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建立中日韩合作框架的历程
●新时期中日韩合作面临的挑战
●RCEP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注入增长新动力
●推动中日韩经贸与投资合作政策建议
近年来,中日韩产业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等影响下,中日韩投资合作仍保持稳步增长。在新发展格局下,应积极拓展中日韩合作领域,推动中日韩共同投资基金落地、建立中日韩产业与投资合作先导区、加快打造中日韩企业交流合作机制平台等,进一步巩固中日韩合作积极成效,对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及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中日韩合作框架的历程
1999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马尼拉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建立了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机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日韩合作建立了以领导人会议为中心、21个部长级会议为主体、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为支撑的全方位合作体系,务实合作涵盖经贸、交通、信息、海关、环境、科技、农林等近30个领域。中日韩合作框架是区域公共产品的框架,可以视作基于非西方文明智慧和经验而提出的新全球化方案,这一全球化方案与欧美主导的全球化方案相比更加强调开放、合作和共享,既要维护全球资本的利益,也要充分尊重和包容复杂的社会多样性,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共同治理。
中日韩合作为三国各自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为企业界和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实惠,符合三国共同利益。当前,有较多的双边、多边和全球机制对稳定三国关系、促进三国合作起到积极作用。新形势下,中日韩合作需要更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未来应搭建更多的中日韩合作平台,建立稳定的战略框架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和共同治理。
新时期中日韩合作面临的挑战
美日、美韩同盟强化,中日韩合作不确定性上升。美国总统拜登于今年5月20至24日访问日本、韩国,出席美日澳印“四边机制”(Quad)首脑会议并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拜登访问日韩期间,美韩发布联合声明称,两国将从军事、经济、技术方面进一步加强同盟关系,试图将传统安全同盟提升为“全球全面战略同盟”。美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将确保美对日延伸威慑的可靠性和韧性,巩固延伸威慑的双边对话机制。此外,拜登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韩国、日本等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该框架企图构建“对华地缘政治经济包围网”,重塑区域经贸规则,恢复其亚太经济框架主导权。
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三国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全球产业链已进入重构变革期,本土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跨行业和跨业态深度融合,知识垄断成为新特点。中日韩产业发展模式相近,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制造业领域,日韩当前空前重视产业链自主可控、分散化、本地化,多次出台补贴政策,支持其在华企业将医疗物资、汽车零部件等关键产业链转回国内或转移至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在能源领域,三国能源进口呈现同构性竞争态势,为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又都采取相似的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加剧围绕能源进口源的竞争。同时,三国能源领域制度化合作程度较低,仅通过“东北亚天然气管道国际会议”等二轨活动维持沟通。
中日韩多双边合作机制进展缓慢。中日韩三国倡导建立或共同参与的区域小多边合作机制主要有环日本海经济圈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自2012年以来,中日韩FTA谈判已完成16轮,虽有所进展,但前景渺茫。环日本海经济圈构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践行“雁阵模式”经济发展思路。然而,该构想自提出至今已有30多年,却始终停留在概念阶段,且呼声已日益走弱。总的来看,受地缘政治、中美博弈加剧、日韩贸易摩擦等内外因素影响,三国关系起伏不定,未来三方小多边合作仍不容乐观。①
“中日韩+X”合作新模式仍面临挑战。2018年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首次提出“中日韩+X”合作模式,拟围绕产能合作、减贫、灾害管理、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联合项目,发挥三方在装备、技术、资金、工程建设等方面特有优势,共同开拓多方市场。“中日韩+X”合作既尝试谋求共同利益,也试图补全中日韩合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这一模式机制尚未明晰,也未出产标杆性成果。同时,三国均为境外投资强国,都面临产业海外同质化竞争、传统产业合作空间收缩、海外市场国情复杂等压力与阻力。三国合作能否开拓新领域,形成新模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RCEP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注入增长新动力
RCEP进一步增强中日韩三国间贸易黏性。在RCEP协议框架下,中日韩三国承诺的服务贸易开放水平远超东盟与三国各自签订的“10+1”协议。RCEP生效前,我国对日韩进口产品零关税率仅为19%和43%;日本对中韩进口产品零关税率均为45%;韩国对中日进口产品的零关税分别为48%和14%。RCEP生效后,我国对日韩承诺的零关税率最终将达到86%,日韩对我国零关税率也将达到88%和86%。关税大幅度下调势必带来“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促进三边贸易深化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内集中的趋势更加凸显。RCEP进一步放宽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有力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一步协调融合。日贸易振兴公社报告显示,RCEP成员国贸易在三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占比基本达到40%以上,有时甚至能够达到50%以上。韩大韩贸易振兴机构专家表示,中国不仅是生产基地,也是中高端材料供应基地。RCEP生效以后,全球价值链在东亚区域内可进一步巩固、稳定。
RCEP使中日韩形成“间接”的自由贸易网络。海关数据显示,我与日韩贸易量占RCEP 14国贸易总量约40%,RCEP原产地证书超过一半出口地指向日韩。在中日间长期未签署自贸协定的背景下,RCEP促进形成“东亚贸易闭环”的作用更为明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21年峰会主席范吉利斯·维塔利斯表示,RCEP将推动亚太自贸区(FTAAP)构建。APEC已经提出通过RCEP与CPTPP两条路径构建FTAAP的动议。此外,日韩有关专家也表示,RCEP为三国在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利用数字技术防疫等领域合作带来新机遇。
推动中日韩经贸与投资合作政策建议
持续推动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是推进中日韩在RCEP协定后续谈判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RCEP不少规则仍需继续谈判完善,尤其是涉及原产地规则调整、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电子商务领域的关键问题。对此,中日韩三国应更好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二是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建议中日韩对标CPTPP推动多边谈判,进一步提升中日韩贸易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谈成中日韩自贸协定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共同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三国对非市场化行为形成共同立场,更好推进全球经贸规则改革重构,推动中日韩及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
深化中日韩金融合作。一是推动中日韩共同基金落地。研究推动中日韩共同投资基金尽早落地,鼓励三方有实力的金融机构组成联合投资体,寻找可行合作方案,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三方共赢。二是构建三国汇率协调机制。借鉴欧盟成员国在财政、货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经验,推进三国外汇政策协调,建立联合应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防火墙。探索中日韩货币建立更好汇率协调机制,争取逐步取代美元的东亚驻锚货币角色。
研究推动建立国家级合作先导区。探索围绕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医药、新能源、跨境电商等领域,推动创建中日韩产业合作先行先试引领区。以财政、税收、金融、贸易投资政策突破为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产学研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合作。探索共建“三国三园”和“三国多区”的合作模式,摸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和配套机制,为深化中日韩产业与投资合作搭建新平台。
注①:倪月菊,中日韩经贸合作跨入RCEP新时代 增强三国黏性和韧性,进出口经理人. 2022,(02)
参考文献:
1. 倪月菊,中日韩经贸合作跨入RCEP新时代 增强三国黏性和韧性[J],进出口经理人. 2022,(02)
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新形势下中日韩经济发展合作的挑战与新机遇[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0.
3. 李向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 匡增杰,中日韩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系列丛书编写组编著.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