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海外投资 > 黎巴嫩及其电影经济

黎巴嫩及其电影经济

2024年8月 文/ 关恺拓 赵娜

文|关恺拓 赵娜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译制部    图片提供|关恺拓

导读

“黎巴嫩经济之所以成功,除了强大的银行体系以及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黎巴嫩已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电影拍摄中心。”

黎巴嫩:地中海岸的古文明更迭

● 黎巴嫩电影:废墟碎片下的雪松精神

● 黎巴嫩经济:内战的余波

● 中黎合作:丝路互助同行

 

   

黎巴嫩:地中海岸的古文明更迭

黎巴嫩作为中东国家之一,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国土面积为10,452平方公里,东部和北部毗邻叙利亚,南部接壤以色列,西濒地中海。首都设在贝鲁特,全国共有8个省。根据2021年统计,黎巴嫩人口总数约为677万,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除此以外,黎巴嫩还有亚美尼亚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阿拉伯人等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多年内战和民族特性等因素,黎巴嫩裔人口多于国内人口,世界各地的黎巴嫩裔人口约1500万。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英语。黎巴嫩是宗教多元化国家,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黎巴嫩的历史是中东地区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在古代时期,黎巴嫩地区的原住民是腓尼基人。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公元前16世纪后,黎巴嫩相继受到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的统治。公元前64年,黎巴嫩被并入罗马帝国。公元7世纪初,黎巴嫩并入阿拉伯帝国。公元11世纪末,十字军侵占黎巴嫩,随后受埃及统治。1517年,黎巴嫩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历史上,黎巴嫩人民曾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17世纪初,黎巴嫩埃米尔法赫鲁丁二世势力逐渐壮大,新建了一支军队并实行社会改革,建立起事实上独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军压境,法赫鲁丁二世投降并被处死。18世纪末,黎巴嫩埃米尔贝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法赫鲁丁二世的未竟事业,利用农民起义铲除了几个强大的封建家族,将统治权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他与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结盟,把土耳其人逐出了黎巴嫩。1840年,埃及军队从黎巴嫩撤退后,英、法两国为争夺黎巴嫩的市场,不断挑起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斗争。土耳其乘机于1842年重占黎巴嫩,并将黎巴嫩分为两个省,北部由亲法的马龙派封建主管辖,南部则归亲英的德鲁兹派封建主统治。1860年,黎巴嫩发生基督教马龙派教徒与穆斯林德鲁兹派之间的激烈冲突,法国出兵干涉。此后黎巴嫩成为得到国际承认和保证的自治区,由土耳其政府任命并经法、英、俄等国同意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长官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黎巴嫩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为共和国,颁布了宪法,但仍保留法国的委任统治权。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基于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黎巴嫩与法国的渊源颇深。由于法国的殖民地政策更倾斜于基督徒,黎巴嫩基督徒对于法国有着别样的感情。与大多数殖民地国家人民对宗主国的态度不同,他们不仅不排斥法国,还积极接受法国文化。而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素有“中东小巴黎”之称,该国有约40%的人口能流利地使用法语。目前,黎巴嫩70%的学校中“外语”这一科目教授的都是法语。近年来,受叙利亚内战爆发的影响,大量阿拉伯难民涌入黎巴嫩,部分黎巴嫩人更加怀念曾经的”托管时代”。

 

⬆ 俯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黎巴嫩电影:废墟碎片下的雪松精神

作为中东电影生产大国,黎巴嫩素有“地中海东岸的光影殿堂”之称。黎巴嫩电影产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尽管电影市场仅有五百余万观众,但观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较高。本国针对电影产业出台政策保护,院线上映电影需保证30%本土电影,相较其他阿拉伯国家而言影院普及率较高,观众络绎不绝。本国每年生产25部电影,一半电影在国际院线上映,票房为本国GDP提供支持,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黎巴嫩电影经济版权份额占比为0.29%,同约旦(0.1%)、摩洛哥(0.05%)、突尼斯(0.09%)相较而言,优势明显。尽管在阿拉伯国家中,黎巴嫩电影产业发展较好,为全国经济提供较大贡献,但黎巴嫩电影产业投资开发目前有待发掘。

雪松屹立之壤,光影茁壮成长。纵观历史,1936年,第一部阿拉伯语有声故事片《在巴拉贝克神庙之间》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问世。该片公映后,由于效果反响较好,被制成五部法语拷贝,售至法国和北非部分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黎巴嫩独立,本国电影业发展迅速,制片公司纷纷成立。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大量的投资进入电影业,至此黎巴嫩电影业进入黄金时期。期间,黎巴嫩电影之父乔治尔·纳赛尔导演作品《何去何从》提名入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进入21世纪之后,2003年,黎巴嫩成立电影基金会,致力于资助黎巴独立嫩电影人,为电影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并助力黎巴嫩成为国际电影制作中心。同时,通过协调各方,搭建平台,与法国电影协会保持良好的沟通,每年报送优质黎巴嫩电影参加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发展。

