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整体合作标志着中国完成与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整体性合作的全方位覆盖
2015年1月8~9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正如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高度评价的那样,中拉论坛正在创造历史,“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整体同中国的首次握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的拉中关系,乃至世界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合作日益密切,双方经贸、政治和人文交往盛况空前,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源因素。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测算,在2004~2013年中拉贸易“黄金10年”期间,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拉动拉美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中拉高层交往日益密切,过去十多年里中国领导人出访拉美年均2次,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访华则更是家常便饭。空前密切的双边交往为此次中拉合作的换档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概括起来,中拉整体合作的意义集中体现在3个层面:
战略布局的“双覆盖”
一方面,随着中拉关系的快速发展,双方迫切需要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近年来,中国对拉贸易、投资的对象国和领域过于集中等局限性更加突出,尚未与中国建交的12个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对华经贸合作与民间往来也难以获得大幅度提升。中拉论坛形成了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共同发展的机制平台,汇聚双方对提升合作质量,克服合作对象和领域局限性、不平衡性的高度共识与合力。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等3个重要成果文件,达到为中拉整体合作“开好局、布好棋、迈好步”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中拉整体合作也标志着中国完成与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整体性合作的全方位覆盖。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访拉期间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提出构建“五位一体”,即“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未来合作新格局。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相隔不到半年中拉论坛就由愿景变成现实,充分表明中国和拉共体各成员国高度重视联合自强与“南南合作”的历史大趋势,注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相互合作效率,创新合作机制,充实和扩大合作内涵,力图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生产链重组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并发挥更大作用。
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集中了33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以中拉论坛为起点,双方将突破原有的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模式,在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新水平上展开各自资源优势的互补与互助。根据《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双方将通过具体的政策措施和“1+33”协商机制,在政治与安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工业、农业、科技创新、人文等13个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一贯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合作伙伴自身发展需要,重在帮助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许多拉共体国家经济结构亟待从单一资源型向产业多元化转型,迫切需要改进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中国具有资金优势和企业“走出去”的发展需要,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发展经验,有充沛的优势产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着雄厚生产能力、良好技术能力和先进装备水平。中拉整体合作不仅将超越国别合作的局限性,更为重要的是可在更大的地域和通过更广泛参与,实现双方合作政策、规则、标准的逐步统一。对于中国而言,有利于推进下一步对拉产业对接和市场整合,乃至自贸区的建立;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而言,中拉整体合作同样将促进其内部一体化机制的联动和整合。
务实灵活的机制探索
多边合作需要发动机,但其可持续动力并非来自强者对弱者、大国对小国的主导甚至强制,而是来自平等参与和协商式民主;不是来自以脱离各成员国发展实际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高门槛,而是充分考虑相关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照顾彼此舒适度,很好地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体的利益。基于对拉共体各成员国差异性的认识,中拉整体合作机制采取以“多边”和“双边”两个渠道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双轮驱动”策略,各方可以在中拉论坛及相关领域合作框架内,共同商定重点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此外,这一机制还十分注重构建双方全方位互信和各类行为体的参与机制,将通过设立企业、教育、智库、媒体、青年等专业性分论坛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从而确保中拉整体合作的溢出效应在各成员国社会获得广泛和持续性认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