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新路径

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新路径

201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6.6%,比美国高1倍,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资源型、低附加值产品运输比重较大,要求交通物流更好地服务企业降本增效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为此,本刊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郑剑,解读文件出台背景、指导思想、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

政策制定的背景

《中国投资》:请您谈谈《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出台背景?

郑剑:长期以来,物流成本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比重较高,制约了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015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6.6%,比美国高1倍,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资源型、低附加值产品运输比重较大,要求交通物流更好地服务企业降本增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更好地支撑产业结构升级并向中高端迈进。

 《中国投资》:您认为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郑剑:我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多式联运瓶颈制约突出。目前我国公铁联运仅占铁路货运量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20%〜50%的水平;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仅为2%,而国际上通常在20%左右;综合运输结构不合理,抬升了社会物流总成本。

二是运输组织环节冗余。交通枢纽与物流园区布局、建设衔接不够,物流通道和枢纽集疏运网络不完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运行不畅,货物运输未能一单到底,转运成本过高。

三是标准化集装化水平较低。我国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各环节标准缺乏衔接,集装箱、托盘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应用不广,公路栏板货车比重高达60%,铁路集装箱装车比重只有6.3%,公路货运集装化率只有2.5%,增加了转运装卸的操作成本。

四是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缺失,“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物流互联网平台超过2000个,各类物流移动终端应用近300个,但平台规模小,功能不完善,精确匹配供需信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中国投资》:您如何看待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郑剑: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就是针对当前发展的短板和不足,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以融合联动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以提升交通物流综合效率效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两个融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一是通过交通与物流的融合。聚焦交通物流结合部,打通“微循环”,强化优势互补,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改变传统运输业发展模式和体系,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分割,从硬件、软件、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促进交通与物流之间的融合,有效解决一体化、标准化、网络化等问题,促进综合运输结构更加优化、货物流转更加便利、运转成本更加合理。

二是通过交通物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交通物流先进业态,优化运行组织全过程,推进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发挥交通物流衔接产供销、创造增量价值的作用,向上下游延伸,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信息链、价值链一体联动,实现社会化、智能化发展,营造降低物流成本的良好环境。

 

政策提出4方面任务

《中国投资》:《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具体任务?

郑剑:《实施方案》提出了4个方面14项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全链条、大平台、新模式、优环境”。“全链条”是指打通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大平台”是指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新模式”是指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优环境”是指营造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中国投资》:请您阐述如何打通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

郑剑:“全链条”是以多式联运为重点,强化运行组织、设施设备等无缝衔接,优化一体化服务流程,提高联运服务水平。

一是畅通基础设施链条。在集疏运系统方面,加快实施铁路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货站和物流园区工程,实施沿海和长江主要港口集疏运改善方案,实施2000个铁路货场周边道路畅通工程和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等工程,打通交通物流枢纽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在交通物流枢纽方面,编制实施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布局规划,提出一批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以及一批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解决好不同枢纽站场之间不连通、不衔接的问题。在物流大通道方面,完善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编制实施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和铁路集装箱运输规划,不断完善骨干通道布局。

二是强化多式联运服务。从国外经验看,多式联运是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和系统整体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铁路、高速公路网络规模和沿海港口能力等均位居世界前列,铁路运输总体供给能力充足。为了更好地发挥铁路在多式联运中的骨干作用,《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铁路等大型运输企业和货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在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开展联运服务和创新试点,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航铁联运。同时,要提升长江航运中心铁水联运比重,加快普及公路甩挂运输。

三是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目前,我国运输效率不高、物流成本不低,既有管理分割的原因,也有市场难以有效整合各环节的因素。有必要由政府推动、引导企业(市场)构建“一单制”制度,串联多式联运各个环节,增强物流企业集成、整合全链条的能力。《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单证票据标准化,以整箱、整车等标准化货物单元为重点,制定推行企业互认的单证标准,形成绿色畅行物流单。建立“一单制”要构建电子赋码制度,实现在物流全链条、全环节互通互认以及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我们支持行业协会及会员企业制定出台绿色畅行物流单实施方案,加快推广“一单制”,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同时,要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铁公联运两个关键领域在“一单制”运输上率先突破,大力发展铁路定站点、定时刻、定线路、定价格、定标准运输,尤其是在骨干物流通道上予以大力推行。

 《中国投资》:请问将如何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大平台”?

