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海外投资 > 自贸协定惠及中瑞投资 ——专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

自贸协定惠及中瑞投资 ——专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

《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瑞方将对中方99.7%的出口立即实施零关税,中方将对瑞方84.2%的出口最终实施零关税

文/本刊记者 张梅

《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7月21日中瑞两国了签署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郎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此中瑞经贸合作将开启新篇章。作为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中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瑞自贸协定将会给两国贸易带来哪些直接实惠,如何为两国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提供便利,就此,本刊记者对来华履职半年有余的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进行了专访。

突破与创新

《中国投资》:您如何看待中瑞自贸协定对目前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

戴尚贤:首先,从本质上讲,中瑞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这也是两国双边贸易额呈跨跃式增长的原因。

长期以来,瑞士对中国的出口存在顺差,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新的自贸协定不仅能够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很大程度减少瑞士产品出口中国的贸易壁垒。在自贸协定签署之前,中国的商品进入瑞士基本是没有税的,或者是非常少,而瑞士的商品进入中国需要交税。

其次,中瑞自贸协定几乎涵盖了中瑞之间所有经济贸易交往的领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长达一千多页的中瑞自贸协定为中国企业选址瑞士提供了详尽解读,欢迎中国企业到瑞士投资。

第三,由于自贸协定惠及领域广泛,因此,它不仅使两国企业的相互投资更加便捷顺畅,而且,也促进了中瑞双方多个产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更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促进教育,科研等领域的互动。另外,瑞士是一个极具创新力的国家,相信自贸协定将会使瑞士更多更好地展现其创新能力。从文化角度考虑,将会加强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这就是自贸协定将给我们带来的更多便利以及改善。瑞士非常确定自贸协定将会提升两国经贸关系。

《中国投资》:自贸协定在新机制、新规则的制定方面有哪些突破?

戴尚贤:《中瑞自贸协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劳工就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议题,在涉及环境保护专门的章节中,特别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支撑的关系,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签署自贸协定时,同时签署了与自贸协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协议,以提升对两国人才权益的保护。我认为,自贸协定另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首次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权利和义务。

瑞士是世界高精尖制造技术聚集的强国,在医药、精密仪器、机械、化工,甚至金融服务领域,极有优势,瑞士的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瑞士意义重大。同时,中国也正在成为创新力越来越强的国家,每年都会有许多发明专利产生,2013年,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一,由此看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中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自2007年至今,中瑞两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对话合作,并通过对话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中瑞自贸协定将知识保护纳入其中,正是体现了两国对此高度重视。

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自贸协定对农业、医疗领域的产品及服务有所放宽。在农产品方面,瑞方还对中国有出口利益的23项加工农产品在取消工业成分关税的同时,将农业成分的关税削减40%,使中国农产品在瑞士市场获得优于其他国家的准入条件。瑞士同意与中方开展中医药合作对话,并承诺将就中方中医服务出口主要障碍等问题提高透明度和与中方加强信息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另外,中国非常注重发展服务业,而瑞士的服务业发展具有优势,尤其是瑞士银行、金融服务、物流、IT等产业都比较发达,自贸协定也将服务业纳入其中,两国都可从中获利。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讲,自贸协定制定了法律的框架,两国成立联席委员会,监督自贸协定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法律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如产品原产地保护规范、海关程序等规定的落实等,为两国市场良好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

惠及多领域

《中国投资》:自贸协定的生效将惠及哪些产业领域,同时为双方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戴尚贤:在自贸协定生效之前,中国出口到瑞士的许多产品关税很少,甚至是零关税,自贸协定的签署,更大程度减少了中国出口瑞士产品的关税,协定显示,99.7%的中国产品出口瑞士享受零关税政策,几乎涵盖100%的中国产品。瑞士产品出口中国将分3期享受不断降低的关税,最终将有84.2%的产品出口到中国享受关税优惠。

当然,这些数据仅仅是表层反应,我更希望从惠及两国经贸关系的角度看待自贸协定,它无疑将推动中瑞两国经济的发展,未来两国相互投资时,在对方国家得到更多的保证及拥有更加坚定的信心。

目前,中国和瑞士的企业家对双方国家投资环境的认识有些偏差,中国的一些企业家认为瑞士的市场太小,地理位置距中国较远,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差异,工业生产的配套服务和工业生产规模有限,不足以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关注,同时,对瑞士企业或其他外国企业来说,进入中国市场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市场上存在一定的盗版及侵权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对于瑞士的国土面积以及人口数量而言,瑞士的市场非常大,而且国民购买力较强,资本成本较低,货币稳定,同时许多产品是在瑞士进行再加工或通过瑞士中转,因此,瑞士是非常开放的国家和市场,在欧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企业总部的理想目的地。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升,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将会享受庞大的市场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带来的效益,目前中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规范法制的市场,会减少外国企业投资中国的障碍。

《中国投资》:您认为目前哪些领域是瑞士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热点?

戴尚贤:瑞士地处欧洲大陆中心,毗邻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对于希望能在一夜之间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的企业家而言,这点优势不容忽视。目前,有超过1000家跨国企业将总部设在瑞士,相信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会使中国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对于高端创新型企业可以选择到瑞士投资建厂或者建立相关机构,瑞士在研究科研领域具有先进优势,研究机构众多,高科技人才集聚。中国想要出口更多高质量的商品,瑞士的机床设备可以帮助中国生产更多高质量的商品。瑞士正擅长于此。

现在,中国正在进行一轮经济改革,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向服务业,包括医药、交通、IT领域侧重,瑞士在上述领域技术非常先进,这将会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瑞士的热点。

展望未来

《中国投资》:对自贸协定生效后双边经贸合作的前景,您如何评价?

戴尚贤:协定生效前,中瑞双方是相互重要的贸易伙伴,贸易往来每年呈两位数递增,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中法贸易额,此外,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中国是瑞士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亚洲最大贸易伙伴,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五大贸易伙伴,两国业已存在的良好双边贸易关系将会不断发展,自贸协定带来的优惠条件,将推动两国投资和贸易不断增长,同时我们也将寻找未来更多的机会。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不断转型发展,瑞士会与中国有更多的互动与经贸往来,对此我充满信心。

关于中国—瑞士

自由贸易协定

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与瑞士联邦主席在伯尔尼共同做出了关于进行中国-瑞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决定。

2009年11月,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即与瑞士联邦经济部长在日内瓦宣布成立中瑞联合研究小组,开展联合可行性研究。

2010年1月26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与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表示,于2010年2月4~5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有关启动中瑞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的会议,并在年内正式启动谈判。当年是中瑞建交60周年。

2013年7月6日,经过历时两年多的九轮谈判,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和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在北京签署中瑞自贸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和世界经济20强国家达成的首个自贸协定。

瑞士联邦经济、教育和研究部于2014年4月30日宣布,《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的内部审批程序已经完成,该协定于7月1日正式生效。

2014年7月1日《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