2019年,一部名为《何以为家》(又译《迦百农》)的黎巴嫩电影登陆中国院线,瞬间引爆了当时的电影市场,影片提名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成为当年最亮眼的一匹“黑马”,最终在中国内地斩获3.76亿票房。许多青年观众第一次接触到黎巴嫩电影,也是通过该片,更多的观众对黎巴嫩产生兴趣。虽然两国文化背景相差甚远,但共通的情感与人性的光辉却通过一块块大银幕,搭建起中黎两国青年群众的沟通桥梁。如今,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会有更多的黎巴嫩优秀影片与中国观众见面。

 

黎巴嫩经济:内战的余波

黎巴嫩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内战爆发前,黎巴嫩曾享有中、近东金融、贸易、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首都贝鲁特曾是中东金融中心,外汇和黄金可自由买卖。全国有72家银行,其中商业银行65家。黎银行多为私人所有,其中较大的有奥狄银行、黎巴嫩-法国银行、毕卜鲁斯银行等。黎巴嫩经济之所以成功,除了强大的银行体系以及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黎巴嫩已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电影拍摄中心。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黎巴嫩国内生产总值达18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576美元,经济增长率为-7%。截至2022年,黎巴嫩通货膨胀率达171.2%,失业率达29.6%。外贸在黎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实行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经济相协调的外贸政策。出口商品主要有铁铝铜,板材,金属废料,黄金制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欧盟、阿联酋、中国、美国、土耳其等。2022年1~8月,黎对外贸易总额为133亿美元,其中进口额107亿美元,出口额26亿美元。

据黎巴嫩海关统计,2023年1~8月,黎巴嫩贸易总额约为130.7亿美元,同比下降18.4%。其中,黎进口额10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出口额23.8亿美元,同比下降20.1%。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为中国、希腊、瑞士、土耳其、阿联酋。

从国别地区来看,黎巴嫩前十大进口来源地分别是中国(12.8亿美元)、希腊(11.4亿美元)、瑞士(10.3亿美元)、土耳其(8.3亿美元)、意大利(6.1亿美元)、美国(4.5亿美元)、埃及(4.1亿美元)、德国(3.4亿美元)、阿联酋(3.3亿美元)、俄罗斯(3.0亿美元);黎巴嫩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分别是阿联酋(4.8亿美元)、土耳其(1.5亿美元)、伊拉克(1.3亿美元)、埃及(1.0亿美元)、瑞士(0.9亿美元)、美国(0.8亿美元)、法国(0.8亿美元)、叙利亚(0.7亿美元)、卡塔尔(0.7亿美元)、约旦(0.6亿美元)。

据阿拉比亚网站2023年12月22日报道,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侨汇和旅游复苏带动下,预计2023年黎巴嫩经济将增长0.2%,这是其2018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但受加沙战争影响,在边境冲突没有任何重大升级的条件下,2024年黎经济将萎缩0.6%至0.9%。报告指出,旅游业和海外汇款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对黎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在黎经济各组成要素中,虽有部分较易受到国际和地区形势影响产生明显波动,但由于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补充,已形成了一套黎特有的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避免黎经济陷入整体衰退的困境。至于黎国内的政治纷争、高企的政府债务等等,更多时候也仅停留在“政府”层面,对黎普通人民的生活和实体经济运行所造成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而黎固有的人文因素所形成的“软件”资源,支撑着黎这一特有的经济模式,使得黎经济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地区环境、脆弱的政治安全局势和动荡的全球经济氛围中,保持动而不乱,持续发展。

 

中黎合作:丝路互助同行

中国和黎巴嫩自197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中黎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黎双方不断加强政策对接,合作前景广阔。

2006年11月,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与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签署在该校设立孔子学院的协议。2008 年11 月,中黎两国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来黎巴嫩旅游实施方案的谅解备忘录》,黎巴嫩成为第六个与中国签订旅游合作协议的阿拉伯国家。2009 年,中国港湾公司与黎巴嫩的黎波里港务局共同签署了“的黎波里港扩建工程”二期项目的承包合同。

2010年5月,中黎签署2009~2012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黎巴嫩同年赴上海参加世博会,黎巴嫩经贸部长萨法迪来华出席黎巴嫩国家馆日活动。2014年,黎巴嫩政府决定建设“大贝鲁特”引水工程,全长约22公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其量身定制了两台当时世界最小、直径仅为3.5米的硬岩掘进机,并于2018年3月克服施工难度大和施工距离长等难题,实现顺利贯通,协助解决了贝鲁特居民的饮水问题。同年,中国电影频道联合黎巴嫩国家电视台联合举办“中国电影展播周”活动。

2020年5月,中黎签署政府间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近年来,中方在黎巴嫩举办“欢乐春节”、“中国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双方共同举办了双边文化日、文艺演出、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增进了双方的友谊与了解。同年12 月,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在首都贝鲁特正式开工。这是中国援建黎巴嫩的首个成套项目,将成为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新里程碑。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对黎巴嫩直接投资存量44万美元。相信在双方政府的努力和两国友人的支持下,中黎“一带一路”合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