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宏观•政策 > 一带一路 > 携手并进 畅想未来

携手并进 畅想未来

 导 读 

疫情给人们的工作、沟通、生活方式带来全方位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埃中迎来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应借此契机,站在团结抗疫所培育的深厚友谊的高度上,深化拓宽多领域合作,携手向共同未来进发

埃塞俄比亚:转型中的国度

埃塞俄比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埃中双边关系

埃塞俄比亚:对非投资的理想目的地

变幻莫测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2020年是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50周年,周年庆典的主题是“中埃五十年,从古老文明到现代伙伴”,旨在回望过去五十年携手并进的历程,畅想未来两国的合作机遇。埃中两国双边关系贯穿半个世纪,彰显出两国的政治互信与传统友谊,是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过去二十年间,中非合作论坛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埃塞俄比亚在中非交往中持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如今,中国已成为埃塞俄比亚的重要贸易伙伴、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国。


埃塞俄比亚:转型中的国度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0年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经济体量却排世界倒数第三;人均GDP按2011年物价标准计算仅有620美元。埃塞贫困率位世界前列,半数以上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如今形式大有改观,世界银行2000年到2018年的数据显示,世界上人口一千万及以上的国家当中,按人均GDP衡量埃塞经济增速排世界第三,且经济发展成果分配较均衡,2015年埃塞贫困率下降至31%,目前为25%;预期寿命从2000年52岁上升至2017年66岁,同期婴儿死亡率下降逾50%。

埃塞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从现在的1.15亿增至2.05亿,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埃塞年轻劳动人口众多、劳动生产率高。21世纪头十年,经济增长一半得益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半得益于就业率和资本性投资的增加。


埃塞俄比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埃塞在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众所周知,埃塞积极履行千年发展目标议程,并将其纳入本国国家发展规划中,从“可持续发展与减贫计划”(SDPRP)(2002/03-2004/05)到“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GTP)(2010/11-2014/15) 均有体现。埃塞取得了可喜可贺的发展成就,八个千年发展目标实现了六个,贫困线以下人口已减半,肆虐全国的饥荒与营养不良现象有所改善,全国接受教育的人口上升、男女入学比例差距缩减,五岁以下孩童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二,消除HIV/AIDS、疟疾、结核病等疾病的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埃塞政府已制定增强环境韧性、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致力于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和碳中和经济体。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的有效领导和社会各界利益攸关方的有序协调。埃塞实施千年发展目标的经验具有可借鉴性,埃塞通过建言献策的方式,分享实践经验并参与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准备筹划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埃塞政府积极出台扶贫政策,落实国际发展议程框架下的发展计划,例如千年发展目标、《布鲁塞尔行动纲领》以及《2011-2020
十年期支援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伊斯坦布尔行动纲领》)
,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在长达十五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基于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机遇的判断,埃塞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承担相应的国家义务,以坚持本国主导权为原则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将其纳入为本国国家发展规划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迄今实施顺利、进展良好。基于各项政府主导举措的成功实践,埃塞俄比亚制定并实施了2016-2020年第二个五年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计划”,目前正在筹划启动经济发展十年规划。该规划将在过往重要经济成就基础上,广泛挖掘农业、工业、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埃中双边关系

1970年,埃塞俄比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尔后,埃中两国50年的外交关系发展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0年-1974年),建交后翌年海尔·塞拉西皇帝访华,在当时是两国关系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毛主席热烈欢迎埃塞皇帝的到访并设宴款待埃方代表团。1974年,埃塞俄比亚发生革命,政权更迭使两国刚刚建立的外交关系面临挑战。第二个阶段(1975年-1991年),埃塞外交政策主要以意识形态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第三个阶段(1991年-),两国在多领域展开合作,发展伙伴关系。在互利共赢和互不干涉彼此内政的原则指导下,两国关系稳步升至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埃中合作在非洲这片沃土上蓬勃发展、独领风骚!


埃塞俄比亚:对非投资的理想目的地

埃塞为中国企业在埃开展重要基建投资项目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埃塞基于他国的成功模式,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工业发展战略,中企充分抓住了埃塞提供的宝贵机会。

中国对埃直接投资成果丰硕。数据显示,中国对埃直接投资额从2011-2012年11亿美元攀升至2016-2017年42亿美元,提高了近四倍之多。同期,制造业吸引了逾80%的直接投资。目前约三分之二在埃中企集中在制造业,是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

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埃塞俄比亚的年轻劳动人口约1.1亿之多;埃塞化石燃料、矿产资源较少。目前,全国农村人口占比80%,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人口占比大致持平,这意味着随着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过渡,埃塞经济社会结构性转型将进一步释放潜力。综合以上因素,埃塞有望成为继中国、越南等国后下一个劳动力价格低廉、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

为了加大外资吸引力度,埃塞俄比亚投资委员会修改了投资宣言,修订后的投资宣言于2020年1月获议会批准。埃塞投资政策,特别是外商投资政策将发生重大方向性调整。其中一个重大调整是新成立的由总理领导、由地方政府长官组成的投资理事会,以及投资董事会开始允许民营资本方代表参与。

新版投资宣言对外资开放许多新领域,并引入了负面清单制度,只有负面清单上的产业对外资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其余产业则对外国投资者全面开放。


变幻莫测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并演变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尽管疫情在第三波蔓延时才到达埃塞,埃塞未受重创。然而截至目前埃塞确诊病例达5846例,并有持续增长态势,这对本就脆弱的埃塞公共卫生系统造成很大压力。为了及时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埃塞政府成立了由埃塞总理阿比·艾哈迈德博士领导的多部门疫情防控工作组,该工作组和下属执行机构的中心目标是统筹领导对抗新冠肺炎这个隐形敌人的战役。

新冠肺炎疫情首先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紧要关头应急政策重心应该放在如何通过政府公共投资,通过调用发展合作方、民营企业和基金会的物资资金支持,强化卫生系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正逐渐演变成经济危机,在有效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之时,各国只能通过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工作单位、学校、餐馆、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等举措控制疫情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埃中两国疾控中心正在通过信息共享、经验互鉴、资源整合,合作共建一个强大的非洲公共卫生系统。

4月16日,中国派驻一个由12名传染病专家、呼吸疾病专家、重症医学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驰援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协助埃塞抗击疫情。中方提供救援物资和医疗专家的做法广受欢迎,在帮助埃塞提高疫情应对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埃塞公共卫生机构将呼吸机、患者监视器、吸入机、氧气面罩、检测试剂盒、个人防护装备列为短缺物资后,旋即获得马云阿里巴巴基金会、华建集团、三一集团等领军中企的物资支持,彰显出两国政府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总结过往、展望未来

疫情给人们的工作、沟通、生活方式带来全方位、结构性、系统性的影响,世界各国捉襟见肘,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埃中迎来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应借此契机,站在团结抗疫所培育的深厚友谊的高度上,深化拓宽多领域合作,携手向共同未来进发。疫情后时代,多措并举、重振经济至关重要;复工复产、保障外资亟待安排;重启航线、鼓励旅游业、开展自由贸易刻不容缓。埃塞俄比亚与中国恪守承诺,全力克服当下的共同挑战,为两国人民创造璀璨美好的明天!

编辑 | 张梅

翻译 | 齐晓彤

设计 | 孙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