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海外投资 > 中拉整体合作注重均衡全面

中拉整体合作注重均衡全面



中拉整体合作注重均衡全面

 文|张梅

——专访外交部拉美司拉美地区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周育琦

  导 读 

以中拉论坛为主要平台推进中拉整体合作,加强同地区其有关一体化组织和多边金融机构对话合作,打造全面均衡的中拉整体合作网络

● 合作现状

● 务实合作的有利条件

● 中拉合作渠道与措施

今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家峰会在珠海举办,会议围绕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把握中拉经贸发展新机遇的主题展开广泛讨论。为此,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拉美地区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周育琦接受本刊专访,解读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规划与措施。

合作现状

《中国投资》:近年来,“中拉整体合作”频繁出现在中拉领导人讲话和双方合作文件中,很多读者对这个概念还不太了解,能否介绍一下“中拉整体合作”情况?

周育琦:近年来,中拉整体合作热度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了中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中拉整体合作既是一个新提法,也是一个老话题。

新,是因为开展整体合作的主要平台中国—拉共体论坛(简称“中拉论坛”)成立于2014年,相较于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其他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多边合作机制,中拉论坛还很年轻,论坛和中拉整体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老,是因为中拉双方此前为实现整体合作这一目标已经奋斗多年。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拉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利益融合不断深化,中拉都希望能够在推进双边合作的同时,通过开展整体合作推动中拉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发展。为此,中拉领导人多次就建立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直到2011年12月,涵盖拉美和加勒比所有33个国家的拉共体成立,为中拉论坛建立提供了重要抓手。

2014年7月,首次中拉领导人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下,中拉领导人共同宣布正式建立中拉论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国投资》:中拉整体合作的主要平台是中拉论坛,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论坛情况?

周育琦:2014年7月,中拉领导人共同宣布正式成立中拉论坛。此后,双方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时隔仅半年,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即于2015年1月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标志着论坛正式启动,是中拉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涵盖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所有国家的合作平台,推动中拉关系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阶段。

2018年1月,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习近平主席专门致信祝贺,肯定中拉论坛为推动中拉各领域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倡议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得到与会各方热烈响应。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率团出席论坛会议,时任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拉共体31国派团与会,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等4个重要地区组织和多边机构代表出席。

经过四年多发展,中拉论坛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拉共体“四驾马车”外长三度举行对话,规划设计论坛建设。新增7个分论坛,举行了20余场活动,为双方在政党、基础设施、企业家、反腐败等广泛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350亿美元中方对拉一揽子融资举措和300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运转良好,推动双方务实合作优化升级。中方对拉政府奖学金、人员培训、青年交流、文化艺术、科技合作等项目进展喜人,拉方直接受益人数逾万,几乎覆盖所有拉共体成员国。

务实合作的有利条件

《中国投资》:中拉双方在论坛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周育琦:首先,一带一路带来无限机遇。今年1月,在习近平主席倡议下,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新篇章。目前已有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更多地区国家及一体化组织表现出参与合作的强烈意愿。随着拉方对倡议理解持续深入和项目示范效应不断显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上升,有利于中拉加快对接发展战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其次,中方融资举措带来可靠支撑。350亿美元中方对拉一揽子融资举措已累计承诺批贷90多个项目,总金额近200亿美元,涉及基础设施、能资源、科技、信息、产能合作等广泛领域,覆盖拉美和加勒比20多个国家。300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也已投入运营,并支持了有关国家能源项目。中方融资合作大手笔助力拉美国家打破互联互通建设瓶颈,推动形成中拉金融和经济合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另外,专业领域分论坛创造交流空间。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自2015年起每年在澳门举行,已成为双方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界共商基础设施合作、探寻互利商机、提升中拉务实合作水平的重要平台。中拉企业家高峰会是中国首个旨在促进对拉经贸合作的机制性平台,每年轮流在中国和拉美举办,规模持续扩大,影响逐年深化。今年11月,第十二届高峰会在珠海举办,中拉围绕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把握中拉经贸发展新机遇的主题展开广泛讨论。

