自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专家,以进行军事、执法和情报共享方面的援助,提供建议并进行评估。法国认为,自己最适合帮助追踪这些在整个西非地区活动的好战分子,因为“这是一个我们非常了解的地区,而且我们的情报机构在这里也很活跃。”英国据说已同意向尼日利亚提供卫星成像方面的支援。来自卫星成像和无人侦察机的情报可能是种种“帮助”的关键部分。
但无论如何,非洲不再是战略死角。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紧张大戏在中东欧展开,突然,非洲大陆出现了新的紧迫感,美国加紧了对非洲的军事和经济参与,而关键利益是一场能源角逐的赛跑。西方大国都在磨刀霍霍,以反恐名义加紧向非洲渗透各自的安全力量。特别是美国,自从2008年成立非洲司令部以来,美军一直在非洲悄悄增强军力,目前至少有5000名官兵在非洲各地活动。位于东非国家吉布提沿海地区的勒莫尼耶军营,如今已成为非洲司令部的行动中心和数千名美军官兵的基地。低调、通常也保密的特种作战任务在非洲司令部的现行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一些直接反恐任务、训练当地安全部队等。
人们看到,撒哈拉沙漠周围的两个广袤地区,即以北的马格里布地区和以南的萨赫勒地区,目前已成为一些伊斯兰极端组织的避难所。总部设在索马里的好战组织青年党(近年来非洲出现的最老练的极端组织之一)和尼日尔与尼日利亚交界处的“博科圣地”组织(实施大规模杀戮和恐怖袭击活动的最残忍势力之一),已成为困扰广大北非、东非、中西非国家的瘟疫,其中,中国公民也深受其害,不时遭遇恐吓、勒索、绑架和杀害,针对中国公民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的问题日益增多。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暴恐猖獗的形形色色的极端组织,都受到了西方错误发动的利比亚战争和业已持续3年的叙利亚内战的残酷洗礼。
非洲是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截至目前,双方关系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政治和文化方面。中国从本国发展中深知,稳定与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为了保障中非之间更为广泛的投资活动和更高程度的经济融合,中国现在是时候捅破窗纸,加紧行动,投入自己的力量,磨练自己的本领,迅速、切实、有效地与非洲关键国家进行战略性接触,密切防务和安全合作,开展航空航天合作,建立情报交流机制,打击愈演愈烈的非洲恐怖浪潮,以及部署包括作战部队从事维和等多种方式的安全存在。
环顾全球各地,非洲还是中国能够发挥政治影响力的少有的国家集团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非洲反殖民化和民族独立运动中,对非洲人民给予了巨大的政治支持,也得到了巨大的政治回报,这个时期可以作为中非关系的1.0版;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冷战对峙结束,中国与非洲开启了各自的国家发展历程,但作为一个过渡时期,仍然被看作1.0版的继续,或2.0版的探索;21世纪第一个10年,直至本10年的2014年,中国将“走出去”作为正式的国家战略,经济合作成为带动中非全方位关系的旗帜,改变了国际商业规则,改善并提升了非洲在世界的政治生态,而这15年,可以视为中非关系的2.0版;现在,以2014作为元年,主客观进程都形势逼人,要求中非关系进入3.0版时代。
世界权力格局正处在一个转折点。新的国际安全形势要求中国迈出历史性的一步,为了非洲和中国的共存共荣,倾力打造由安全合作和经济融合铸就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中国进出口银行资深经理“中非合作论坛”倡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