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印度经济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中长期看,印度政府一系列深层次改革,令其有望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和领跑者之一
近年印度经济形势
上世纪90年代拉奥政府改革以来,印度经济长期维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根据IMF提供的数据,1992-2010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速高达6.85%,仅次于中国,居发展中国家第二位。基于印度经济取得了成就,国际学术界甚至提出了“印度模式”这一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概念。然而,2011年以来,印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1-2012财年印度经济增速仅为6.7%,较2010-2011财年下降2.2个百分点;2012-2013财年印度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至4.5%,为本世纪以来最低水平。2013-2014财年以来,印度经济逐渐企稳,2013-2014财年前3个季度印度经济增速分别为4.4%、4.8%和4.7%,但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从产业结构看,制造业增速下滑是印度经济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2012-2013财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1.1%,较2011-2012财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2013-2014财年前3个季度印度制造业甚至呈现负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1.2%、1.0%和-1.9%;而同期印度服务业仍然保持了5%以上的增长速度,与金融危机后初期基本持平。
从支出法结构看,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是印度经济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2012-2013财年,印度投资(含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同比增速仅为2.3%,远低于2011-2012财年的9.2%。2013-2014财年前3季度(即2013年4-12月),印度投资同比增速仍仅为2.4%,稍高于2012-2013财年同期的1.7%,但仍处本世纪以来较低水平。
受国内食品、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供求关系趋紧、货币汇率走弱、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高企等因素综合影响,印度通胀水平持续处于高位。2014年2月,印度CPI同比上升8.1%,其中食品类上升7.8%,能源类上升6.1%,住房类上升9.1%。
印度长期以来处于严重的经常项目赤字状态。2012-2013财年,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4.8%,为本世纪以来最高水平。近几个月来,印度出台了适度限制黄金进口等一系列政策以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加之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对机械、电子等工业品的需求增速下滑,经常项目赤字有所缩小,但印度联邦政府预计2013-2014财年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将降至3.3%。
由于印度政府需要支出大量的补贴用于从国外进口燃料和各种食品等原因,印度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而金融危机之后,为拉动经济增长,印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据IMF统计,2009-2012年,印度年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一直在4%以上,高于警戒线。印度政府最新报告称,2013-2014财年印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预计将达到4.8%,为金融危机后最高水平。
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深层原因
割裂的社会结构导致印度经济呈现出独特的二元结构。印度的文化、宗教和历史决定了印度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一个可以称为“精英阶层”,其成员多属于传统的菠萝门、刹帝利等高种姓,且在独立前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对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决策具有较强的影响能力,与发达国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数印裔欧美人士均出身于该阶层,但该阶层人数很少,不到印度总人口的1/5;另一个则是由大量城市贫民、自耕农、雇农和无业者组成的“落后阶层”,该阶层多属于低种姓,甚至属于没有种姓的“贱民”和“其他落后阶级”,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目前尚难以解决温饱问题。
这种割裂的社会结构是印度经济呈现出独特的二元结构特征。一方面,由于印度存在一批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相似、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英语水平较高、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高端人才,因此印度在软件、医药、金融等部分高端产业领域得以率先发展,Infosys、兰伯西制药等企业在同类企业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以软件业为例,2011年印度软件业出口额高达712.87亿美元,远超过同期我国的97.4亿美元和巴西的10.56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居第一位。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底层人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甚至缺少文化教育,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导致印度在劳动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至今仍未全面完成从农业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过程,整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前中期阶段。
这种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是近期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深层次原因。首先,从产业发展路径看,从农业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在大量劳动力无法转化为产业工人的背景下,印度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明显落后,对其保持长期高速增长构成严重制约。而精英阶层所主导的部分高技术产业虽然在金融危机前一度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这些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缺少内部需求作为支撑,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无本之木”。其次,这些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无法“自食其力”,大幅度加剧了政府用于救济的财政负担,成为印度财政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赤字水平又显著制约了印度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推动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在目前印度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偏低的情况下,印度对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很弱,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很容易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价格,客观上加剧了印度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长期分散割据和殖民地历史双重影响导致政府决策效率显著偏低。