最后,多边金融机构拓宽合作渠道。中国是美洲开发银行成员,双方设立的20亿美元联合融资基金为拉美国家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明年美开行60周年年会将在成都举办,相信这一盛会将进一步促进双方交流合作。拉美开发银行同中国进出口银行建有战略伙伴关系,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开展诸多有益交流。中方还是加勒比开发银行正式成员。这些多边金融机构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深耕多年,情况熟、渠道多、人脉广,正在成为中国发展对拉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中拉合作渠道与措施

《中国投资》:企业如何才能参与使用350亿美元一揽子融资举措呢?除此以外,在中拉整体合作框架下还有其他对拉金融合作举措吗?

周育琦: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中拉领导人会晤时,宣布在中拉整体合作框架下提供350亿美元对拉一揽子融资安排,包括对拉优惠性质贷款、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和中拉合作基金。

对拉优惠性质贷款总额为100亿美元,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负责实施,分为援外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两种方式,由借款国有权对外举债的主权级机构直接作为借款人,或由借款国政府指定的金融机构或企业为借款人,但同时须由借款国主权级机构提供担保。贷款项目须由借款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

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总额为200亿美元,由国家开发银行负责实施,采用市场利率和商业化方式运作,具体信用结构和条件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项目开发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企业与中资企业共同完成,并向国开行提交正式申请。

中拉合作基金分为中拉联合融资基金和中拉合作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两个部分。其中,中拉联合融资基金总额为20亿美元,由中国人民银行出资,委托美洲开发银行实施。中拉合作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为30亿美元,2016年1月投入运营,按商业模式运作,中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均可提出项目申请。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上述举措具体情况、申请流程、使用办法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可以查询中拉论坛官网:www.chinacelacforum.org。

此外,201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同加勒比建交国领导人举行会晤时,提出30亿美元对加勒比一揽子合作举措,目前正在跟踪加勒比国家交通、电力、工业园区、炼厂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拉时宣布设立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当年6月,由外汇储备、国开行共同出资设立并正式运作。基金总规模300亿美元,首期规模100亿美元,通过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投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等领域。

《中国投资》:除了中拉论坛以外,还有哪些开展整体合作的渠道呢?

周育琦:当前,我们同超过10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组织建有合作机制,其中交往较多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太平洋联盟等。

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委内瑞拉被暂停成员国资格,玻利维亚尚未完成“入市”手续),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四国GDP之和占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总量约一半。南共市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中南贸易额占中拉贸易总额逾四成。南共市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对话关系的拉美经济一体化组织,双方早在1997年就建立了副部长级对话机制。今年10月18日,中南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了新一轮对话,双方一致认为要在既有良好合作基础上,抓住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的重要机遇,推动中南合作走深走实,共同发出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声音。

太平洋联盟由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组成,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四国GDP之和占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总量约四成。联盟是当前拉美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之一,发展势头快速,国际影响不断增强。中国与联盟贸易额占中拉贸易总额约44.4%。自2013年成为联盟观察员国以来,中国参加了联盟与观察员国历次对话会,联盟则几乎每年在华举行投资论坛,向中方企业界开展自我推介,还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举行旅游路演,向中国游客介绍四国旅游资源。

当前,南共市和太平洋联盟正加快融合进程,初步估算,两组织如完成融合,将形成一个总人口4.8亿、GDP总额4.5万亿美元,对外贸易1.66万亿美元的大市场,占拉美八成以上市场份额。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将进一步提升南共市和太平洋联盟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拉美和加勒比一体化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将继续坚持平等相待的合作原则、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以中拉论坛为主要平台推进中拉整体合作,加强同地区其有关一体化组织和多边金融机构对话合作,打造全面均衡的中拉整体合作网络。

⬆2018年1月22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圣地亚哥开幕。图为与会代表开幕式后集体合影(CFP)


   文  | 张    梅

编辑 | 杨海霞

设计 | 姜灵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