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做在的位置: 中国投资 > 海外投资 > 让世界理解真实的中国

让世界理解真实的中国

面对世界各地肤色不同的听众,在当地时间5月28日全美最大的图书展的演讲台上,潘家华面带微笑,眼神坚定,他时而双手紧握,时而单拳托出。这位年轻时在中国一所农学院园林系学习的学者,此时正面对着全球“位高权重”的发达国家学者,高声宣讲着中国的雾霾治理和中国的生态文明。整个会场一度鸦雀无声。

30多年前,像潘家华这样的中国学者是没有资格在美国书展上演讲生态文明的,那时,中国学者关注的只能是怎么填饱肚子、如何避免挨冻等问题。但是,3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他有了这样的资格。

潘家华和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事们深知,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正产生着不可逆转的深刻影响。

“中国奇迹”与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在1978年的GDP总量是3650亿,人均382元;2014年是63.6万亿,人均46352元。36年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大约在13.3%左右!13亿人,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5000年的文明史,短短30多年,中国这个庞大的“睡狮”突然醒来后,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这被世界上很多人惊呼为“中国奇迹”。

目前解释中国奇迹的各家之说,在理论上是不统一的。这也难怪,解释经济发展的理论本来就被分割成不同的门派,各据一隅,画地为牢。

这些质疑主要有三种。(1)“大分流之谜”即“李约瑟之谜”的更具一般意义的说法,即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一度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近现代中国不再具有这样的领先地位;(2)“中国奇迹之谜”,即在改革时期中国经济为什么以及靠什么实现了高速增长;(3)“中等收入陷阱之虑”,即中国能否延续以往的高速增长过程,从而按照预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近年来,面对身边突然成长起来的这个“巨无霸”,很多西方学者多次尝试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是怎样由盛而衰,以及能否由衰至盛这一宏大命题。

在这些分析中,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的声音较大。中国威胁论者说,欧美国家在快速发展中,为了解决能源消耗和市场竞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战争屠杀,中国肯定也不会例外。中国崩溃论的人物华尔街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查诺斯说,中国飙升的房地产业,是由大量涌入的投机资本支撑起来的,中国的情况比“迪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严重”。他甚至怀疑,超过8%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伪造”的。香港对冲基金“独立战略”总裁大卫·罗奇说:“中国前已站在悬崖边”,“面临着银行大规模放贷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冲击”。

除了这些声音外,还有“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等各种说法。

质疑与猜测中,2013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了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变革世界中的中国”的演讲。李克强说:“读懂中国、理解中国,就要走进中国。”

当年,北京会议的主题被定为“读懂中国”。

黄皮肤有必要向蓝眼睛讲好中国故事

有必要让世界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了!在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之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们坐不住了。他们说,要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为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这位拥有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的出版人仍有着年青人的激情和使命感。他说,应该从不同学科领域回应国内外的各种质疑,告诉世界民众中国的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在赵剑英看来,要逐步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就必须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赵剑英说:“学术出版的生命源于出版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追求。这一理想的外化就是学术出版人对学术天然的热爱、炽热的追求和虔诚的敬畏。”为此,他带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团队走访了一批批世界一流学者、征求了作者和部分读者无数意见、向有关部门做了认真汇报,历时1000多个日夜,《理解中国》丛书终于破土而出。

2014年,这个以人文社科学术出版为主的30多年老社,一口气推出了《中国社会巨变与治理》《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中国的民主道路》,作者分别是中国社科院的副院长李培林、蔡昉和政治学所所长房宁。这些“大腕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了世界:中国的社会阵痛、中国的经济巨变、中国的民主之先。

美国图书博览会1900年由美国书商协会创办,是全球最重要的版权、图书贸易盛会之一,每年五、六月期间在美国不同的城市举行。近年来,该展会都约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上万名专业观众参加,并吸引上千家媒体到场访问和报道。就是这样的高规格盛会,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交流使者来了。他们带来了中国的系列图书,其中就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理解中国》丛书中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中国经济改革的大逻辑》《中国的社会保障》《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等。

在西方学者的疑惑和渴望的目光中,中国的学者也是《理解中国》丛书作者的潘家华、张晓晶也来了。他们要直接与国外的学者和媒体对话。

能在这样的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的学者信心满满,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深知这块土地上人民的喜和乐,苦与泪……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人群中的“书生”,有必要向蓝眼睛、黄头发的朋友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人民面临的各种挑战呼唤着“中国加油”

“中国经济不是‘碰巧’成功了,而是有自然的逻辑”张晓晶说。这些逻辑有:1)改革本身是有周期的。从快速推进到陷入僵局,改革需要重建共识。2)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经济改革离不开其它领域的配套改革。3)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这种三维统一与西方主流理论更多强调效率的一维视角迥然相异。4)改革顶层设计应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5)中国的持续改革是在全球制度竞争与改革竞争中进行的。

    在西方工业文明话语体系基础上,潘家华构建、改造和提升了生态文明的话语体系,讲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和成就的故事。

    周弘,长期研究欧洲社会文化,一直在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欧洲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祥地”,周弘说,“我们不能把欧洲的经验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来参考,我们一定要结合社会背景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变化,甚至于思想观念的变化来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掷地有声,他说:“《理解中国》丛书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入门书,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是世界人民认识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

会场上,美国经济学学者卢布·马丁说,中国的发展之路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的进步引人瞩目。中国的民主有与其他国家的民主相通的地方,也有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法国学者萨拉说,《理解中国》丛书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深刻了解中国的窗口,可以从学术的角度、从理性视角,帮助读者去观察、思考和理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合作方美国的Bill Kurties说:“理解中国系列丛书所描述的中国道路实际上代表了一整套可以用于建立持久秩序的思想体系。世界需要这一思想体系,以灵活应对各国和世界面临的挑战。”

但中国学者很清醒。

赵剑英说:“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是很明显、很迅速的,中国的硬实力在增长,但同时我也非常担忧地看到,与此同时,中国的软实力并没有相应增长,中国的形象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我们深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长期的不友好,对政治和经济都会形成压力,会使我们错失很多机会。” 周弘说。

“中国需要一个区别于‘美国梦’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的抓手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不会再采用美国人那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炫耀性消费’是不可持续的。”潘家华,这位2010年给中国最高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讲授过二氧化碳排放的专家说。

“中国,加油!”会展人群中,一些留学生和他们的外国朋友对记者说。