自古以来,中央集权制不是印度主要的国家形态,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印度2/3的历史处于诸侯割据时期。这使得印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以不同地区、村落乃至种姓为划分标准的大量相对封闭的利益集团。而印度曾被英国殖民数百年的历史导致印度经营阶层较早接触了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理念,导致印度独立后最终选择了西方的代议民主制政体。在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印度独立以来,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多个彼此倾轧的政治集团,各地方党派数量多达1000多个,往往一个县、一个子种姓就能够形成一个政党,不同党派之间利益倾轧极为严重。
因此,虽然表面上印度中央政府在财权、事权上的权力远大于下属各邦,但无论在中央政府内部,还是在各邦政府之间以及邦政府内部,各种利益冲突和政治斗争持续不断,严重制约了印度各级政府的决策效率,甚至相当一部分地区根本不遵从中央政府的号令。如印度东北地区的加尔格答曾是亚洲纺织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其地方政府执政党和中央政府执政党理念存在严重分歧,导致过去20年内整个东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缓慢,当地居民仍处在严重贫困之中。再如,由于中央、州一级制定的基础设施投资规划往往由于会影响某个县、甚至某个村中大地主的利益而被迫延期,甚至停工。德国、日本、韩国等多家跨国公司均出现过因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而取消原定投资计划的现象。近期印度议会内部难以就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达成一致意见的背后,同样反映了不同党派、不同地区乃至不同种姓和子种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冲突。
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错配。1992年拉奥政府改革以来,由于政治、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印度整体上选择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弱,更强调维护劳工权益、保护环境等公共职能。如印度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但很多领域的环保要求在纸面上要高于我国;而印度劳工法甚至被称之为“最严格的劳工法”,对劳工权益的保护程度甚至在纸面上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印度经济基础是否相适应,在国际学术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论。从亚洲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形成“合力”,从而实现迅速的追赶甚至反超;而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帕累托的静态最优解,但却很难主动实施能够有效改变自身要素禀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对于改革之后的印度而言,发挥自身在高端精英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最有市场效率的,但却不是最有利于印度经济长期发展的;而打造基础设施、建立经济特区、引导农民转化为制造业工人等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收效并不明显,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印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传统宗教文化理念并不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传统印度宗教文化中,每个人先天地属于某一种姓,而不同种姓在生前乃至死后所处的位置均是完全固定的。这种文化使得低种姓的人群能够安心处于极为贫困的状态,自愿将剩余价值中的绝大部分交由前一个阶层,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也削弱了广大劳动者通过后天努力改善自身状况的积极性。同时,在这种文化下,不同种姓能够从事的工作类型也是固定的,这就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此,整体上看传统的种姓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是很难相容的。虽然印度独立以来,逐渐接受了很多现代思想观念,种姓制度也早已废除,但由于印度没有经过剧烈的社会结构变动就实现了民族独立,尼赫鲁、英迪拉、拉尔夫等历届印度政府领导人也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大幅度的思想革命,种姓制度的影响至今仍在,在少数农村落后地区甚至根深蒂固,印度从根本上消除传统宗教文化理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仍需时日。
未来增长走势预测
短期内印度经济将逐渐小幅回升,但增速将远低于金融危机前。为应对印度经济增速下滑的现状,印度出台了加快项目审批进度、限制资本外逃等一系列短期措施,并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制造业投资。上述政策对稳定市场信心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印度经济已经基本企稳。印度统计局最新预测称,2013-2014财年印度经济增速将达到4.9%,稍高于2012-2013财年水平。然而,如前所述,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印度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大量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化、消除传统宗教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均需要长期的制度性变革才能实现。因此,短期内印度经济增速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前8%-9%的较高水平。IMF预测2014-2015财年印度经济增速将达到5.4%,仅稍高于2013-2014财年水平。
从中长期看,印度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光明。从印度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看,印度政府对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近年来,印度政府大力推进财政制度改革,以改善财政状况;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制造业,缓解供给瓶颈;强调对落后地区、低种姓和“其他落后阶级”的扶持,在就业岗位和接受教育等方面适当向低种姓倾斜,等等。虽然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尚未充分显现,甚至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印度近年来加大了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进口大量机电设备,客观上也加大了印度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但这些政策是印度经济重回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所必须实施的。若印度政府能够坚持按照上述战略方向进一步出台各类经济政策,上述深层次矛盾有望在中长期内逐渐消除,届时印度在劳动力、高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将会逐渐得以充分发挥,仍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领跑者。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