郑剑:“大平台”通过加快构建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协同共享、分工有序的交通物流服务平台体系,促进交通物流网络与信息网络双网深度融合。

一是发展完善专业化经营平台。近年来,传化公路港、林安物流、“货车帮”“菜鸟”网络等“基地+网络”运营模式的发展,已经形成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面向厂家、商家和物流供应商,提供集采购、运营、合作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交通物流与互联网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调动各方积极性。大力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建设综合运输信息、物流资源交易、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等专业化经营平台。鼓励平台企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推进“平台+”物流交易、供应链协同、跨境电商、金融保险等合作模式。

二是打造信息开放畅通的共享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中国电子口岸、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建设承载“一单制”电子标签码赋码及信息汇集、共享、监测等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构建交通运输物流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交换、存储、监控、查询与统计分析、大数据挖掘等工作。打造一批网络交通物流公共服务产品,推广共享服务移动终端应用。对接铁路、航运、航空等国有大型运输与物流企业平台,对接社会化平台,引导对赋码货物单元提供便捷运输。

同时,加强对各类平台的监督管理。整合共享信用信息,加强各类平台信用记录归集,逐步形成覆盖物流业所有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和预警警示企业、惩戒失信企业、淘汰严重失信企业的机制。

 《中国投资》:请您谈谈如何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

郑剑:“新模式”是依托互联网创新资源整合与物流服务方式,推动产业跨界融合联动发展,促进交通物流供给适应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需要。

一是创新组织模式。完善公路港网络规划布局。有序推广现代智能公路港组织模式,建设一批串接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公路港。实施国家公路港网络工程,构建50个具备多式联运、信息交易、零担快运、仓储配送、政务管理、配套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综合型、100个具备公路货物运输和综合物流基本功能的基地型和一批具备货物集散、中转换装、往返接驳等功能的驿站型公路港。强化公路港服务功能。拓展联盟服务,推动龙头企业、大企业牵头组建公路港联盟,协同运营。加强协同服务,关键是推进运输、集散、分拨、调配、信息传输等协同作业。完善多业态服务,重点是推广生产生活综合配套、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二是推广集装化、标准化运输模式。加大标准化设备推广力度。支持集装化、标准化、模块化货运车辆等设施设备的更新应用,研发推广公铁两用挂车、驮背运输平车、半挂车和滚装船舶。加快研发新型铁路集装车辆、研究制定江海直达船型标准,推动专业化航空物流运输工具研发应用,提高公路集装箱货车、厢式货车使用比率。加强技术标准支撑保障。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现有机构和行业协会加强标准化等能力建设,有关部门将加快修订完善物流园区相关标准规范。开展集装箱联运。重点是围绕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开展绿色低碳联运服务和创新试点。积极探索在沿海主要港口与腹地物流园区之间开行小编组、快运行的钟摆式、循环式等铁路集装箱列车。

三是创新智能配送模式。发展“互联网+城乡配送”,主要是优化城市配送网络,支撑配送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关键是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及时共享、协同响应,对运输仓储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强化“物联网+全程监管”。

 《中国投资》:您认为将如何营造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郑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主要从完善体制机制、相关规划和政策保障方面入手。

一是增加要素保障。一方面加大资金支持,中央将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结构,加大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企业发债、上市等多渠道融资。另一方面加大用地支持,国土资源部门将合理界定交通物流公益设施的范围,在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保障。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明确不同层级枢纽功能和定位,制定完善全国性、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规划,各地要科学安排枢纽、节点等建设任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缩减项目审批核准范围,加快由事前行政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结构,支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清理和规范收费管理,政府部门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铁路、港口等运输企业要清理和简化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按照放管服务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国有运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交通物流企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在铁路市场引入社会化集装箱经营主体,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开放各类信息和接口,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建立口岸管理部门联合查验机制,促进一体化通关。

 

贯彻落实具体行动

《中国投资》:如何贯彻落实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郑剑: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工作,立即行动,部署落实。7月20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胡祖才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部署实施方案。部分省市和交通物流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各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在主会场、各省级发改委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我委要求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发改委将会同交通运输、铁路总公司等有关单位,建立健全规划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推动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重点难点问题。省级政府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的具体方案,细化责任落实,明确职责分工、目标任务、主要举措、进度安排等。要建立健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工作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加快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

(二)突出重点。一是抓重点领域。紧紧围绕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规划建设、国家公路港网络规划建设、骨干物流通道建设、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打造“一单制”等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工作,力争尽早取得实效。二是抓重点企业。以铁路、水运、港口等企业为重点,率先开展多式联运、智能物流配送等试点示范。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企业联盟,推行行业内资源共享和跨区域运输组织。推进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及无车承运等模式发展。三是抓重点区域和通道。在全国骨干物流通道率先推进集装化货物多式联运,在货流密集地区争取加快集疏运体系和经营平台建设,加强口岸后方通道能力建设,开辟一批跨境多式联运走廊。

(三)协调联动。一是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政府要厘清边界,充分发挥交通物流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做优做强。同时,发挥好政府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更好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二是推动相关部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政策协调、监督协调。各地发改部门要主动作为,做好综合协调服务。三是加强中央和地方的上下联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积极性,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文|本刊记者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