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直接投资中的资本外流趋势 不会长期持续

直接投资中的资本外流趋势 不会长期持续

国家及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对3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核准标准,把握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的“走出去”步伐,提高大型项目的投资绩效

 

文|苑生龙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加速增长,但个别企业开始出现盲目甚至是有意的非战略投资行为,使部分投资可能成为资本外流的工具,已引起市场关注及担忧。但目前来看,资本外流规模在我国投资中占比很低,并非投资主导因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步伐仍保持稳健。当前出现的资本外流主要是受到汇率、利率及内外市场环境波动等短期因素的促发,不存在扩大及长期发展基础,可通过加强投资真实性核查及预期管理等方式予以调整及管控,引导企业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资本外流状况

直接投资资本外流的界定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出现资本外流,这一现象直到近年才开始受到关注,目前并无明确定义。事实上,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会形成资本的跨境流出,并造成我国储备资产规模下降。但一般认为,具备国际化发展实力的国内企业,若基于发展战略及获取长期收益的目的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则属于正常范畴,这也是我国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的初衷所在;若企业的直接投资是由于盲目跟风、短期套利、或是出于“避险”目的而向海外转移资产,且进入的行业并非企业的主营领域时,则认为此种直接投资存在资本外流的嫌疑。因而,本文讨论的直接投资中的资本外流,更贴近于广义的“资本外逃”,对企业长期发展及国内市场稳定均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中资本外流规模的估计

由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实意图存在隐蔽性,使得资本外流规模不易监测,目前并无可供参考的统计数据。但根据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以通过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投资行业的分布结构特征,粗略估计易发生资本外流的投资规模占比。

从投资主体看,目前我国央企对外直接投资需由发改委及商务部进行审核,而地方企业投资、尤其是3亿美元以下的普通规模投资只需在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备案,用汇审核等事前管理也相对宽松。普遍认为,地方企业投资中发生资本外流的可能性更高,近年来地方企业投资占总体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占比已达到77%。

从投资方式看,相较于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由于操作方式灵活,交易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短,易被用作实现资本外流的工具。实际操作主要包括资产价格高估、并购后向母公司提供高价服务等方式。2015年中企跨国并购占对外投资总额比重为25.6%(仅统计并购交易额中以直接投资作为资金来源的部分)。

从投资行业看,目前我国直接投资(并购)涉及的18个行业大类中,制造业、信息技术及服务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共设施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实体经济及投资者的主营业务关系密切,主要属于战略性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s),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则存在较高比例的财务性直接投资(Financial Investments),受短期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易成为资本外流的集中领域,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占比约为14.5%。

综上,我国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中,同时满足地方企业、并购、财务性投资这3项条件的投资占总体比重不会超过5%(比例相乘)。若以2016年1701.1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计算,可能出现资本外流的投资基数在100亿美元以内,实际发生的资本外流将更低。虽是粗略估算,但依然可由此判断,资本外流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比很低,不会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要趋势。

 

直接投资出现资本外流的原因

 汇率波动引发美元资产需求扩张

201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进入贬值周期,特别是“811汇改”以后,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强化。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持续转暖,加息成为普遍共识,美元兑主要货币强势升值。在此背景下,国内市场主体呈现由“资产本币化、负债美元化”向“资产美元化、负债去杠杆化”转变,美元资产开始被视作保值及避险资产而受到国内资本的追捧,进而形成了较大的资本外流压力。除间接投资,赴美直接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机构统计显示2016年我对美直接投资达到456亿美元(非官方数据,且统计方式存在高估可能)。赴美投资主体中,地方民营企业占比达到79%,投资方式中并购占比达到96.5%,对美投资行业分布中,房地产及酒店业投资占比最高,达到37.1%。该数据显示,短期因素对赴美投资规模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企业出于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追求美元资产升值等目的而急于开展对美投资,这些受到短期因素促发、而非企业长期战略决策主导下的投资行为,容易形成事实上的资本外流,应当引起关注。

 市场环境调整引发部分企业盲目投资

近年来,由于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增加,“走出去”意愿增强。这一趋势总体上体现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政策也予以鼓励及积极引导。但现实中,部分尚不具备国际化发展能力的企业盲目跟风,在没有合理评估自身资本技术实力及发展阶段的前提下,通过加杠杆等方式盲目扩大海外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相关政策的吸引,国内企业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增速。以美国为例,去年中资对美国消费品及服务业、基础材料、电子、机器设备等行业的投资规模达到105.7亿美元,而2015年仅为12.4亿美元。对美国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在短时间内出现暴增,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暗示部分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且并购交易金额可能存在高估,投资成功率存疑,形成资本外流的可能性较大。

 虚假对外投资等违规违法行为监管不力

虚假对外直接投资属于意图明确的资本外流,主要包括企业以直接投资为名义向海外转移资产,或个人借助违规中介机构以直接投资方式转移非法所得等,均属于投资及外汇管理部门禁止的违规违法行为。由于目的性很强,虚假投资在项目核准备案及用汇申请中,通过瞒报及违规操作等方式躲避监管,主观恶意明显,特别是在当前资本外流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事实上,虚假投资行为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但由于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遏制力度不够。在外汇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对跨境投资真实合规性的核查工作主要由银行窗口代理,实际操作中规范性难以保障,政策落实存在困难,金融机构与投资企业联合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去年1~8月外管局对金融机构的专项检查中,共查处金融机构违规案件504起,共处罚款3239.7万元人民币。由于目前外汇管理部门只能通过排查及专项检查来监督银行工作,监管力度不足,已成为跨境投资中资本外流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及资本外流的趋势判断

目前看,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现象,但资本外流占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很低,并非对外投资的主要趋势,不应进行过度解读。资本外流现象主要是受到汇率及市场环境等短期因素推动,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得到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恢复稳定合理运行区间,造成盲目性及投机性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将逐渐弱化,因而当前出现的资本外流趋势不会长期持续。对于虚假投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则应通过强化对外投资事前监管加以有效遏制,构建起完善长效的资本市场运行秩序。

我国自2015年起已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投资发展已进入全新周期。直接投资结构等方面正日益平衡优化,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投资区位分布日渐平衡,投资向发达经济体及发展中经济体流入均显著增加,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早期的投资目标地集中单一化现象已得到改善。二是投资行业的分布呈现多元化。对外投资已几乎涵盖所有的行业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对高科技及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等行业的投资快速增长,显示出我国企业在投资能力和技术实力方面已明显提升,企业对外产业布局开始向价值链高端进发。三是投资对本国及东道国贡献增加,显现双赢局面。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东道国促进就业及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2015年境外中企向所在国(地区)缴纳税金总额达到311.9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共计122.5万人。

 

政策建议

 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事前管理,细化合规及真实性审核工作

要继续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对企业真实、合规的对外直接投资给予政策支持。但应通过严格项目核准及用汇审核工作来完善对外投资的事前管理,通过有效甄别投资动因,防范当前存在的盲目投资、投机性投资及违规违法投资趋势进一步发展,降低投资的风险敞口。国家及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对3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核准标准,把握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的“走出去”步伐,提高大型项目的投资绩效。此外,在项目核准中还应加强对诸如中概股借壳回归、企业借道上海自贸区逃避事前监管等新出现的异常投资动向的管控。要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找补资本金融项下不合规流出的漏洞,切实加强对企业投资用汇的真实合规性核查工作。

 打击虚假投资与违规用汇,维护资本市场秩序

应密切监测以下4类异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出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行严格查处:一是短期成立的企业,在无任何实体经营的情况下即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二是境外投资规模远大于境内母公司注册资本,且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状况不足以支撑海外实体发展;三是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与境内母公司主营业务差异过大;四是投资资金来源异常,涉嫌为个人向境外非法转移资产和地下钱庄非法经营。此外,还应加强对合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审查,若资金来源追溯为境内居民个人的,按规定审查该合伙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实需性,防止境内居民个人借道境外直接投资渠道进行非法移民和资产转移。

 做好预期管理与信息共享,有效调整盲目投资趋势

针对造成对外直接投资过快增长的部分短期因素,诸如汇率波动、市场环境变化等,相关部门应推进预期管理,多渠道公开市场信息并加强沟通,防范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的自我强化,稳定企业的经营与投资心态。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总体充裕,财政状况良好,良好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是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合理稳定的根本保障。投资管理部门还应加强政策引导与信息共享工作,帮助企业全面掌握投资市场环境,合理预估投资风险及企业自身实力,进而理性制定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